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家,不需要买良田,因为书中自有千钟粟?”
“只要读书好,再也不用愁吃饱饭。”
“杜解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家徒四壁的寒门学子,变成如今名震天下的大学子,全靠知识和读书逆天改命。”
滁州大街小巷,都回荡着杜预的【劝学诗】。
听着杜预作诗,一个士族读书人冷哼一声,不服气道:“粗鄙!读书只为吃饱饭吗?”
温山反驳道:“跟这些没读过书的下里巴人,你只阳春白雪,如何能劝得动?当然要说他们能听懂的话。”
文渊阁,荀圣略略点头:“这句话,虽然通俗易懂,却对普通百信吸引力极大。过去我们文渊阁,虽然积极劝学,但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老百姓听不懂,杜预却能另辟蹊径,让百姓都听得懂,这才是真本事。”
司马相如等半圣、大学士也纷纷点头。
杜预诗,接地气,上至耄耋老者、下至黄发垂髫,都听得懂、这就很了不起。
杜预又踱了一步,一指城南贫困的贫民窟,悠然道:“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
屋。”
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书中就有黄金打造的房子。
跟随杜预的木兰,惊喜看到她原本城南贫民窟,父老乡亲还住在低矮没窗户、又潮湿又阴冷的半地下泥巴房里,突然一道惊人的诗书才气闪过,出现了一大片金灿灿的黄金屋子!
青砖大瓦、房屋宽敞、窗明几净、雕梁画栋,甚至在房瓦上还使用了珍贵的金色琉璃瓦!
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金灿灿的光芒,犹如黄金建造的屋子。
这住宿条件比起过去,简直天翻地覆、鸟铳换炮,不可同日而语。
“哗···”
滁州百姓,一片寂静!
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
特别是贫困的底层百姓、贫民窟的百姓。
他们之所以不让孩子读书,之所以说读书无用,还不是因为条件所限?没有钱,没有房,没粮食,怎么供孩子读书?
大道理,谁都懂。
可具体的困难,谁解决?
就算给底层百姓嘴皮子磨破,讲一万句大道理,不如给他们发一两银子,建一座房子,送一百斤大米来的有用!
杜预的【劝学诗】就非常接地气了。
他直接从底层民生问题,开始解决。
你不让孩子上学,因为没有吃的?
好,我给你演示,并送给你们千钟粟,让你们看到读书才气能变出吃的,知识能直接转化为无穷无尽的粮食。
你们不供孩子读书,因为没屋子住?
好,我直接给你演示,建造大批黄
金屋,让你看到读书读到深处,便可凭空造出黄金屋啦。
贫民窟百姓兴奋欲狂,冲入那一排排高大明亮、坚固温暖的黄金屋中,孩子们不用大人催促,便兴奋坐在窗户前,窗明几净的书桌上,拿出杜预编纂的三字经,摇头晃脑,黄金屋中传来朗朗书声···
他们的父母,却站在黄金屋中,感慨万千。
“原来,读书这么有用?”
“我们奔走半生,只为头上一瓦遮天,地下一席之地,没想到让孩子读书就是最好的出路。”
“我过去鼠目寸光,只晓得让娃去放牛放羊。原来读书就是通天捷径。”
“我等底层人要逆天改命,唯有读书!”
“杜解元劝人向学,良苦用心,深深体会到了。”
滁州城,人人称赞,家家户户,无论大人孩子看向书本的目光都热切无比。
荀圣笑容更灿烂:“千钟粟、黄金屋。好,好,好。替读书人家解决具体困难,胜过陈词滥调一箩筐。”
半圣、大学士们纷纷点头,感慨。
杜预确实很懂底层百姓的心,更明白该如何刺激百姓向学之心。他们最关心的,无非是吃饱、住好。
那杜预就现身说法,告诉他们读书就能带来这些实际利益。
第二句说完,已然诗成鸣三州。周围数个州郡,人人都看到了杜预做【劝学诗】,千钟粟、黄金屋从书本中随之而出的盛况,不分士农工商,各个激动万分。
“越是底层,越要努力读书啊
。”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