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涨薪30%+销量分红!
大家都是混口饭吃的,给谁打工不是打工?
一边是破产的陈波,东山再起的几率无限渺小,跟着他情怀能当饭吃么?浪费了大好年华到头一场空,这人生也就完了。
一边是蒸蒸日上的百亿集团,保留大家职位不说,还给大家涨薪水,最关键的是有分成!
以后报社销量好坏不再单单只是老板的事了,是和大家利益息息相关。
站哪边?一目了然。
本来徐波嫡系人员财务老大和人事老大也想表忠心来着,可惜人家不要!
想想也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财权和人事权了。
两句忠心话人家就信你了?
看在眼里,心灰意冷的冯波不再坚持,乖乖交出权力。
香江财经日报短短半天顺利完成权力的交接。
蒋天恩看他上道,给他开了三十万港币的支票,算是遣散费了。
楼道口,陈波苦笑的看着手中支票,如果按照十几年前文人傲骨他一定狠狠的撕碎这张支票。
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
可惜现在的他如同被打断脊梁骨的狼犬,自尊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
蒋天恩心潮澎湃,只花了区区5.2亿港币就拿下了这间首屈一指的财经报纸,这为他下一步计划奠定的基础。
其实这间报社如果按照品牌估值的话应该远远大于市场估值,因为它的专业性及影响力远远辐射整个香江上层,甚至有时候这张报纸某些信息会被采摘送到北边高层桌面上,它自身都不知道有些时候它或许间接影响的某些政策。
就靠这一条,蒋天恩觉得不要说是五亿了就是五十亿都值!
这就是专业报刊带来的效果!
“老板,主编杨奇老先生到了!”苏娜轻声汇报道。
“哦!快快请进来。”
如果说香江财经日报第一价值是品牌影响力的话。
那第二个就是这位杨奇老先生了,毕竟论整个香江财经分析大拿他可是能说的着的。
有他在就是一块金招牌。
他听说老板换了个年轻仔后,担心这位年轻人将报社搞砸,坏了他一世名声,今天算是辞行的。
而蒋天恩要做的是如何把他留下来。
杨奇是一位书生气十足的文人!
身材很清瘦。但精神气很足。
他的穿着与众不同,一般香江人西化严重,公共场合多以西装为主。
杨老反而一身唐装。
看到这蒋天恩心中有所了然。
当然他在打量对方的同时,杨老也在上下打量这位最近闹得满城风雨的后生仔。
“霸气”是杨奇对他的第一印象,这种人能办好报纸么?
“杨老,请坐!苏娜把我的西湖龙井拿来。”
“咦?后生仔你的国语很标准啊,难得难得。”
蒋天恩一口正宗的国语立刻让杨奇对他产生了感观。
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一代香港仔内心鄙夷背叛自己的同胞,以说国语无耻。
自己一口粤语还要夹杂着大半英文单词,中不中洋不洋,自诩时髦、酷!
可在杨老这种六七十年代因为特殊原因来港的老人来看就是数典忘祖!
面前年轻人能说出一口地道国语,关键还带点曾经老家鲁省一点方言口音。
这让他心中对蒋天恩有了极大改观。
“好茶!”杨奇拿着手中茶具轻品。
“杨老,这可是费了好大的劲才从北边搞来的安溪白茶。您喜欢一会都送你了。”
“年轻人有心了。香港仔很少像你这样的,现在不是咖啡就是咖啡。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比别人家的差么?”
蒋天恩听之莞尔,从对方一言一行中明显可以看出他是位左派人士。
“杨老说得是!咖啡与茶相比,我还是更中意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咱们的茶喝的是感悟、品得是人生。其味清奇符合咱们国人中庸之道,来杨老在饮一杯。”
短短两句话让杨奇对面前人大为改观!
这种话出自一个香江本土年轻人之口,简直不可思议。
说明对方的思想没被西方那一套占据。
彼时的香江与东瀛脱亚入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这个九零年代北边首先自己就不自信,伤痕文学遍布。
什么华夏人的劣根性,英语就该取代汉语,东瀛的夏令营,德国的下水道。
此时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大国自信!
香江年轻人出国不承认自己是华夏人的比例可以说占绝大多数。
对内地是各种鄙夷。如北姑、老表这种蔑视的词语就是这时候产生。
这时候谁崇尚华夏文化反而是异类。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