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人民和诸葛亮的约定】
【因为一个约定,佤族人民在西南边疆驻守了上千年】
【当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种植技术引入了当地】
【为了感恩,佤族先民便于诸葛亮约定世代看守边疆。】
【1934年,英军侵占云南地区,以班洪王为首的各部联合发出了《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做英殖之奴】
【还以“阿祖阿公”的名义组建佤族联军奋起反抗,最后击退了英军,保全了中国领土】
【而时至今日,佤族人民依然尊敬着诸葛亮,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诸葛山”、“孔明山”等诸多地名】
三国
魏晋
“刘玄德那个老匹夫,怎的运气就这么好,让他遇上了诸葛孔明。”曹操坐在主位上,看着身边的谋士们,终究只是感叹一下。
“主公,蜀汉一方终究只有诸葛亮一人厉害。”这谋士中,蜀汉一方已不足三位,实在是不足为惧。
甚至只要熬死了诸葛亮,那把蜀汉收入囊中,岂不是易如反掌?
曹操笑了笑,这天下谋士他曹孟德占多数,还是他胜算大。
只不过,诸葛亮居然让后世人民都记住了,这可让他有点子嫉妒啊。
他曹孟德什么时候能有点儿东西能让后世人提起来就想起了他呢!
……
蜀汉
“军师啊!想不到那佤族人民记了你千年啊!”刘备感慨,原来不止他一个人发现了军师的好,遥想当初三顾茅庐之时,他们三兄弟,也就只有他苦苦坚持着。
诸葛亮满含笑意的眼神中包含了点欣慰,虽不知当时的情形,但他诸葛亮还真没那个能耐知道千年后的事情。
只能说,时也命也。
或许天幕中那个时候的他本就不想要什么佤族人民的感谢,所以才有了个约定。
但真实情况如何,现在的诸葛亮也预料不到。
“是佤族人民守信,非亮之功。”
要换作是个不守信的名族,想必也不会有这个千年之约,还是他们太质朴了。
东吴
“这诸葛亮当真是神机妙算,公瑾,你认为呢?”看着悠闲自在的周公瑾,孙权忍不住说了一句。
要说这老谋深算,诸葛孔明与周公瑾,谁更胜一筹呢?
“你既如此想,又何必问我。”周公瑾可不认为一个人就算是再神机妙算,千年后的事情,真能知道?
不过要说是孔明,那他只能保持怀疑的态度。
……
[谁懂中国通史一百篇,三国一共两篇,丞相独占一篇的含金量吗?]
独占一篇,谁羡慕了?
老祖宗们偏头喘气。
[佤族的兄弟姐妹真的是一诺千年,一口唾沫一个钉的铁君子啊]
[丞相,看我今晚闪击江东鼠辈]
东吴人:谁说他们是鼠辈的,给他们出来!
[诸葛亮以一人之力拔高了诸葛这个姓氏的智商]
[诸葛亮一己之力让诸葛这个姓氏不管取什么鬼名字都能觉得这个人聪明的不行,这就是孔明先生的魅力]
[诸葛这个姓氏哪怕叫诸葛蠢驴都觉得他大智若愚]
三国人:…真的这么离谱吗?想知道。
刘备星星眼,军师真好,果然不止我一个人觉得。
老祖宗们:…真这么聪明?想认识认识。
PS:
①@会火
②@是剧剧呀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