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高倩来电话(1 / 1)

说着话,村支书王金宝跑着就进来了:

“张乡长,你到多久了?快坐快坐,实在不好意思,村里一个老年人病逝了,儿子儿媳一家都在南方打工,一时也赶不回了,我们几个人只好过去先将老人给入殓,再等她儿子一家回来。”

张华一听这,心头的不快瞬间消散,村里面的干部更是直面百姓家庭,什么事都得做。

有的村干部还帮人家照顾老婆呢,还照顾出一个孩子来,当然了,这是违法乱纪的。

这时村委班子成员一个一个的也都快步走进屋内,包括乡农办的驻村干部,都一个个的跟张华打着招呼,屋里顿时弥漫着浓浓的酒味。

待一个个坐下后,张华说道:“王支书告诉大家了吧,以后我负责咱们王庄村了,大家先歇一会,等一会就村里的基本情况,咱们聊一聊。”

七八个人各自找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自己记的笔记。

这时外面有人大声说着话走了进来:“王支书,王支书,你们几个干部也太狡猾了,说是撒尿去了,怎么全都跑了?我外甥一家从南方回来了,说要请你们好好的喝一顿呢。”

一进屋,看见全体人员都在会议桌前坐着,来人一愣,王支书说:“李老栓,你们先忙,我们下午有会,结束再过去。”

来人“哎哎”着点头,转身往外要走,一眼看到了坐在会议桌顶端的张华,笑眯眯的说道:“你是李权跟前的小子吧,我叫李老栓,李店的,你爸活着的时候喊我叔,你该叫我爷爷呢,听说你当了乡长了,常回李店看看,你的根在李店呢。

不能说当了官了,就不要根了,是不是啊?”

张华也没接他的话,连看都没看他一眼,王金宝几人偷眼瞧张华,见张华脸上没有一点变化,如没有李老栓这个人存在一般。

王金宝赶紧跟李老栓使眼色,让他快点离开,李老栓讪讪的走了。

王金宝赶紧向张华解释说,死的那个老人就是李老栓的亲姐,从李店嫁到王庄村已经四十多年了。

张华没接他的话,说道:“咱们大家都不要着急,一个一个的发言,先从各村民组的党员基本构成说吧。”

王金宝接话道:“王庄村的党员归我主管的,我先说吧,我们王庄村全村共有党员三十一人,预备党员二十二人……”

会议一直开到下午六点,近三个小时,从党员情况谈到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婴幼儿数量谈到各年龄段的人口占比情况,张华记录的都很仔细,通过这个会议,他对王庄村算是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会议结束后张华收拾好了记录本,正要起身,王金宝支书说话了:“张乡长,我已经给家里安排好了,家里估计这会都准备好饭菜了,走吧,去家里简单吃点,顺便也给班子里的同志们坐一起聊聊天嘛。”

驻村干部与村民吃住一起,他张华这个包片领导总不能不与百姓一起吃顿饭吧?这也太脱离群众了。

张华也不推辞,他心知“简单吃点”是绝对简单不了的,但当下就是这样的环境,他张华也不能免俗。

晚间,村里七八名干部,加上乡里的驻村干部与张华,他们十来个人围成一桌,就在王金宝支书家的院子里开始了斗酒。

这是张华第二次小心翼翼的试着放开肚子喝,与每人碰了两杯后,他就不敢再举杯了,王金宝支书岂能放过他,一向不喝酒的张华,如今好不容易端起了酒杯,哪是你想放下就放下的?

劝人喝酒,村干部要说排第二名,就没人敢排第一名。

张华一直绷着,还是被王支书劝喝了四杯酒,喝了个“四季发财”,王支书正要跟他玩“六六大顺”的时候,张华的手机响了。

张华赶紧拿出手机,是一串他不熟悉的号码,接通后,一阵甜美悦耳的声音传来:“您好,您是张乡长吗?我是省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我叫高倩,您这会方便吗?我需要占用您几分钟的时间,向您咨询一些事情。”

张华一听是电视台的记者高倩,马上说道:“高记者您等我几秒钟,我走出来说话。”

“好的。”

王金宝看着走出院门的张华,小声的对大家说道:“我听见了,是省电视台的一个女记者打来的电话,要采访张乡长,看来张乡长快要出名了。”

张华走出院门,见左右无人,说道:“抱歉高记者,我现在在农村驻村,我知道你要了解什么事,因为我现在离那个村子很近,不到四公里路,我必须要做到前期的保密,这对当事人也是一种保护吧。”

高倩说道:“您不愧是领导干部,考虑事情就是比较全面。

张乡长,李景运是您的老同学是吗?他昨天跟我讲了一个大概,我今天比较忙,所以现在才打电话给您,我想问的是,您认为冒名顶替的可能性有多大?还有,被冒名顶替的一方愿意出来指认吗?能提供一些证据吗?”

张华说道:“高记者,事情的真伪是需要你们记者去揭开真相的,我能保证的是这家人能接受你们的采访,至于他手里的那些证据能不能用是你们来判断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背后肯定有一条完整的链条,牵涉到许多人和多个部门,他们肯定制定了一套应付外界的方案,能不能通过他们的方案来看到事物的本质,这还是靠你们的慧眼了。”

电话中“噗嗤”一声传来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领导就是领导,您什么都说了,又好像您什么都没说。您确定与李景运是同学吗?我感觉您怎么像李景运的老师?”

“啊?我有这么老吗?”

“开玩笑了张乡长,如果我们过去的话,可以见到您吗?”

“还需要采访我吗?我没发现有可采访我的必要啊?”

“张乡长误会了,不是要采访您,如果有您这个领导协调,我想我们的采访会更顺利些。”

“好吧,我会尽量配合。”

“谢谢张乡长,再见!”

“再见!”

挂断电话,张华突然有一阵头大,万一高倩他们来,将“真假代玉敏事件”最终确认是冒名顶替,对于竹林县来讲,将会是一场地震,连白马市也不会消停了。

又有谁知道这件事的始作俑者,竟然是一个上任仅仅一天的小小的副乡长呢?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