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兔笼(1 / 2)

汉魏风骨 Ms.林羽 5254 字 1个月前

乌云阴聚,风沙漫天,湮没了许都城门牌匾,尘土呛得我直咳嗽。

执戟卫士傍列,诸公子策马在前,我独徒步于后。

虽是日暮,到底夏日昼长难捱。俯首默然,裙摆与绣鞋沾尽污泥,我心如死灰,眼皮沉重得再难睁开,行路也左摇右晃,了无生气。

城内早有卫兵驱清街道,围观的百姓不多不少,他们伫立道旁远远遥望着,令我如芒在背。或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或指指点点,摇头叹息;或神情麻木,见了曹操的车驾便误以为皇帝,只知高呼万岁。

杨夙说的不错,许都有场腥风血雨,已经拉开序幕了。

这场腥风血雨,隐藏在无人得知的暗处,必然是从今日开始,可到底有没有结束,我也不知道。然而此时此刻的煎熬,确是我与命运抗衡、违逆历史的代价,更是背叛曹氏亲友的惩罚。

往日从城门口至大理狱所,不过短短数百步,可今日一行,却走尽了我一生的骄傲与自尊。

永远不能遗忘的某年月日,贴满耻辱的傍晚,以罪人身份,衣血色罗裙,身负枷锁,低头失意,徒步走过许都街头。

……

昔日常来公务之地,今日再入,竟已成阶下囚。那时我还可惜自己只能留在阁间抄写文书而无机探监,此番倒是极妙,可亲身体验了。我自嘲般暗想道。

三两狱卒引我来到一处单间后,随手推搡着,教我跌了个踉跄,直扑在干草堆上,随即身后便传来上锁的声响。我疲惫地睁眼张望,发现这是一间寻常的牢房,可狱卒脚步声渐远,才发觉这儿无比幽暗与寂寥。

曹丕说的不错的,昏暗的狱火是在远处高墙悬挂,囚徒是触碰不得的。这间牢房,三面是泥墙,邻处皆是空牢,只有身后小木窗的缝隙间,还透出几缕亮光。

我忽然觉得震怖异常。

我这才真正感受到杨夙当年幽禁的绝望。

心在乱撞,我扶墙而起,在黑暗里张皇失措,四处摸索,却一手摸到墙面一个光滑的会移动的物体,吓得我浑身战栗,慌忙后退,却一脚踩到干草下细长的尾巴样的东西,刹那间如触电般,我退到了牢栏前。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窗外便射入几道白光,在闪电霹雳声里,映照着房梁上一只八脚大蛛的模样,我终于忍不住掩面失声。

从小天不怕地不怕,只怕三样:虫、蛇、鬼。

不论前世还是今生,我都不曾畏惧过所谓的雷鸣。可怎么也想不到,那夜过后,我将落下一生的雷雨阴影。

这个地方哪里只是监狱,明明是地狱。

彻夜雷鸣轰隆,彻夜瑟瑟发抖,彻夜不眠不休,我的恐惧被拉扯到了极致。

……

一大早狱卒就来查岗,还用刀柄敲了敲狱栏。我睁开眼,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紧紧拽住他们的衣袖不放,嘶哑着声音道:

“狱吏大哥!狱吏大哥!快代我通传,我要见司空!我要见司空!”

“司空?”他们轻蔑地笑了,一把将我推回牢里,“曹司空是你爹还是你爷爷呀?想见就见?”

“不是的,从前我就住司空府,我是曹司空的义女!”

“呵,还司空义女,做什么大梦呢!管你是谁,进了我们兄弟管的这块监牢,向来只有等死的份儿!上头有令,不能给你一滴水一粒米,好自为之吧。”

什么!曹操已经定我死罪了??——瞳孔放大,我双手抓住狱栏,滑落在地。

狱吏已经笑着走远了,我却还自顾自发愣。

不可能!不可能!曹操怎么可能会杀我?——我喃喃自语。

怎么不可能?历史上他不就这样干了吗?——脑中忽然飘出一个声音。

不会的,不会的,他只是一时生气。

可是,怎么办,现在该怎么办?

完了,完了,曹操不肯见我,一切都完了。

当初意图跟杨夙远走他乡时,口口声声不承认自己是曹家人,如今求生的时候,倒想起自己是曹操义女了?崔缨啊崔缨,你可真是厚颜无耻呢!

我蜷缩成一团,把头埋进臂弯里,绝望得想哭,却怎么也哭不出来。

果真,一连两日,不论我怎样恳求,曹操就是不愿见我,甚至连个解释的机会也不给我。我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深渊,独对冰冷的墙壁顾影自怜起来。

白日监牢潮湿闷热,还有蚊虫叮咬。夜里则是无尽的寒冷与孤独,还有远处哭声萦绕梁间。两日未进水米,口焦唇裂。夜间睡不着,白天只能全身乏力瘫在干草上。头发凌乱,人模鬼样,前所未有的狼狈,让我不得不怀疑——这场汉末重生游戏,我是否真的走到了临界点?

叩紧手腕,虎口那道杨夙划伤的刀疤还在隐隐作痛,可更大的刀伤在心头。

我可以忍受再多的刑罚责骂,却最不能忍受昔日亲朋冷眼,更承受不住从期望的天堂跌落遗弃的地狱。司空府义女不知何罪披锁游街,不知道此事该怎样轰动全城?不知司空府众妻妾,又当如何看我?不知叔母深夜,可会反侧不寐,偷偷抹眼泪?

委屈、羞恶、恐惧、不甘、哀伤、愤怒、恨意……百感交集,生不如死。

奉孝,奉孝……对不起,对不起,我不能完成你的遗愿了,我真的好没用啊……怎么会这样,怎么会变成这样……我还有那些话没跟曹操讲呢,我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牢里啊……

到了第三日,监牢外又出现了狱吏的身影,我双眼迷离,却分明看见他们面面相觑,端进一盘胡饼,还有一大碗清水。食物的气息瞬间吊起我支撑着爬过去的力气,经过艰难的探取,终于抓住一张胡饼。我喜出望外,顿时打起精神劲,先一口灌下清水,然后又大口啃咽着胡饼,一直吃到呛。

一双朝履悠悠然靠近,两名狱吏也随之闪开了身影。

我猛然一抬头,果见曹操叉腰站在狱外。

是啊,狱吏焉敢私自给食于死囚?我怎么忘了呢。

我再不能咽下一口胡饼,只能不停地抹泪。

再次见到曹操,我再不能忍受住,直俯身哭着叩头。

“崔缨知错了,求司空留我一条性命!求司空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

曹操默然,不知喜怒,但他随即挥手,教狱吏将我带到了审讯间。

他自安坐于榻上,我伏跪于地,收敛了眼泪。

“缨儿——”曹操声音略显疲惫。

“在。”我竖起耳朵仔细听。

“孤只问你,汝何以识得杨夙?可是奉孝教汝这般行径?”

我慌忙摆手:“与郭祭酒无关,都是缨儿一人所为,万望司空明鉴!”

曹操眯眼,全然不信我的说辞,于是我继续辩解道:

“缨儿自入大理文职以来,每日所对不过文书而已,苦于无入监亲身探查之机。年前,我途经诏狱门口,偶遇一洁狱车吏,彼母身患重疾,诚须其子侍奉榻前。我见其家境困难,寻不得其他人手,便生怜悯之心,更存探监私心。这才与杨夙有所交集。

“清扫那日,我为杨夙胁迫,不得已告知其身份。杨夙却同我讲,他是郭祭酒的古人,他曾从学故汉大司农北海郑玄,与家叔也是同门挚友,此番陷狱,更有莫大冤屈。彼时叔父尚在邺城,缨儿便自作主张,尽依其言行事,助其越狱。然杀人替身事,确非缨儿所为。”

“一派胡言!他杨夙何曾拜郑康成为师!”曹操皱眉,击案而起。

我惶恐不已,却面不改色地继续说道:“这些都是杨夙说的,缨儿愚钝,一时竟错信贼人,缨儿知错了!”

“真是糊涂!孤之义女,竟为人利用!”

曹操恼羞成怒,却将信将疑。

救杨夙一事,郭嘉提点过我,荀彧也提点过,可绝不曾教我杀人放火。他们都嘱咐过我要护住曹操的颜面才有生机,此番闹成这般不堪,很大程度上是我将过多的肮脏置于明面。

但经过方才这一番“肺腑”陈词,曹操念及我出自仁心,且误闯诏狱情有可原,加之年纪尚幼,不免被人欺诈,竟就此了结此案,只教狱吏鞭杖各二十加我身,以示有刑惩戒,便遣人送我回了曹府。

虽是区区鞭杖,平日倒还受得,只是近三日少进水米,早虚弱不堪,于是处刑完毕不多时,我便径直疼晕过去。

……

在榻上趴了三日,才得下床,好在诸事已定,不必再有性命之忧。

劫后重生,心有余悸,虽有曹操严禁,然众口悠悠,我私藏罪臣之事早传遍了许都城。失却曹操宠信,大理文书公务之事自然再轮不到我参与,禁足在司空府里,见不得崔家人,也不知这几日朝中言语,不过曹家圈养宠物而已。

三日里只有纯儿和节儿两人敢悄悄探望,且偷偷垂泪,其余诸姊妹兄弟唯恐避之不及,于是我拖着病躯,倚在门口怅惘不已。

心下挂记曹丕伤势,跟卞夫人求请后,我决心徒步前往他府中谒见,然而还未登上府门口台阶,就被守卫一番驱逐。

“二位兄弟不记得我了吗?平素我常来的。”

守卫面面相觑,冷漠作揖:“缨姑娘哪里的话,卑职们身份低贱,岂敢与缨姑娘以兄妹相称。”

“我要见子桓哥,你们拦我作甚?”

守卫冷冷笑,一个说着“公子有令,缨姑娘就别为难卑职们了”,一个说着“还未祝贺缨姑娘免罪出狱,卑职失礼失礼”……

曹丕不愿见我,就连守卫也陌生无礼。

我想,应是当日之事他们都知道了。

昔日随侍曹丕左右的七名武士,一朝出城,无一生还。想来从此世子府上下,都不愿再像从前那般与我亲近了。一想到那日卫大哥惨状,我心惊肉跳,愧疚不堪,也不肯悻悻离去,只眼巴巴望着紧闭的大门,自责不已。

“缨妹妹几日前的事迹确实辉煌,子桓不愿见你也是应理。”

我泪眼婆娑回头,却见夏侯尚冰冷着张脸,挽臂站在身后。

“伯仁哥,你的伤……好些了吗?”

夏侯尚鼻哼一息,将目光投向了别处,只微微点头。

让此人说句“谢谢”已比登天还难,就别奢望他会帮我在曹丕跟前求情了。于是我低下头,正预备离开,他突然问道:

“那七人中,有一人与你极要好的吧?”

我站住,哽咽不言。

“就这么死在你眼前,你不心痛?”

“我会尽我所能弥补的!我会好好赡养他们的家人……”我红着眼看他,声音渐渐小下去。

“呵,都是一等一的死士,哪里还有什么亲眷呢?”

闻言窒息,我强忍住心中悲痛,缓缓问道:“卫大哥……他叫什么名字?认识这么久,我竟从未问过他。”

夏侯尚抱臂冷笑:“燕代多名马,燕赵更多慷慨悲歌之士。他原是易县人氏,自幼失了双亲,去年北征乌桓,他与子桓讲,想归乡祭奠,到底因为战事耽搁下来。如今人已入土,何须再问名姓?”

今后数年,曹操都不会对冀地用兵,想来我也绝无机会再回易地,更不能亲自给卫大哥祭奠双亲了。又想起临渝城郊,还葬着另一座孤坟,一时悲慨不能自持,站不住脚跟,泪珠啪嗒啪嗒摔在地面上。

夏侯尚笑了笑,思忖半晌,忽而踱步走近,俯身轻问:

“先别急着悔恨,我且问你:兔子呢?”

“什么……兔子?”

“那日猎场的兔子。”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