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报纸上形成了统一呼声,要求内阁开始调查骸骨万人坑的来历,并向大秦人公布调查结果。
这事演变到如今,已经变成了民意的另一种表现,几乎可以与登高一呼众者云集媲美,骸骨万人坑的真相成了大秦人争相谈论的热点问题,让报纸的销售量直线上升,让大秦人首次对同一个问题产生持续关注和热情。
教育部乃是一处汇聚了众多儒家文人雅士之所,这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之士,皆心怀壮志,渴望能够重振儒家昔日之辉煌,使其再度登上思想领域那至高无上的王座。为此,他们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地谋划着各种策略与方案。
而如今,随着报纸行业的蓬勃发展,那些被大肆炒作起来的热门话题,恰好成为了教育部中新儒学得以广泛传播的绝佳契机。通过巧妙地利用这些热点事件,儒家文人们可以将新儒学的理念和观点融入其中,从而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与讨论。
如此一来,不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新儒学的博大精深,更有望借此树立起儒家作为天下人良心代表的光辉形象。教育部便出头来调查骸骨万人坑事件,教育部还说服内阁出面,去与军方协调,让军方派人清剿发现骸骨万人坑的区域,好让教育部和报社记者前往调查时人身安全。
军部的作战计划原本内阁是不能干涉的,可事实上军部许多计划都需要内阁的配合才能顺利执行。
在说内阁提出来的要求并不过分,教育部和报社记者都是文化人之中的精英,要去的地方现在又是大秦境内,军方没有推辞的理由。
军方立即将剿灭北鲜卑部落反叛的窦尔墩紧急调回凤丘城,让窦尔墩在后方清除隐患,但天柱峰以东,大秦军队从没有踏足过,那里广阔无垠而又陌生,原本在广阔的荒原上,窦尔墩有望远镜这个利器,可是大洪水之后,把这一切都改变了。
大洪水在中原冲刷出了许多河道和洼湖,把东边地形改的面目全非,不止羯族人被大洪水卷走大半,就是本地幸存的汉人也十去七八,让东边的土地彻底变成了被几条大河分割的蛮荒之地。
窦尔墩当初要不是去北边雁荡山围剿北鲜卑段氏的残余兵力反叛,而北鲜卑段氏的王帐靠近雁荡山驻扎,地势较高,才避免了被大洪水冲刷掉。
窦尔墩只能率领他的铁甲骑兵在新形成的平原上清剿看得见的羯胡牧民,为物资囤积点重新选址,随后赶来的大秦施工队开始重建营地,随后的调查团又入驻营地。
调查骸骨万人坑的事件,结果越闹越大,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首先,骸骨辨认就需要极为专业的人,否则如何判定一堆白骨是什么人?还有就是这些白骨是怎么死的?又是怎么死的?是谁杀死了他们?
原本这件事很难解决,可教育部里的读书人想起了神医黄道生,他的新医学就是摆弄死人,解剖死尸研究人才出了名的。
教育部原本就是以儒家读书人占多数,医儒不分家是古时的传统,可黄道生的新医学,代表了更高效的医术,医术已经走到了儒学的前面。
儒家是升级后的新儒家,要想把儒学发扬光大,现在正好趁机把新医学重新拉回儒家的怀抱,为新儒学重新崛起注入活力。
军部没有太关注骸骨万人坑,军部的注意力只会集中现实中的敌人身上,只会想着将活人变成尸体、变成骸骨。
军部命令窦尔墩率领铁甲骑兵继续围剿境内残余的胡虏,主要是靠近羯胡和鲜卑奴迎面,这里以后会安置新秦人,要在这里兴建城镇,那境内就不能允许再有胡虏存在。
一面命令白起与鲜卑部族里新秀拓跋焘家族秘密往来,在拓跋氏中寻找更可靠的代理人,鲜卑可不是只有慕容氏一家强势,跟他实力差不多的鲜卑其他姓氏家族还有几个,像是拓跋氏、宇文氏、高氏、段氏都非常有潜力。
这些都可以慢慢培养,只要拖着鲜卑慕容氏,就可以扶持起几个世家,只要再给大秦一年时间,就可以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只要再给大秦三年时间,大秦就可以主动攻击鲜卑慕容氏,灭掉所谓的前燕。
军部命令韩擒虎和白起利用一切时间,在短时间内建好至少五层棱堡群形成交叉防御圈,防止胡虏穷途末路之下暴起伤人。
到八月初灾民开始在中卧原各地开始安置时,就发生了灵异事件,许多新秦人在新的安置点,兴建城镇时,一到晚上就有许多哭喊求救声,其他的奇怪事情并没有发生,可一到晚上就听见鬼哭声,又找不到鬼哭声的来源,这事闹的新秦人人心惶惶。
直到新秦人在兴建镇子时,又挖出了骸骨万人坑,这些新秦人以南方汉人为主,对巫鬼之事特别崇信,当时就有新秦人突然鬼神附身变成黄大仙,在黄大仙的蛊惑下想要用活人祭鬼,以乞求镇子能平安建起来,灾民能平安渡过灾年。
新秦人的这种用活人祭祀鬼神的陋习,让当地大秦官员非常厌恶,当地官员以故意杀人罪,绞死了鬼神附身的黄大仙,导致灾民中世家子趁机裹胁灾民闹事,这事又被桶上报纸,报纸不问对错,直接指责官员草菅人命。
为了摆脱不利言论,内阁也希望调查出真相,洗刷掉身上的罪名,转移民众的关注点。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