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朱元璋是在培养朱雄啊(1 / 2)

想一想被发现之后的情形,朱棣脸色都变得煞白。

自己父皇有多么恐怖,只有他知道。

“整个王府内,知道贫僧存在的只有燕王你,还有王妃,还有一个给贫僧送饭的仆从。”

“这些都不会背叛王爷。”

“就算是锦衣卫来了,也找不到的。”

“天下之大,凭一个黑衣僧人搜寻,这就无异于大海捞针。”

“燕王请宽心吧。”

“又过去快一年时间了,太子却还在昏迷之中,足可见一点,就算太子的命保住了,也不可能醒来了。”

“等到皇上龙驭宾天,就是王爷的机会了。”

“姚广孝会以毕生之力助王爷成事。”

姚广孝一脸严肃而自信的对着朱棣说道。

“但愿,这一劫能够渡过吧。”

“如若真的到了那一步。”

“本王……”

朱棣眼中闪烁着异彩,透出了一种疯狂之色。

时间流逝!

一切安宁。

眨眼间。

又过去了六天时间。

奉天殿内!

朝会开启。

哪怕是朱雄不喜上朝,但是在朱元璋一道圣旨下也不得不来。

“启秦皇上。”

“如今已至春季,正是雨水增多之时,历年在此时都需加固河道,预防洪水。”

“特别是黄河域河道加固还需皇上亲自定夺。”

郁新站出来,恭敬启奏道。

“黄河流域有我大明子民近千万,一旦黄河决堤,我大明就将损失惨重。”

“这一点财政不能省。”

“郁卿,需要多少钱财去加固河道,需要多少人力,你拟定一封奏折,咱会仔细定夺的。”朱元璋沉思后,严肃的道。

黄河决堤。

自古以来都是王朝大患。

每每雨季来临,暴雨倾盆,必然有黄河决堤风险,所以每一年黄河都需要加固,以防万一。

“臣领旨。”郁新恭敬退下。

“启奏皇上。”

“礼部接到了西域诸国,境外番邦,多达数十国朝见之奏。”

“甚至于在北元分崩后,在草原大漠立国的鞑靼,瓦剌,兀良哈,都想要派使者来觐见。”

“不知皇上是否准许?”

礼部尚书赵瑁站出来,恭敬道。

“诸国觐见吗?”

朱元璋面带沉思之色。

“此事,咱会好好考虑的。”

“容后再议。”朱元璋道。

“臣领旨。”赵瑁恭敬领旨。

听着这一个个的汇禀。

的确是天下大事都在这朝堂启奏。

但身着红色官袍,站在武臣一列的朱雄却根本提不起神来。

完全就是云里雾里。

术业有专攻。

只要不是战事,这些都与他无关。

时间也在朝会的启奏声中,一点点过去。

不知不觉。

朝会已经开了近两个时辰,这还仅仅是三日一开,如若再多拖上几日,可想而知事情就会变得更多。

对于一个人口六千多万的大明帝国而言,事情太多了。

民生之事,国本之事。

朱元璋都非常的关注。

特别是太子昏迷,许多事情都全部由朱元璋经手,朝政的处置也变得更加繁忙。

“以后我在境外开国,一定要沿用先秦时候的规矩,朝臣直接落座,有事启奏,没事就坐着。”

“这站着也不嫌累。”

看着站在朝堂上一百多个大臣,朱雄心中暗想道。

终于。

随着龙椅上朱元璋的一声:“好了,今日朝会就到此吧,散朝!”

“恭送吾皇。”

满朝文武纷纷高呼道。

朱雄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在朱元璋起身后,朱雄就准备转身离开。

但是他并没有看到起身后的朱元璋目光直接落在了他的身上。

“臭小子,还想走?”

“咱看你是有多懒。”朱元璋心底笑了一声。

直接开口了:“朱雄,给咱到议政殿来。”

第一个走到殿门口的朱雄脚步一顿,一脸茫然的看向了朱元璋。

“朱兄弟。”

“能者多劳啊。”

李景隆凑过来,笑呵呵的道。

“是啊。”

“皇上每次都召见你,可见对你的看重啊。”方孝孺也凑了过来,笑呵呵的。

不过看两人的样子,这根本就不是对朱雄的祝贺,而是幸灾乐祸。

他们几人都喝了这么多场酒了,哪里不明白朱雄的心思根本不在朝堂上。

“谢谢你们了。”

朱雄没好气回了一句。

议政殿!

朱雄仍然是无奈的来了。

这就是作为臣子的无奈。

皇上圣旨,不得不来。

不来就是抗命。

散朝后。

朱元璋仍然是日复一日的处置着奏折,当真是一个勤勉孜孜的皇帝。

“王公公。”

看到了侍奉在殿门口的王景弘,朱雄喊了一声。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