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兵家四派,兵家四势(1 / 1)

太玄道尊 指鱼 1723 字 7个月前

这段时间内,文学馆又扩张了。

毕竟是封君,长安君的名头比之前更有号召力。

文学馆新增的学士中,多了两个着名人士。

一个着名人物叫公输仇,当代公输家掌门人。

这家伙听说秦墨因为投靠王陈,获得了王陈的大力支持,几年功夫就窃居高位,甚至得了一个封侯。哪里还忍得住,于是主动联系王陈,希望能在王陈麾下效力。

墨家机关,木石问路。

青铜开口,要问公输。

公输家的霸道机关术,是能够和墨家机关术分庭抗礼的当世最高科技,王陈当然不会将这个家族拒之门外。

至于公输家和墨家世代之仇,跟王陈有什么关系?

两家各有所长又不是非此即彼。

另一个着名人物叫尉僚,顶级军事家、战略家。

尉缭此时名声不大,也没有什么作为。不是他不行,而是他不愿。尉缭的家族极其显赫,从太爷爷起,已经连续三代担任魏国的国尉。以他这样的背景,怎么也不可能缺一份好的差事。

事情的关键在于,尉缭的眼光很长远,他身处魏国,知道魏国居于天下之中,却没有对应的实力。没有实力也就罢了,魏国还挡在秦国东出函谷的路上,那它必然会被秦国拿下。留在这样的魏国,何谈个人前途?

他不会跟家中的长辈们一样做魏国的国尉,这个位置要么死路一条,要么卖主求荣,名声不好。所以,尉缭认准了秦国,他要做最强的国尉,甚至是唯一的国尉。这一代秦王很贤明,可离尉缭心目中,那种气吞万里还差了些。

所以,他把目光放在了下一代秦王身上。

作为兵家传人,尉缭深谙兵家传承之要旨,已经把兵法内化到自己的日常之中。所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而,来到秦国后,尉缭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投靠哪位公子。

而是深入调查研究,仔细考察大公子嬴政和长安君成蹻。

他知道,每一种不同的选择,都代表了一种不同的命运。

而他的命只有一条,要想掌握住自己的命运,就必须确保选择的正确性。

最终,他选择了王陈。

……

天策府内。

王陈和尉缭相对而坐,中间白了一副案桌。

两人都在看对方的赠送的着作。

王陈看得是尉缭所着的《兵权谋》(后世称之为《尉缭子》),从天官第一、兵谈第二……一直介绍到兵令第二十四。

而尉缭看得是王陈所赠的《武穆遗书》(现实中没有此书),来自于第一个位面射雕英雄传。

只不过。

王陈看的《兵权谋》是竹简,浩浩荡荡一共一百多卷竹简,堆在座子旁边就像一座小山。看得出来尉缭很宝贵这些竹简,每篇竹简都涂了防虫防潮的涂料。包装的也很精致,每一篇竹简都用名贵的锦帛分别套装起来,再用红绳系着。

尉缭看的《武穆遗书》是纸质书,轻轻薄薄的一本。《武穆遗书》封面是暗青色,只有简单的四个字。翻开扉页,同样简单,还是四个字,岳武穆着!

“精彩,真是精彩,岳武穆先生所着之兵法,已经把兵家风林火山应用到了极致,甚至可以说是集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这兵家四势之大成矣。不知道这位岳武穆先生仙乡何在?如此兵家前辈,我这个后学末进理当前往悼念。只是可惜,如此人物,居然甘愿寂寂无名于乡野。”尉缭迫不及待的看完之后,满怀感慨。

王陈还在看《兵权谋》,听到尉缭的感叹便抬头看向他。

“尉缭先生不必自谦,无论是你,还是这位传我兵法的武穆先生,都是兵家最杰出的人物。”王陈宽慰尉缭一番。学问总是不断向前发展成熟的,武穆遗书成书于一千多年后,那时候,兵家四派自然要比如今这个先秦时期要成熟一些。

“不不不,武穆先生远胜于我,还请君上务必告知在下武穆先生的仙乡。”尉缭对这个“前辈”佩服至极,却不知这个“前辈”其实是后世之人。

"尉缭先生,岳武穆先生仙去之后,不愿受人打扰。我们还是遵从他的意愿比较好。再者,我们最应该做的其实是传承对方的兵法,然后发扬光大。切不可,把对作品的尊崇,转化为对个人的崇拜。"王陈劝解道。

“君上说的对。确实应该把作品和人分开来看待,作品是作品,人是人。”尉缭沉思一番,点头认可这个观点。

“不可因为作品而褒贬人品,也不可因为人品而褒贬作品,两者本来就没有必然的联系。世人庸碌,常常分不清,或者说故意将两者混为一谈,作为攻击别人或者营销别人的下作手段。”王陈想起了后世的乱象。

尉缭没有接话,他是个理智冷静的人,不会说一些与己无关的废话。

“尉缭先生,我观你这些竹简,好像来自不同人的笔迹,这是怎么回事?”王陈好奇的问道,这一百多卷,分明是不同人所着。

“君上慧眼明鉴,兵家原出自古司马之职,乃'王官之武备',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也就是黄帝的司马之官。这些司马之官,随着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更迭,已经从只属于王朝的专职官员,演变为如今的各大兵法世家和流派。而在下的家族世代国尉于魏,是很古老的一支兵法世家,严格来说,我们家族其实是受益于姜太公的《六韬》《太公兵法》《太公金匮》,经过历代先祖的亲身实践,笔耕不断,方才形成属于自家的《兵权谋》。”尉缭认真地解释,不愿自家兵法和家族名声受到质疑。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会笔迹不同,怪不得会如此篇幅宏大,原来是几代人共同所着。”王陈表示懂了。

尉缭整个人无语住了。他不明白王陈怎么说得出来这种话,难道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出了好几十本鸿篇巨着吗?

尉缭当时看到那诸多的经典都是王陈所着后,也是难以置信,后来调查的事实却让他不得不信。

是王陈这个君上,让他明白了什么事真正的天才,让他明白天才真的无极限。

见尉缭如此谨慎,王陈十分认可。

突然想到了个事情,便开口问道:“尉缭先生,据我所知,你在来文学馆前,曾在咸阳呆了不少时间,也曾去拜访过我大哥嬴政。我想冒昧的问一下,为什么尉缭先生您会选择我,而不选择我大哥呢?难道,尉缭先生认为我一定可以成为下一任秦王么?如果方便的话,请先生不吝赐教。”

尉缭没想到王陈会这么直接问他,有点点懵。

背后的原因涉及到很多隐私问题,他其实很不愿跟人谈及。但既然是自己效力的君上有了困惑,以谋臣自居的尉缭,出于职业道德,也要尽量给出自己的答案。

“回君上。君上您的优异表现我就不多说了,否则会有媚上之嫌。我就说说我为什么没有选择大公子嬴政吧。大公子这个人,高鼻梁,大眼睛,老鹰的胸脯,豺狼的声音,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穷困的时候容易对人谦下,得志的时候也会轻易地吃人。我是个平民,然而他见到我总是那样谦下。如果大公子夺取天下的心愿得以实现,天下的人就都成为奴隶了。我不能跟他长久交往。虽然大公子不一定比君上差,但我跟愿意与君上相处。”(注:这是历史记载的哈。其实这本小说,有一些片段都是历史真事,不是这样牛逼,而是尽量多一些诚意哈。)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