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书记、乡长都很忙(1 / 1)

李部长对孔书记说:“你们这个张乡长真有意思,好好的一个人物采访硬是被他带跑偏了,变成了记者探秘贫困村了。

由宣传他个人,变成了宣传贫困村了,有点意思啊。”

孔书记小心翼翼的问道:“李部长,张乡长这样这样做合适吗?”

李部长道:“孔书记,我觉得被张华乡长这么一带偏,反倒是对你们乡快速解决这两个贫困村助力很大,不信你就等着看吧。”

一群外人在村里拍照摄像的,早就传到村主任王春年耳朵里了,他跑来一看,看架势是张乡长在带领一群记者拍他们这个贫困村呢。

他也不靠前,与第一书记赵小强一起挤在人堆里远远的站着看热闹。

还是被张华看到了,一指他们俩:“一个是第一书记,一个村主任,记者来你们村采访了,你们俩还好意思躲?快来向记者同志们介绍介绍你们村的具体情况啊。”

俩人就这样被张华揪了出来,还被张华一一揭露了真实身份,多名记者围着他们俩开始提问了。

张华这才有机会喘息一会,悄悄闪到一边叼起一根烟抽了起来。

中午就在小饭馆吃的饭,三大桌坐的满满的,所有人都是被张华硬留下来的,他们见实在走不了了,也就顺其自然吧,以为也就是吃顿山里的粗粮野菜,全当吃一顿杂粮减肥餐吧。

菜是用盆装的,一桌两盆菜,一盆是野猪肉炖粉条,另一盆是野山菜野山菌炖野鸡。

当知道这是山野味,尤其尝到味道后,这些记者们都吃疯了,就连李部长与孔书记也跟记者们挤在一桌抢着吃。

午饭后记者们离去,张华与赵小强和王春年送他们上车,一名记者说:“张乡长,谢谢你的午饭,太好吃了。”

张华说道:“记者同志,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你今天吃了我们这的饭了,麻烦你们用手中的笔多帮帮这个贫困村,下一次来,我给你准备更好吃的。”

记者与张华一握手:“那咱们就说定了。”

中巴车启动,张华挥手相送,高倩手伸出窗外,恶狠狠的用手指对着张华指指点点。

中巴车上,李部长问众人今天的采访满意吗?

众人都说满意,那个与张华握手的记者则说道:“李部长,我觉得我们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不但看到了张华正在做什么,而且还知道了张华心里想的是什么?”

李部长说:“林记者能不能说详细点?”

林记者说:“张华张副乡长他所做的是帮百姓,他心里想的还是怎么帮百姓。

其实我今天在他跟前什么都没采访到,却什么都采访到了,比我预想的还要多。

今天我们所有记者一直听他在介绍这个村的贫困,我也是后来才明白,这也就是说如何让这个村脱贫致富,才是他内心深处最急需的。

他的内心装的是贫困的老百姓,他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基层好干部。”

车厢里面霎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孔书记没有随着中巴车走,他在张华的带领下亲切的与下王庄村委班子讲了一阵话,这是他就任塔沟乡党委书记以来第一次深入基层。

张华开着车载着他返回乡政府的。

一路上他对村里的贫困感慨万千,他说:“一定要加快脱贫的步伐,让贫困中的下王庄村百姓早日致富奔小康。”

第二天早上上班,孔书记乘坐着一辆新车来上班了,车上还有他“顺路捎带过来”的副乡长苏静。

车还没有上牌,挂了一张临牌,是一款大众系列的车。

他以前的座驾停在了办公楼下的停车场,成了公务用车。

连续多天没有来办公室的袁乡长今天也来了,随她的车来的还有一辆车,外地牌照,车上有两三个人,在她的办公室里聊了半天,党政办的蒋梅送过去不少塔沟乡的材料。

中午在街上的酒店吃完饭,袁乡长带着他们去乡下各个村走了一圈,随后两辆车一前一后回了县城。

第二天,袁乡长依旧来上班了,这次她的专车后面跟了两辆车,跟昨天一样,在她办公室里聊了一上午,蒋梅又送过去了不少材料。

中午在街上酒店吃了饭,下午去乡下各个村走一圈,三辆车回了县城。

第三天,袁乡长还是来上班了,这次她的专车后面跟了一辆车,跟前两天一样,依旧是聊天、看材料、去吃饭、去乡下走一圈、回县城。

第四天,这回带回来三辆车,后面的情形跟以前一样。

第五天,包括周六、周日,每天重复的是过程,不重复的是来车的不同,人员的不同,人数的不同,其他都过程都是相同的。

……

总之袁乡长很忙,在忙着见投资商,在忙着招商引资,在忙着发展全乡经济。

孔书记最近几天也比较忙,在副书记谭芹芹的一天一次的工作汇报下,他决定去财政局催要拖欠的塔沟乡今年度的经费了。

第一次,下午六点半,财政局副局长文江海跟张华打电话,说你们的书记是怎么回事?请吃饭呢,没有半个小时,他趴桌上睡着了。

第二次,不到六点半,文江海又跟张华打电话,你们的书记到底是不是装的?不到半个小时就不行了?不是,就几杯酒就不行了?

第三次,文江海打电话给张华,你们书记又软了。

第四次,文江海打来电话,还没说话,张华先问:“这次坚持几分钟?”

文江海愣了好一阵,哈哈大笑:“你这个小家伙学坏了。”

后来文江海不打张华电话了,是应该怕教坏了张华。

乡长几乎每天都往办公室带客人过来,据蒋梅介绍,每一次面孔都不同。

书记每天都泡在县财政局里在催要经费,据他的司机说,书记每天都被财政局的领导灌醉,什么事都没机会谈。

苏静副乡长也真是的,奇懒无比,没有书记的“顺路捎带”就不来上班了。

经过十多天的新闻发酵,“我是张华,我为我们乡的贫困村代言”一文火遍网络。

南陆省白马市竹林县塔沟乡的上、下王庄两个村人均年收入不足五百元,属于特困村也因张华的代言,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尤其那个最具正能量的副乡长张华,又是其中一个特困村的驻村干部。

这天中午,张华正要午休,下王庄村的王春年主任打电话给张华:“张乡长,你快来村里,出大事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