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这教朕如何做这逆子的救世主?(1 / 2)

“赵老!”

“赵老,你怎么了?”

好在老者坐在前排,这么仰面倒下去,身后几人连忙伸出援手将其扶住,方才防止他这一摔摔出个严重的,那可就是身心双重伤害了。

“这……”

赵周和石庆此刻脑瓜子也是嗡嗡作响,有点搞不清楚状况。

赵周其实和刘据的接触不多,最多只能算是点头之交,最近的见面次数多起来,还是因为刘据成了辅政太子,每五天总能在早朝的时候见上一回。

因此他对于刘据的性格,也没有太多的了解。

要说刘据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动辄出现的军令状和偶尔在朝堂上胡乱站队,剩下的时候,基本都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所以,赵周看向了石庆。

他希望从石庆这里得到一些答案,毕竟石庆可是货真价实的去太子府给刘据上过几次课,想来要比他了解的多一些。

“你别看我。”

却见石庆的眼神竟比他还要茫然。

石庆知道什么?

石庆就知道刘据曾问过他一次“父皇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废立太子”,然后不顾他和太子冼马的劝阻,当场遣散了太子府的所有门客,连盘缠都不给。

而在那之前。

刘据似乎一直是一个有礼有节、谦逊温和、规规矩矩的孩子,就算对那些仆从奴役都没大声说过话。

并且大部分时候都比较听劝,很少擅作主张,也十分爱惜羽毛。

虽然在被刘据问过那么一次之后,他就隐约察觉到了刘据的异常,尽量减少了与刘据的接触。

但就算是想破脑袋,他也想不到仅是一年的时间,刘据就会变成今天这副模样,说是性情大变都不为过。

而最令二人想不到的是。

刘据最后那句“下一个”居然还说出了傲视群雄的气势。

怎么着?

他还真打算舌战群雄,把这百余名太学儒生和贤良文学全部放倒在宣室殿不成?

倒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这位赵老他们两个也是知道的,这是京畿地区比较有名的文学。

文学是什么,就是学问上具有了一定成就并得到公允的名士。

而赵老最擅长的便是写赋,有王公贵族过寿甚至舍得花数百金请他提赋,因此咬文嚼字的功力绝对不低。

结果公开与刘据辩论,才没说了几句就直接挺了尸,刘据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何况,这还只是开始,天知道刘据是否还有余力?

而且他们已经看出来了。

刘据今日根本就不是来辩理的,而是来攻心的,完全就是怎么抬杠怎么来,什么话气人挑着什么话说。

这就是他所谓的“接受批评的心和承认错误的嘴”么?

“赵公,你看……要不要先将人送去太医院瞧瞧,别真议事还议出人命来,可就不好看了。”

石庆还是比较清醒的,茫然之余还记得自己的职责。

“也好。”

赵周点了点头,

“否则人躺在这里,这朝议便也进行不下去了……来人,先将赵老送去太医院救治!”

“诺。”

几名期门武士走上前来,挤开人群将昏迷中的老者架了出去。

此时赵周才又看向一众太学儒生和贤良文学,开口问道:

“接下来哪位要继续向太子质询?”

“……”

一时间竟出现了留白,不久之前还争先恐后的太学儒生和贤良文学竟踌躇起来。

如此等了两個呼吸的功夫,才有人主动起身:

“我来!”

“殿下曾在东郡濮阳做出毁堤淹田之事,共计淹没上百顷良田,致使上万百姓流离失所,殿下可认此事?”

“我父皇怎么你了?”

“啊?陛下并未如何在下,在下只是在质询殿下。”

“乐,我父皇此前都下诏说了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你刚才的话什么意思,质疑我父皇的诏书?”

“再者说了,最近民间传闻中我淹没的是七十二顷良田,怎么到了你这里就变成了百顷?”

“你让我觉得你的话连一文钱的可信度都没有,甚至是对这场朝议的神圣性的亵渎,是在浪费在场诸位太学儒生和贤良文学的宝贵时间,伱罪过大了!”

“就算是七十二顷良田,殿下总该承认……”

“行行行,你赢了你赢了,坐下吧你。”

“真是叫人绷不住,常言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你以为你败坏的是什么,你败坏的是你们这个群体的名声,你让我觉得你就是一颗掉进粥锅里的老鼠屎,还是一颗在锅里熬了几十年的老鼠屎,早已将屎味染遍了在座每一个人身上。”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信口雌黄的谣棍,反正我平生最痛恨的就是谣棍,从现在开始不会再和他说一个字。”

“我呸,恶心,膈应,yue——!”

“我!你……”

……

后殿。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