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腹诊发源(1 / 1)

在李介宾的眼里,世界拥有无数可能,简单来理解,就是有可能存在无数个平行世界,而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的结果,是因为结果变成了现实,并不代表一开始就注定了如此。

腹诊在国内的没落也是如此。

伤寒论里面都是实践应用,所以无论是对腹证,或者是舌脉,都是处于一种原始朴素的描述。

比如说被后世重视,乃至于成为了中医标志的号脉。

读过伤寒论的都会知道,张仲景描述的脉象,与我们现在学习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毕竟王叔和写的《脉经》,而张仲景在他之前写的东西,怎么可能会一样?

张仲景描述的脉象没有一定的规范,这一点在225章远古脉法中已经讲明了,感兴趣的可以回顾一下,这里不水字数了。

而舌诊也是如此,《伤寒论》原文记载舌诊的内容确实不多,仅6个条文讲到4种舌象。

我们现在感觉舌脉是中医诊断的标志跟规范,是因为后世医家有所发展,规范了起来,所以有这个结果。

而腹诊就可惜了,中国自张仲景之后,少有重视的,也没有整理,尤其是宋朝理学大兴,男女之防致使腹诊变得更加稀少了。

所以直到今天,国内并没有发展出来像日本那样体系完备的腹诊。

“所以你的意思是,国内中医没有腹诊吗?”林动请教道。

李介宾想了想,“也不完全是这样,其实这更多是国内外的学术理念区别,方证合一你知道吗?”

“知道,你之前说过的,经方派,而且大部分都是受日本汉方医学的影响。”林动回答,之前在讨论小组里是有讲过的,只是那时候他没啥基础,所以没怎么重视。

“现在普遍这样认为,日本汉方方证合一,然后国内是六经八纲,但是实际上,清朝的时候就有提倡方证合一的医家。”李介宾耸耸肩,只不过是之一而已,伤寒派别太多了,光内部也是流派众多。

以方类证派,以柯韵伯、徐大椿等为代表,通过方剂来分类证候,强调方剂与证候的对应关系。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方剂来分类证候,即以方名证,按方类证。

以方类证派的特点在于:

方证对应:将特定的方剂与特定的证候相对应,便于临床应用。

临床实践:侧重于临床实践,强调方剂与证候的直接关联。

分类研究:通过对方剂的分类研究,更系统地理解和应用《伤寒论》。

“这跟腹诊有什么关系?”林动有点跟不上李介宾的节奏了。

“如果理不清楚,就理解不了日本腹诊的奥义在哪里。”李介宾意味深长的说道。

李介宾也是从汤本月池这里接触到的腹诊,但是真正掌握还是经历了日本的游学之后。

中国和日本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观。

对辨证主要手段的认识上,中医诊察疾病多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尤其强调四诊合参并且几乎都只把腹诊视为一种辅助方法,而日本汉方医则视腹诊为生命之本,视腹诊为“方证相对”的主要手段。

日本汉方医的“方证相对”思想是日本汉方医学的主流思想,也就是伤寒里的加强版以方类证派。

在临床应用中,中医多讲整体的辨证论治,强调辨证性;这种思想体现也在腹诊方面。

中医常认为同一种腹症可反映出不同性质的证型,如诊腹满,有时认为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有时亦据全身表现而认为上下痛不可触者非实证………诸如此类的辨证性和灵活性,在中医腹诊中屡见不鲜。

而日本则强调腹诊时方剂与适应证间的稳定性,特别是对经方的运用更严格要求原方原量,全不讲究灵活辨证的原则性。

由于上述的特色,从而反映在对腹诊的研究方法上,中医着重在整体、辩证观点指导下探讨腹诊与证的联系并寻找有关的客观指标;而日本则主为一种现代的分析手法,注意微观局部表现及客观化的研究,尤其是着重在把腹诊与处方用药直接联系起来查找和运用相应的方剂。

但,直接,往往有效。

经过李介宾这样一讲解,林动稍微冷静了下来。

“所以,我这个方子并不是因为腹诊开出来的?”

“你会腹诊?”

这话说的,我就不能是万中无一的天才吗?

林动还是没好意思说心里话。

“不过你总结的东西,挺有意思的。”李介宾挥了挥林动的笔记。

“日本的腹诊的好处是多出了一种出方的方法,他们可以凭借腹诊结果然后决定用那个方子。”

林动其实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只是看样子,李介宾对这个不是很认可?

“凡事儿无绝对嘛,比如说你那个病人,你知道按照腹诊来说,应该用那个方子吗?”

林动伸长了脑袋好奇问:“什么方?”

“心下痞硬,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还有柴胡方的话,大小柴胡汤也有合适的。”

林动听了之后,开始看自己的方子。

姜半夏20g,白术30g,茯苓15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5g,川芎15g,牡蛎20g,黄芩15g,黄连10g,柴胡15g,枳实20g,酒大黄10g,姜厚朴10g,醋香附15g,党参20g,鸡内金20g,升麻10g,桔梗10g。

半夏、生姜、大枣、甘草、黄芩、黄连、党参.......半夏泻心汤。

柴胡、黄芩、大黄、枳实、半夏、大枣、生姜........大柴胡汤。

之前四天没大便,喝了之后,大便解的很顺溜.......

林动听到患者的描述后,就隐隐有的思路,如今终于变得清晰起来了。

此时,他正在经历一番头脑风暴。

而李介宾则是在一旁看着这个方子。

心里嘀咕:这方子比老唐开的简练多了.....

正在医院诊室坐诊的老唐突然打了个喷嚏。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