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我就吃了两碗粉,我就不给钱!(1 / 2)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距“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加入汉律豪华套餐,赵禹率领廷尉前往太子府接受指派,而桑弘羊也开始在郎官中选拔官吏研习“标准化”法令的几天后。

一切还尚在准备阶段。

长安便忽然出现了一件恶性凶杀案件:

一个名叫林圩的游侠,当街刺杀了一名叫做张陆的太学儒生。

原本这个案件根本算不了什么,毕竟泱泱大汉数千万人,民风又相对比较彪悍,类似的案件时有发生。

而且杀人者已经被京兆尹捕获,判决之后偿命便是。

可问题是,这个叫做林圩的游侠曾经做过博望苑的门客,与刘据有些关系。

而那个叫做张陆的太学儒生与刘据也有些关系。

刘据当初“毁堤淹田”的时候,张陆曾在未央宫金马门聚集,与一众儒生共同参与过为民请命的事情。

刘据闻言笑着问道:

于是一时间。

季平无奈的道,

再后来,随着这件事的风头过去。

“现在你们还看不出来么,这是有人在故意黑我。”

并且在那之后,张陆还在许多公开场合就此事公开批评刘据。

“行了吧你。”

“当初此人来投奔殿下时,殿下只与他相谈了几句,私下与下官说过不喜欢这个人,不过最终还是将他供养在了府上。”

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能消除一些影响也是好的。

认为就算“毁堤淹田”因祸得福,刘彻因此大赦天下,刘据昏聩不仁的行为也不应该在特赦的范围之内,如此处置有失公允,应该对刘据行废立之事,否则这样的太子未来继位必定成为鱼肉百姓的昏君。

郭振亦是有些坐不住,当即又道:

“不过下官以为,殿下最好还是尽快公开澄清此事,博望苑的人皆知殿下近日未曾进过此人,亦可为殿下做个证明。”

“直到去年殿下忽然遣散门客,才将此人一同遣散,自此便再未见过。”

刘据又问。

舆论迅速在坊间发酵,还是人们最喜欢的阴谋论的调调,刘据自然而言的就又站到了风口浪尖,成了长安人士茶余饭后的焦点。

“你觉得这么做有人会信么?”

不过当初前主此确招揽过不少市井之徒,其中也的确有一些不怎么喜欢的人,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用人不问出身,竖立亲民的形象,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有才学有能力的人来投奔自己。

季平顿时不说话了。

“这件事编造的有理有据,有前因有后果,就算你逼迫他改口重新招供,也依旧难以服众。”

“因此如今最紧要的,是如何证明殿下早已与此人无关,杀人之事亦非殿下指使,不可任由此事继续发酵传播。”

“下官暂时……还没想到。”

“京兆尹应该不敢不给殿下面子,不会阻止下官提见林圩,只要见到了他,下官不论使什么法子,也定要他重新招供,证明殿下的清白!”

当然不会有人信,让博望苑的人为刘据作证明,要是有人信就见鬼了。

“你有什么好办法?”

“京兆尹已经将此人收监,相关供状也呈递了上去,问斩应该要等到秋后……”

刘据又做了更多令人目不暇接的事情,渐渐地也就没人再提了。

刘据依旧是笑。

听了季平的描述,刘据仔细回忆了一下前主的记忆,依旧没什么印象。

季平说到此处,略微停顿了一下才又皱起那张老脸道,

“不过殿下,此人是生是死倒不打紧,只是他一口咬定是受了殿下使钱指使杀人,此事已经在长安传的沸沸扬扬,陛下便是不看供状八成也会有所耳闻。”

“如此发展下去,必定会对殿下的名声产生不良影响,亦会影响陛下对殿下的观感。”

季平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回殿下的话,这个林圩的确曾是博望苑的门客。”

刘据得知此事之后也是有些疑惑,先将郭振和季平叫了过来询问情况。

而如今这個凶杀案件的出现,立刻又将“毁堤淹田”的事牵扯了出来,尤其是这个叫做林圩的游侠,竟还一口咬定是受刘据使钱指使杀人。

“此人好像是洛阳人,虽生得五短三粗但还算有些武艺,膂力也超过常人,说话嗓门也大,嗜酒如命。”

“……”

“林圩?我以前真有这么个门客么?”

“何况若你去京兆尹的事再传扬出去,原本黄泥掉裤裆的事,就变成真屎拉进裤裆里了,非但什么都改变不了,还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

“那现在京兆尹那边什么情况?”

刘据摇了摇头,道,

“殿下,要不让下官去京兆尹会一会这个林圩吧?”

“买凶杀人只是一个引子罢了,真正的目的还是将‘毁堤淹田’的事牵扯出来,妄图搞坏我的名声,令我无暇顾及其他。”

“若我此刻忙于自证清白,便是进了对方的套,遂了对方的愿。”

郭振和季平自然也能想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总不能置之不理吧?

“可是……”

两人还想说些什么。

刘据却又笑了起来,市井之气尽显,还带了那么点匪气: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