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雪灾(1 / 1)

雪越下越大,除夕后半夜的时候地上已是白茫茫一片了。

如此降雪定不会有什么事了,张华悬着的心算是安定了下来,打开空调吹着热风,裹着薄被子睡了。

一觉到天亮,起来往窗外一看,雪不但没停,反而更大了,没有风,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坠落。

端着水杯去洗手间水池处刷牙,水龙头冻得死死的。只好返回办公室从饮水机里接了点水刷了牙,烧了点热水洗把脸。

从办公桌下摸出一碗方便面,倒了开水泡上,坐在沙发上看手机。

微信上好多未读信息,一个一个的回复过去。

见高倩的留言:本想趁过年好好歇几天呢,哪知又下大雪了,你不会大雪天的还去工作吧?

张华回复:不一定,反正农村事情多。

高倩:山村雪景肯定好,拍些照片我看看。

张华:OK

读研群里的未读信息更多,都是转发的拜年话。

张华复制了一条拜年话发到读研群里,一个标着XX县县长@他,问是不是竹林县下暴雪了。

张华:应该是的,昨晚后半夜到现在,雪是越下越大了。

XX县长:又该有你们忙的了,春防旱、夏防涝、秋防火、冬防雪,一年四季跟天气干上了。

张华一震,立刻回复,谢谢领导提醒,我想我得去下面转一圈了。

XX县长和好多位同学回复他:尽量不要开车,若非不可,给车装上防滑链。

张华回复:谢谢各位领导,祝新年顺利!

退出微信赶紧给下王庄村的王春年打过去电话,询问下雪对百姓有没有影响。

王春年先给张华拜了年,说一大早就和几个村干部在村里看查看过了,目前还没发现大雪带来的危害,百姓生活安定。

他们会时刻关注村子里每一户家庭,一有不测会立刻将他们转移到村委办公室里去。

张华又打电话给上王庄村,回答和王春年主任的差不多,并说已经将两家危住房家庭转移到村委了。

张华嘱咐他一有什么情况立即汇报。

张华又跟剩余的九个村打过去电话询问了一遍,这才安心的端起已经变凉的碗面吃了起来。

吃完饭跟李叔、谢叔、强哥一一打电话拜了年。

一个大年初一,白天到夜里雪一直没停。

张华办公桌上的电话自下午四点开始,每隔一个小时就会有人打来电话询问塔沟乡的雪情,有县里的,还有市里的,凌晨三点的时候还打来电话询问情况。

上级政府如此的关注,令张华看着窗外的大雪,心开始揪了起来。

大年初一的晚上,张华几乎是在一个小时一汇报的电话中度过的。

大年初二早上六点多,上王庄村打来电话,向张华汇报村里七家危住房已经有六家的十四间房屋被大雪压塌,七户人家都已经安全转移到村委居住了,无人员伤亡,除了房屋倒塌,其他没有财产损失。

目前七户百姓情绪安定,生活物资也不缺。

各个村都打来电话汇报了,唯独下王庄村的王春年一直没有打来电话汇报。

张华打电话过去,手机处于无法接通状态。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手机依旧如此。

赵小强回市里过春节去了,张华是知道的,还是打给了赵小强,说明了情况,询问一下村委其他人的手机。

赵小强又提供了两个人的手机,其中一个是村委会计的。

打通了会计的电话,才得知王春年在帮助百姓搬家转移财产时手机掉在雪地里了,具体掉在哪个地方不知道。

会计向张华汇报下王庄村有十二家二十多间住房被大雪压塌了,除了一人被倒塌的房梁砸破了头流了一阵血外,其他无人员伤亡,无重大财产损失。

转移出来的百姓都挤在村委几间房子里,目前百姓情绪还算稳定,吃喝用的都不缺。

挂断了电话,张华抽出来一根烟点上,他与宋涛几乎走完了全乡的每个村庄。

最穷的几个村是张华调研的,他能清晰的记起这个村的哪一家是什么房子。

他在脑海里将这些房子都过了一遍,这两天的大雪还不至于对其他村造成多大的损失,还是上下两个王庄村最不能让他放心。

他走到办公桌前,将座机电话设置成来电转接到他手机上,立刻起身下了楼。

从值班室喊出司机,又从四个值班员中抽调了两名人员,四人上车往下王庄驶去。

街道上的雪有差不多二十公分厚,雪依旧下着,只是没有昨天大了。

司机小心翼翼的驾驶着车辆出了塔沟街道,到往下王庄去的路口时,车上的四个人傻眼了。

厚厚的积雪已经将去下王庄的路覆盖,分辨不清哪是路哪是田地了。

这种情况是肯定不能驾车前行的,尤其这条路转弯还多,其中有几个转弯处两边还是好几米深的河沟。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名年龄大的值班人员说:“张书记,走,掉头回去,我去我堂弟家开他的铲车去,我在前面开着铲车为你们开道,能清理出来两三米的宽度就可以通行了。”

张华高兴的说:“告诉你堂弟,咱们不白使用他的铲车,过后该多少钱就给他多少钱。”

这名工作人员笑着摇摇头:“不用,他挣到钱了,做点好事他还是很乐意的,再说了咱这也是为了老百姓。”

半个小时后,一辆铲车在前面慢慢推着雪开道,后面一辆车小心翼翼的沿着清理出来的水泥路慢慢行驶着。

一路上铲车有几次差点掉到路边的沟里,所好的是操作铲车的人员的技术很好,均能化险为夷。

平时二十来分钟的路,这次用了一个多小时。

铲车的轰鸣声惊动了下王庄的不少人,当看到张华书记从铲车后面的小车里下来的时候,各个激动不已。

正在忙碌着的王春年赶紧迎着张华小跑着过来:“张书记,你...你这天怎么来了?”

张华笑道:“你手机找到了吗?”

王春年咧嘴笑道:“雪化了自己就出来了。”

两人紧紧的握了握手。

“带我去看一下转移出来的群众。”

“好的书记,他们都在村委院里。”

被张华从值班室叫出来的两名值班员,一名是小青年,是一个摄影发烧友,平时拎个相机走哪拍哪,因为值班,他的专业相机没带,可腰带上的皮包里,还装着一个卡片机呢,还是最新买的一千两百万像素的。

他看到没他什么事,拿起相机咔嚓咔嚓的拍个不停,将大雪、铲车开道、张华与王春年的握手,都捕捉进了内存卡里。

张华走进村委院里,村委的几间房子都住满了人,打的地铺,十多个家庭的四五十口子人挤在走廊下面望着走过来的张华。

其中一名百姓高声说道:“张书记,过年好!”

张华大声回道:“老少爷们们,大家过年好啊!”

许多人都回复:“张书记过年好!”

张华走上前来,握住一个老年人的手:“大爷,这大过年的,你们受苦了啊。”

老人家拍了一下张华身上的雪:“张书记,不苦,这样更好啊,几十口子人挤一块过年,热闹啊。”

“大爷,家里面损失严重吗?”

“不严重,两间破房子,几件破家具罢了,有用的东西都搬这里来了。张书记,快里边坐,里面刚生的树根火,快烤烤手。”

随着老人走进屋内,昔日村委的大办公室已经变成了大卧室,几张办公桌子靠墙摆放,上面摆满了百姓们的各种物品。

地上厚厚铺了一层麦草,麦草是各家的带来的席子,然后是几十条被褥、铺盖。

老人家说这屋住的是男人和孩子,那两间住的是女人。

张华问:“大爷,你们吃的东西够吗?”

老人家笑着说:“张书记,今年可是个肥年,发两次东西呢,啥都不缺,光肉都发两次,我们家老老少少五口人,发的东西能吃出正月。”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