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收复川蜀,展望大颂(1 / 2)

等贵城的建设工作进入平稳阶段之后,安泽铮才结束了他度假一样的生活。

安国镇原本3个多月的反攻计划硬生生被贵城的事情拖到了大半年之后。

在安国镇训练3个月之后,侦察连开始实战训练。

这4、5个月的时间里,侦察连的实战训练成绩斐然。

安国军是大颂西南边防军,本身就擅长山地丛林作战。

在川南大山的丛林里,安国军侦察连完全将地底人的侦察连压制住。

经过半年的你来我往。

安国军侦察连以1比4的代价,将地底人的侦察连彻底赶出了川南大山。

然后他们趁虚而入,把川南盆地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川南盆地的兵力部署、军寨规模都已录入安国军指挥部的数据库。

如果不是安泽铮拦着,他们可能一路北上到达了川蜀城。

侦察连的成果主要归功于新型隐身衣。

隐身衣是在侦察连训练3个月之后才装备上的。

从坠落鸿蒙星到安国镇叛乱,安泽铮一直没有生产隐身衣。

这种隐身衣是在地底人隐身衣的基础上迭代的。

不是因为制造隐身衣有多高的技术要求。

而是破解和反编译隐身衣的代码花费了大量时间。

虽然地底人隐身衣的工作原理是一种很原始的隐身方式。

但这并不代表制造这种隐身衣就很容易。

这种隐身衣是把衣服做成柔性显示屏。

经过芯片计算之后,向外显示身体另一侧的景象。

像衣领这些地方,甚至需要显示360度视角的影像。

小强二号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完成了隐身衣的破解和反编译的工作。

除了复杂的逻辑代码,隐身衣更需要一块功能强大的芯片和复杂的代码。

不仅要有足够的运算能力,还要有更强大的影像处理能力。

更重要的是发热要少。

安泽铮为隐身衣提供的是一块仅有一平方毫米的芯片。

别看芯片很小,这种芯片的可是10皮米级别工艺的纳米芯片。

单说集成电路,就相当于地底人一块100平方厘米的芯片。

说到超导,安泽铮提供的芯片有更大的优势。

地底人对隐身衣本身做了特殊处理,可以屏蔽红外探查。

对隐身衣的散热,他们也做了很多优化。

即使装备了红外眼镜,乍眼一看,也分辨不出。

但实际上,在隐身衣附近几米范围的的空气温度比所处的环境高出了1到2度。

通过大范围环境数据分析,还是能有所察觉的。

安国军的隐身衣在这方面有极大优势,这完全归功于那块超导芯片。

装备了超导芯片的隐身衣产生的温差并没有超过0.5度,更难被发现。

在隐身衣的数量上,安国军可能不占优势。

但在隐身衣的质量上,安国军甩地底人好几条街。

安泽铮给所有侦察兵配备了红外眼镜。

他们发现某一区域温差超过阈值之后,十几个人一起朝那个区域集火,总会有一定的成效。

就算是普通士兵配置上这一套装备也能乱拳打死老师傅。

装甲连和空战连苦练3个月,仍旧没有打败“镇雄战队”。

过了大半年,他们仍旧是狗熊,一直都被“镇雄战队”撵着屁股打。

要不是安泽铮一再鼓励,他们心态早崩了。

安泽铮没有让装甲连和空战连滚去盘水县挖煤。

因为“镇雄战队”是什么情况,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那是小强四号的恶趣味。

每次战斗之后,它都会根据历史数据对铮字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迭代版本后,依旧把铮字团打的狼狈逃窜。

实际上,铮字团的战斗力早已碾压之前的镇雄战队。

安泽铮怕这些士兵会骄傲,没有告诉他们实情。

对于不久之后对富水县的战斗,安泽铮信心满满。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