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菩萨皇帝,传奇帝王(1 / 1)

有不少自认为算得上是仁君的帝王,也不敢说自己作为皇帝有多么的传奇。

毕竟,那样直接传到了自己身上的皇位,实在是算不上传奇。

莫非这位传奇帝王,就连皇位的得来,都与常人不同?

是开国皇帝?

朝代靠后的老祖宗们纷纷猜测。

秦朝秦始皇大概率不会是,毕竟哪怕他可以说是传奇,但绝对算不上是仁君。

至于汉朝的开国皇帝,也算不上。

而唐朝…说实话,哪怕是部分出身不凡的老祖宗们通读史书,也说不上唐朝的唐高祖有多么的传奇。

说不上来。

甚至,整个唐朝,其实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声最大最好,史料也最多。

莫非是女帝?

【公元502年四月,建康城旌旗浩荡,鼓角悠扬。

“一片厮杀博弈之后,南齐最后一个皇帝的禅让诏书送到了萧衍手上。”】

【公元479年才立国的南齐,只存在了23年,就要改朝换代了。】

【萧衍成功登上帝位,创立了梁超,史称南梁。】

【萧衍的祖上,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那个着名典故的主角萧何,声名显赫的汉朝开国宰相

萧何,西汉初大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

在被天幕提及名字时,萧何终于不再沉默寡言,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后人居然有朝一日也能够成为皇帝。

突然想到后世人说过的一句话,“能活到现在的,哪个不是祖上曾经显赫过?”

看来这话是有道理的。

想必他们萧姓人,也能在后世活的不错吧。

“汉初三杰,可真是厉害。”旁边刘季感慨,只是现如今,汉朝可建立不起来了。

他刘季,也不会成为那个汉高祖刘邦。

【“萧衍参与了几次重大的谋划设计,得到夸赞赏识,权威不断高升。”

带着先祖的威名和血脉传承,他很快走向仕途。】

【成为皇帝的那一刻他的内心依然还是紧张的,亲眼目睹前朝亡国的这位新帝,格外懂得权力的翻云覆雨和转瞬即逝,眼前的这个烂摊子该怎么收拾,怎样才能让王朝避免短命的结局?】

【萧衍吸取南齐灭亡的教训,勤于政务,不分春夏秋冬,他总是五更天起床,批阅公文奏章。

“为广泛纳谏,下令在宫廷前设两个盒子。当时叫做函,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

【作为一个皇帝,萧衍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他不讲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过好几回的,一顶帽子戴三年,一条被子盖两年,吃的也多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

老祖宗们听着天幕所说,这位皇帝看来真的是非常节俭了。

很多时候,出了饥荒,老祖宗们多是一日两餐,当然肉类确实少。

这么看来,好似皇帝也不比他们好多少,突然之间就没那么不高兴了。

【萧衍很快从一个自由浪漫的文人变成了一个勤勉自律的皇帝,他要操心的事很多。】

【萧衍登基后,国家运行势头向好,但有一件大事让他心中郁结却一时找不到办法。】

【南朝皇族缺乏家教门风,既不懂高雅情致,也不懂仁义孝道,只知道放纵胡闹的快活享受。

“时衰世乱,不仅皇家道德,举止失范,整个社会也人心颓丧。”

宫廷里充满暴戾之气,动辄兵戈相见,故而世家评论:“宋齐多荒主”。】

“如此混乱!”

不少皇帝们都对此感到鄙夷,不说要多么的明白这些高雅情致,但也不能宫廷之风混乱吧?

实在是不堪为皇家。

所以,这位南梁的君主,他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萧衍感到,这才是对他执政的最大考验,萧衍内心是焦虑的,什么样的思想才能拨开层层迷雾如阳光一般照进人们心中。】

【汉代通过独尊儒术,政通人和,光芒万丈。萧衍希望这也能为自己的王朝注入精神力量。】

“独尊儒术?!”

秦朝的官员们对此感到不解,独尊儒术难不成就能和汉朝一般王朝延续百年?

但这在秦朝是不可能的,法家在秦朝是非常受重视的,但是这不意味着在秦朝不能有其他的思想。

只是这些思想,没有一个能越过法家。

汉朝独尊儒术,是否太过……

【但是东汉后期,儒学快速衰落,成为被嘲笑和反叛的腐朽对象,此后经历三百年动荡,没有了先秦时期昂扬勃发的气象。也没有了汉朝盛世中以天下己任的风范。】

【在萧衍看来,这样的儒家也难以支撑一个国家的精神世界,那么,还有第三种选择吗?】

“儒家难以支撑一个国家,这是后世得来的结果!”信奉法家思想的李斯,昂首挺胸的看着对面的淳于越。

还是他们法家更为合适。

被天幕这么一说,淳于越也无话可说,只能沉默着继续看着。

他们儒家不合适,难不成法家就合适?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生活在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佛教希望教徒能按照释迦牟尼的修心之道,重视心灵和道德的觉悟,超越生死无常的烦恼,最终获得解脱。”】

【后世研究表明,最晚不晚于东汉初年,佛教从不同的路径传入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桩大事。】

谈到佛教,老祖宗们不免想起后世人更喜欢的道教。

现如今这是讲到了佛教在他们这边的开始?

可这跟这位萧衍有何关系?

不少人想到,难道萧衍想到的第三种方法,便是这佛教吗?

【当中原王朝一统天下的帝国时代黯然结束后,陷入迷茫与恐惧的人们迫切的需要精神安慰。

随着佛经翻译日益发达,中国本土高僧积极讲传,佛教开始大规模传播。

“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普遍空虚,佛教广为流行。既成为上层社会的寄托,也成为普通大众的慰藉。”】

【在萧衍登基后整整两年后…】

PS:

@断墨的笔(6人共创)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