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宁宁,咱们到了!(1 / 2)

一封附加照片、影音资料的实名举报信直达纪检委。

还包括被他到处乱窜产生的损失清单。

薛染宁还真没怂到被人家祸害了上百万的药品。

还能默不作声。

涉及到健康和生命的产业。

要求本就极为严格。

那脑满肠肥的所谓领导。

消毒也不消就往生产线上跑。

不仅正在产出的药品要废弃。

还要关停生产线。

全面消毒几个来回。

后期员工的加班费,延误交货期产生的损失。

这一系列的赔偿金薛染宁还没给他算上呢。

同工同酬的年代。

基本工资也就百十来块钱。

几百万够他把牢底坐穿了。

薛染宁都难以理解就这样的品行和智商。

到底是怎么爬上这个位置的。

一封举报信。

还有富家的加成。

顺理成章,刚上任的局长。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直接把自己烧死了。

咱就问。

还能有谁。

事情也不可能这么简单就结束了。

跟那嘚瑟“局长”有勾结的所谓上位者。

一个接着一个纷纷下马。

还真是名副其实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

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糟心事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交给相关部门了。

好在厂里的工人在关键时刻都能拧成一股绳。

才没错过合同规定的交付期。

新药上市已经过了一年半之久。

热度一直霸占鳌头

订单数也跟着水涨船高。

两个厂房连轴转都有些供不应求。

不少药商劝修宁药业的几位当家人涨价。

既能利润最大化。

又能筛选一部分客户。

节约产能。

但四个人连坐下来商量都没商量。

直接全票否决。

做企业为了赚钱倒是没错。

但药物不像其他商品。

可以靠价格歧视层层筛选优质客户。

这不跟他们建制药厂的初衷背道而驰了么。

因为进口高价胰岛素治不起病的人比比皆是。

好不容易有了良心产业。

给了他们平稳生活的希望。

涨价是涨不了一点。

慢性病药物需要长期使用。

需求量只能越来越大。

那就只剩下扩大产能这一个方法了。

或者建新厂是修宁药业的必经之路。

只不过是早晚的事罢了。

刚到手的半个小目标。

又要减半了。

如果谢薛小夫妻是普通的生意人。

身上也没有绑定所谓一个小目标的任务。

那这件事他们必然是毫不犹豫的选址建新厂。

但特殊行业前期投入极大。

把控全局的技术人员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招到的。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