这招釜底抽薪,这还是四哥当年教他策论的时候,同他演示的一个计策。
没想到,有一天,也能派上用场。
他原以为只要他不争什么,就永远用不上这些计策。
十三阿哥长叹了一口气。
现在,就等着太子彻底离开宅邸了。
大约等了一半刻,十三阿哥就以太子身份命令的太子的人,去请康熙过来,说他有四阿哥养私兵的确凿证据。
十三阿哥说的像模像样,连身上唯一不像太子的苦味气质都不违和了。
太子的人听了之后,那是深信不疑,急忙去给皇帝通风报信了。
太子的人一边催李德全,一边想着要等事情结束后,好好的在太子面前邀功。
哪知就是这一请,直接把自己请到了牢里。
李德全听了他的禀报之后,也是紧赶慢赶的去问康熙意见。
在康熙一路被太子的人领着,赶往太子的院落时。
李德全还帮衬了四阿哥两句。
这世上之事,大多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养私兵这种事,谁也不好说,里面没有些其他勾心斗角的猫腻。
要是四阿哥真是被冤的,那他帮衬两句,也算是个人情。
若四阿哥不是,回过头也能让皇帝扼腕的时候,惦记一下他的好。
稳赚不赔的生意,没有不做之理。
之后的事情便发展的顺理成章起来。
一切轨迹都如十三阿哥猜测的那般,实实在在的把太子定死在了“兄弟阋墙”上。
且这中间的妒忌、残害,躺在医馆床上的四爷就是最好的证明。
更别说,这私兵一事,现在在康熙眼里看来,就像是太子给他下的一个套,把他一个大清皇帝愚弄的团团转!
这还了得?!
一桩加一件,还有之前在京城的种种被调查清楚的刺杀,康熙简直怒不可遏!
当时就写了圣旨暗废太子。
只等处理完山东一事,回京之后,将圣旨公布天下。
可惜,百姓们还没等到废太子的旨意,索额图的私信先一步到了康熙的眼皮子底下。
信上别的没有,就写了几行字,“京城部署已初步成型,太子可归矣。”
当时在医馆抓太子的时候,太子在四爷床前,痛哭流涕,抱着康熙的小腿,说悔不当初,都是他鬼迷心窍。
可证据调查,多少还要有个几天。
康熙心中尚存一丝迟疑。
这倒好,索额图一封信,直接把这时间都省了。
别说什么鬼迷心窍了,猪油蒙心了,可怜牌,感情牌都不好使了。
就这封信,放在哪个皇帝面前,不得端掉一锅人啊?
火上浇油的事情,怕是没有人比太子党更精通的了。
这下可好,别说迟疑了,就是别人来求个情,皇帝也要怀疑一下他是不是动了什么不该有的念头。
太子在康熙心里,算是彻底的打入冷宫了。
十三阿哥虽然有功,可皇帝心里还是有个疙瘩,加之四阿哥中了毒,山东无人可医,他便安排两位阿哥先行回京了。
还叫李德全全程跟护。
若是出了任何差错,就提头来见的那种跟护。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