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第224章 东厂要提前问世?(2 / 2)

咱不狠狠治理一番,能行吗?”

朱标闻言,顿时哑口无言。

有一些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只是不像朱元璋知道的那么清楚罢了。

如今既然父皇已经提到这么多了,他也没有办法再反对什么。

蒋瓛正要告退。

忽然,陈老太监快步走了进来。

“陛下,鲁王殿下在宫外求见!”

朱元璋皱了皱眉。

“老十?正好,他不找咱,咱还要找他,宣!”

很快。

朱檀被带进殿内。

朱元璋看着朱檀,问道:“老十,你进宫来找咱,有什么事吗?”

朱檀笑道:“是,父皇!儿臣手中有份名单,是鲁商盐行通过跟各路商行交流,打探到的情报。

这名单中的人大部分都涉及到大宗的军需物资采购,儿臣以为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都跟晋商有关,想请父皇过目,也建议父皇派锦衣卫去调查一番!”

朱元璋闻言,倒是有了兴趣。

接过朱檀递过的名单看了起来。

一边看,一边点点头。

“有理!这鲁商盐行确实不错,竟然还能如此打探消息!

咱没记错的话,你上一次能分析出脱古思贴木儿会带兵前去增援纳哈出,也是依靠这鲁商盐行提供的情报吧!”

朱檀笑道:“回父皇,正是!”

朱元璋点头道:“不错!干的不错!”

说着,对身边还未离去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吩咐道:“你先去照着这个名单抓人,有问题的一个也不要放过!”

蒋瓛领命离开。

朱元璋看着朱檀,笑道:“这鲁商盐行看起来能发挥的作用不小嘛!老十,咱打算在里面派些锦衣卫,你觉得如何?”

朱檀闻言一愣。

老头子怎么这么喜欢在自己的势力里掺沙子啊?

可是,自己又很难拒绝他。

毕竟这是皇帝,老朱又是一个有史以来权力欲和掌控欲极大的皇帝。

就算自己不同意他的提议,事后他也会弃而不舍,甚至强行将锦衣卫安插进鲁商盐行。

朱檀有些后悔。

自己怎么就不知道留一手呢?

现在不是坐蜡了。

他无奈看看朱元璋。

朱元璋眼神犀利的看着朱檀。

“怎么?老十?有难处吗?还是你觉得这鲁商盐行是你鲁王爷的私产,禁脔,任何人都不得染指,哪怕你爹我?”

朱檀叹口气。

这老爷子真是属狗的。

也难怪会落得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声了。

自己北伐刚立下不世之大功才多久,这就要翻脸不认人了。

不过朱檀知道。

朱元璋这也是长期高高在上,大权在握,养成了一种刻薄的习惯。

说话有些伤人,但他对自己实在是够网开一面了。

能支持的全都支持,能保护的全都保护。

自己平日里不遵守礼法,做下许多特立独行的事情,同时鲁王藩都成了独立王国,老朱也向来只是一笑置之。

朱檀想了想,心中忽然有了灵感。

他笑道:“哪儿能!爹想在鲁商盐行安插多少锦衣卫,那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儿吗?”

说着,朱檀又大方道:“父皇,您看是安排多少个伙计,多少个掌柜,还有账房呢?

鲁商盐行如今生意做的很大,每年的流水都有几万万贯,接近一万万两银子!

各地的鲁商盐行,每日里接触的银子都很多。

父皇可一定要派一些清廉自守的锦衣卫去,否则随便一个人都会造成天大的损失,到时候儿臣给朝廷的银子可就没那么多了。”

朱元璋闻言,顿时沉默起来。

皱眉想了想。

锦衣卫那帮东西只怕也不是什么好人。

平日里抄家也好,杀人越货也罢,名声向来不怎么好。

估计贪腐的事情也没少做。

那鲁商盐行确实如朱檀所说,各处的流水都大的惊人。

若是锦衣卫当中真有几个不肖之辈,祸害了鲁商盐行。

损失些银子是小,自己给儿子安插些人手,还帮了倒忙。

到时候自己丢面子才是大。

想到这里,朱元璋忽然有些意兴阑珊。

他忍不住摆了摆手。

这天底下的人怎么都这么难被自己信任呢?

文官是如此,武将也是如此,哪怕是自己的忠犬锦衣卫,心中用他们的时候也不踏实。

是不是应该再成立一个什么机构监察起锦衣卫来啊?

朱元璋心中忍不住想着。

他叹口气,道:“罢了罢了,鲁商银行这地方你小子经营的不错,咱还是不给你找麻烦了,万一锦衣卫当中真出什么祸害,咱不成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朱檀听到老朱的话,微微一笑。

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朱元璋忽然道:“太子,老十,你们说咱再成立一个监察锦衣卫的机构,如何?这个机构不能掌握在文官或者武将手里,否则他们的权力就太大了。也不能再掌握在另一个锦衣卫手里,这样的话就没有什么监察的意义。

嗯……咱交给太监,你们觉得怎么样?”

听到这话朱元璋身边的陈老太监耳朵都要竖起来了。

老祖宗在上,这洪武朝一直都不拿咱太监当人啊。

如今这算是什么?

时来运转了吗?

一时间陈老太监心中喜出望外。

朱檀则是额头上汗都下来了。

老朱这是想干嘛?

想让东厂提前问世吗?

太子朱标也是眉头紧锁。

老实说,如今锦衣卫对文武百官的压迫力就已经够强了,不少官员都曾经跟他诉过苦。

如今说话做事都是如履薄冰。

朱标对于锦衣卫的高压监视,还是有些不屑的。

只是如今父皇当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但如果老朱还想继续加压,朱标也觉得有些不妥了。

他跟大儒宋濂学了许多道理。

起码水之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还是知道的。

如果监察进一步加码的话,只怕文武群臣的压力会更大,到时候反而适得其反。

想到这里,朱标率先站了出来。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