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孔明与仲达的宿命之战(1 / 2)

经过多次反复确认,司马懿接受了临晋关被破的事实。

他快速冷静下来。

临晋关被破,并非一切都完了。

司州是曹魏经营多年的主场。

司州兵力充足,资源雄厚,世家众多,底子非常厚,随时可以快速调集更多兵力。

哪怕没有上过战场,也能强行征调壮丁出来。

并且因为强大的舆论力量,可以快速凝聚这些人。

最重要的是,现在汉军破的只是临晋关。

临晋关在黄河西面,渭河北面。

汉军从这里渡黄河进入河东郡,河东郡南面却是东西横向两百里的五老山。

五老山向东北行去,便是南北六百里的太行山脉。

也意味着,突破临晋关渡过黄河之后,将会被连绵的山脉隔绝在河东郡,根本无法南下进入豫西走廊。

也就无从威胁洛阳。

所以,到目前为止,洛阳还是安全的。

司马懿果断下达了两个命令:一、命并州刺史刘靖立刻统率三万兵马南下,自上党郡驻守,随时听候调遣;二、奏疏曹芳,京师再调五万兵马抵达潼关。

这两点都是有司马懿的战略目的的。

第一点明显是想让并州兵马配合他这一路,将汉军锁死在河东郡。

第二点则是增派潼关兵力,随时打探汉军在长安的虚实。

若长安守备空虚,则魏军从潼关倾巢而出。

直奔诸葛亮四轮轿跑!

若长安并未空虚,也能起到对汉军的牵制作用。

不得不说,这是当世两位顶级统帅之间的较量。

每一步棋,都有它直接的目的,并且哪怕对手知道,也无所谓。

四月初一上午,汉军渡过黄河后,开始往解县挺进。

说起解县,这地方是中国古代制盐中心。

解县盐池闻名天下,关羽就是解县人,据说关羽年轻的时候,是盐贩子,做刀口舔血的买卖的。

这个地方的盐池,直到宋朝都还为中原提供大量的盐。

但盐的质量有待商酌,所以宋人喜欢去西夏买口感更细腻的青白盐。

不过,在这个时代,没有西夏,西北的青白盐也没有被大力开发。

那么解县就是当之无愧的制盐中心。

而且受李衡经验提炼技术的影响,解县的盐产业也已经开始往精细化转变。

诸葛亮挺进解县,显然是想直接控制这个制盐中心,逼迫司马懿大军到河东郡来决战。

如此,能直接断掉司马懿连拖延战术的操作空间。

孔明:仲达若不决战,运往洛阳的盐就这样断了,开心否?

四月初三,河东郡各县都已知晓汉军来了,各县无不惊恐万分。

有人连夜收拾细软跑路,有人则连夜开始为汉室复兴写经文。

四月初四,诸葛亮命人送信到各县,表示王师东出,只为复兴汉室,从不做无辜屠戮,只要愿意重归大汉,王师绝不动一分一毫。

从四月初五开始,各地为大汉复兴歌颂天命的声音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当得知汉军到了解县,原本还打算采取持久战策略的司马懿,当夜惊坐而起:渡河!渡河!渡河!

当夜,大雨。

在刺探对岸的情况后,三万魏军被迫到风陵渡渡河。

等到四月初六,司马懿部渡过黄河,抵达河北县。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