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票房分成(1 / 1)

王潇闻之色变:“他们七家联合起来了?没带我们?”

陈蕊熊连忙解释:“当然不会!是他们在八大院线的联合会上向我们提出的提议...”

“什么提议?”

“现在张伟平有恃无恐,威胁说,不给45%的分成,就不给电影拷贝...到时候电影院没有新片上映,会错过贺岁档这个收获季一半的时间,所以他们想让我们把《龙门飞甲》提档到12月15日...”

“不行!凭什么?我们宣传都做好了,是12月22日上映,说提档就提档?我们的损失怎么办?”

“他们承诺会给我们最好的排片...”

王潇思索了片刻,还是摇摇头:“不行,张伟平是个商人,他这么干是为了利益,不可能不放片子的...我们迎头撞上去,只会双输...”

“好吧!你说了算!”王潇下了决定后,陈蕊熊直接带人去执行,她现在对王潇几乎是迷信了...

11月15日,张伟平的新画面联手发行方中影,华夏向院线单方面发放《金陵十三郎》的分成通知,表示片方与院线影院的分账比例由目前的43%:57%,调整至45%:55%...

该通知发布后立即引来院线方面的不满,中影南方新干线,京城新影联,魔都联合院线,万达院线等八大院线联合公开表示抵制。

11月23日,在电影局领导出面召集下,片方,发行方与八大院线的负责人进行了一次谈判,王潇和陈蕊熊都没有出面,由特意从香江赶回来的库哆啦代表嘉禾院线参与谈判。

经过长达4小时的谈判后,最终达成协议:在5亿票房之内,新画面与院线的分账比例为45%:55%;超过5亿,这一分账比例则将调整为41%:59%。

在最低票价方面,则满足片方要求,一、二、三线城市分别涨至40元、35元和30元,但如存在团购、促销、半价日等特殊情况的影院,可通过院线向片方申请调整最低票价。

前面的分成调整还好,后面的涨票价行为就有点太难看了...

《金陵十三郎》的编剧是刘恒和严歌苓,这个故事是他们根据《魏特琳日记》改编的。

魏特琳是美国基督会在华的传教士,在金陵大屠杀期间,她积极营救中国难民,保护了上万名中国难民,战争结束后,精神受到严重伤害的魏特琳选择了自杀,但她在此期间的日记流传了下来。

不得不说,张伟平在防盗版这一块,是专业的,首映式比高考现场还严,就差没安检了。

影片相比原着改动很多,合理的解释了十三郎牺牲的行为,故事细腻深刻、表演朴素,画面唯美,这是到目前为止,拍抗日战争,最成功,最具张力,艺术价值最高的片子。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沉重了,王潇看过一遍后,就不想看第二遍了。

很可惜,这部片子在出生时没有获得它应有的评价,在豆瓣上被恶意差评到了7.6分...

其中最令人诟病的就是,为什么全剧着墨最多的是白人女主?

其中点赞最高的评论就是:“只有最不入流的导演,才会想到在金陵这样惨重的题材中加入爱情戏!还是崇洋媚外的白人女主...”

完全忽视了原着《魏特琳日记》就是白人女人救了上万人的事实...

这事儿得赖张伟平,因为剧方根本没宣传这部电影改编自《魏特琳日记》,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他们甚至在刻意淡化电影和《魏特琳日记》的关系。

在《金陵十三郎》筹备期间,张伟平就多次干预张一谋的创作,甚至干预选角。

张一谋为了确保电影顺利制作,提前购买了《魏特琳日记》的版权,并且向版权方保证,一旦电影制作完成,版权将无条件归还。

然而,在电影正式拍摄前几天,张伟平利用张一谋创造的热度,直接单方面出售了版权,赚了一大笔钱,这种行为让食言的张一谋又羞愧又愤怒。

此后,张伟平坚持在电影中增加一些大尺度的戏份以吸引眼球,电影拍好后,张一谋和张伟平的关系基本上已经分崩离析了...

尽管网上吵的很凶,但《金陵十三郎》的票房不会说谎,首周就拿下了1.5亿票房...

12月22日,《龙门飞甲》加入战场,这是上个世纪的经典《龙门客栈》的续集,续集这玩意儿,向来是最难做的,但《龙门飞甲》做的不错,至少不丢人。

即使刨除了令人惊艳的3D镜头,这电影也是个好故事,里面可圈可点的东西太多,绚烂的色彩,令人赞叹的视觉效果,妖孽的西厂厂公雨化田...

这个版本,王潇对剧本进行了微调,西厂厂公雨化田不仅仅是反派,也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所有人物都在被雨化田牵着鼻子走,包括万贵妃,东厂,主角赵怀安,只有冒险家是意外,雨化田本人也间接死在了这个里。

在雨化田心目中,万贵妃就是个工具,东厂是群废物,只有主角赵淮安配做他的对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赵淮安邀请他去龙卷风里面打,他就像神经病一样去了。

此后,赵淮安要在地宫里和他殊死一战,他也是让素容先走,可见他对和赵淮安的决斗是有多么大的兴趣,换言之,权利财富都不再能满足他了,赢了赵怀安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同时,他也想借杀赵怀安上位,为了达成目的,西厂的大档头,二档头,包括他本人都亲赴龙门,以实践他吹出的牛逼:“你们东厂管得了的事,我要管,你们东厂管不了的事,我也要管!”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