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宫,乃国之本,不可有缺(1 / 2)

在外人眼中。

作为当今太子朱标的嫡子,应该是有着万般宠爱,万般殊荣。

但这一切都是他人的臆想罢了。

在外,他或许是一个尊贵的皇族嫡子,外人见到了也要自称为臣。

但是在东宫内,他的日子甚至还不如普通的侍从,身为嫡子,身边却有一个侍女侍奉,其他的侍从都是唯恐避之不及。。

而且身为嫡子的皇族俸禄也被吕氏给克扣了,本该有受到名师教导的机会,也被吕氏剥夺了,并且在这偏殿各处,到处都是吕氏的耳目,他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传到吕氏的耳中。

但是朱允对此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在外面所有人的看法之中,吕氏都是一个很好的继母,表现对他关爱有加,不论是他的父君,还是外面的大臣都这样觉得。

如果朱允对外去说吕氏的不是,绝对会被苛责怒斥,甚至还会冠上不孝的罪名,被许多人口诛笔伐。

“公子。”

一旁的侍女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安慰朱允灿,只能温柔的注视着。

“大哥。”

“为何当初死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的话,这偌大的东宫内,还轮不到那个贱女人放肆吧。”

“如果你还在的话……”

朱允喃喃的说着,充满了悲愤。

奉天殿内!

“启奏父皇。”

“自户部调拨的抚恤都已经由兵部调兵运送至了北疆。”

“如今四弟正在发放抚恤,最多一个月内,抚恤安抚之事就可尘埃落定。”朱标向着朱元璋禀告道。

“有标儿亲自去办,果然神速。”朱元璋笑着夸赞道。

“谢父皇夸奖。”

“至于夺回北元那二十多座城池,儿臣已经安排好了人选,由李进为知府,将那夺回来的城池命为北疆府,由李进来掌管这北疆府的政务。”

“至于其他知州,知县,儿臣也已经准备好了名单,请父皇一阅。”

朱标说着,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奏折,对着朱元璋一递。

一旁的太监立刻上前,将奏折捧起呈送。

朱元璋打开一看,扫了一眼,就直接点头一笑:“标儿亲自选的官吏,咱自然是相信,就按标儿所说的任命,让他们即刻去北疆府上任。”

“父皇圣明。”朱标躬身一拜。

“对了。”

“在多日前,朱雄就从北平动身了是吧。”

“如今应该也快到了应天了吧。”朱元璋看着朱标问道。

“回父皇。”

“应该明天或者后天就可到应天城了。”朱标笑着回道。

“启奏皇上。”

“朱雄乃是我大明国之功臣,臣恳请让臣出城迎接朱雄。”徐辉祖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魏国公所言极是,朱雄乃是国之功臣,臣也请命出城迎接朱雄。”

“臣也请命。”

就在徐辉祖站出来请命后,一个个的朝臣站出来请命。

不乏六部尚书,当朝国公。

可见。

如今朱雄在朝堂上带来的波澜有多大。

“诸位大人,此事乃是我先启奏的,还是让我吧。”

看着这么多人抢着去迎接,徐辉祖十分无奈的道。

而且。

让人不知道的是,他这无奈并非装的,而是真的。

朱雄如今归都,他就想找一个机会和朱雄交谈,这样也能够避免朱雄会在这奉天殿上说一些什么了。

“诶,魏国公,迎接我大明的国之功臣,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这一次老夫可不会让啊。”

“没错,我早就想看看朱雄长什么样了,如今既然有着好机会,我可不想错过。”

“这一次机会就让给老夫吧……”

朝堂上,众多国公,还是尚书,侍郎他们竟然直接争论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

朱元璋却是淡笑了一声,目光则是看向了朱标。

感受到自己父皇的目光,朱标立刻会意。

对着朝堂上争论的群臣一笑:“对待国之功臣,我大明自不可薄待,本宫决定亲自去迎接,你们就别争了。”

听到朱标的话。

群臣这才老实了下来。

“太子殿下圣明。”

群臣纷纷躬身一拜。

显然。

朱元璋示意让朱标去接是有着深意的,作为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自然要让朱标拥有着足够的羽翼。

朱雄这等新锐战将交给朱标亲自去迎接,足可展现朱标对他的重视,以此收服其心。

对于自己的大儿子,朱元璋是真的没有防备,从当初还未建国大明时,封朱标为世子时,他就决定将一切都交给他。

而朱标的东宫阵容也是空前强大,宛若一个小朝堂了。

如今有朱雄这等新锐战将,他自然是将收服的机会给朱标,毕竟他已经老了,以后的大明会是朱标的。

“唉。”

徐辉祖见此,心底也叹了一口气,朱标亲自开口去迎接,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看来,只能先行派人去在路上见一见朱雄了。”徐辉祖心底暗想道。

此刻的他。

只是想竭力的将当初两个蠢材弟弟折辱朱雄的事情压下,这样也可避免他徐家贻笑大方。

但是说真的。

对于朱雄的遭遇,其实他心底也是有些同情的,如若换做是他,同样也是一样的动怒。/

“启奏皇上,臣有本奏。”

这时。

东宫伴读黄子澄站了出来,大声道。

“何事?”

朱元璋看向了黄子澄,不过对于他,朱元璋并不是太熟悉。

“臣上奏之事事关东宫安稳。”

“自从多年前,太子妃薨逝之后,东宫正妃之位就一直悬置,太子侧妃吕氏,贤良淑德,打理东宫有方,臣以为,东宫正妃之位空缺多年,足可见太子殿下对太子妃之情,但为了东宫安稳,臣恳请皇上,太子殿下,将侧妃吕娘娘之位扶正,以此更好辅助太子打理东宫。”

“东宫,乃国之本,不可有缺。”黄子澄恭敬无比的说道,每一句都在情在理,没有任何漏洞。

“臣,附议。”

一个接一个的朝臣站出来,大声附议道。

“今日皇上和太子殿下都极为高兴,扶正吕娘娘的机会大增,只要吕娘娘从侧妃之位扶正,允收公子就可成为嫡公子,他日必为太子。”黄子澄心底激动的想到。

他一直都在等待着一个好机会,如今就是最好的时机。

“标儿,此事你如何看?”

朱元璋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看向了朱标。

说到底。

这件事的决定权在于朱标,而不是他这个皇上。

“此事,以后再议吧。”

朱标缓缓开口说道,他面无表情,但可以听出他话里对此事的抗拒。

“太子殿下。”

“请慎重考虑啊。”

看到朱标不同意,黄子澄有些急了。

“孤说了。”

“此事,以后再议。”

朱标抬起头,冷冷看去。

在朱标这极具威慑的目光下,黄子澄低下头,不敢再说。

“标儿,还是没有走出来啊。”

朱元璋看了一眼儿子,心底叹了一口气。

但他也没有说什么,这种事,也只有朱标自己能够决定,哪怕是他是父皇也不会擅自给朱标做主。

对于朱元璋来说,自从马皇后走了,最疼爱的孙子走后,他最亲的人就只有朱标了,也只有在朱标面前,朱元璋才能放松下来,说真心话。

这是其他儿子都得不到的。

应天府地界。

也可以称之为京都地界。

“将军。”

“我们已经进入应天府地界了,明日应该就可以到应天城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