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留碑(1 / 1)

贞观败家子 钱富贵er 994 字 9个月前

河堤决堤,这放在啥时候都是大事,朝廷甚至还要专门拨调款项来修河堤。

因此,姜确肩膀上的担子才是最重的。

只是不是最紧迫的而已。

眼下最紧迫的是这上千灾民的衣食住行。

得确保他们在天冷之前,都住进房子里,在未来的十来天之内,田地复耕,这样明年早早的才能有收成。/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只有种地,或者是给别人干活,挣点零碎。

一年到头,养活一家子,剩不下什么了。

想要一个县城发展起来,还是要有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才行啊。

李复在考虑这个问题,公告是发出去了,饼也给人家画好了,等到人家回来的时候,总不能就干瞪眼啊。

想要重建临颍城,前面三步走完之后的第四步,就是要让临颍城拥有地方特色产业。

弄点什么呢?

“伍良夜!”李复对着营帐外喊了一嗓子。

“属下在。”伍良夜应声。

“伍良夜,交给你个事儿你给我办了,打听打听,之前临颍县周围,有什么特产,就是这边有,别的地方没有的,还有,曾经这边的百姓除却以种地为生之外,还有会做什么。”李复说道:“尽快。”

“是。”伍良夜拱手应声。

李复则是留在营帐中,思索着该给他们找点什么活儿做。

农业经济要有,工业经济也要有,二者相互结合,作为临颍县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富民之路。

除却百姓居住的地方之外,想要开拓其他产业以达到富民的目的,就要搞产业聚集区,盘活土地利用率,鼓励百姓开展除种地之外的“二次创业”。

如此才能快速复苏临颍的经济,让百姓们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往日的生活水平,甚至更上一层楼。

一天的事情结束之后,姜确和阎立德还有赵冲都要来李复这边复命,顺带着聊一下遇到的问题,还有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这次他们来的时候,就看到李复一脸认真的坐在那里,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众人心里一个咯噔。

难不成又出什么事了?

“殿下?”阎立德上前小声打招呼。

李复听到动静,回过神来,看三人都到了。

“恩?你们都来了,坐下吧。”李复招了招手。

三人这才落座。

“方才进来的时候见殿下愁眉不展,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阎立德小心翼翼的问道。

李复摇了摇头。

“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在想,临颍县重建之后,百姓们都有了住的地方,地里也复耕了,但是要是恢复到以往临颍的繁华的话,只靠着种地,够呛。

而且现在告示发出去之后,往后会有更多的人来临颍,总不能告示里写的慷慨激昂,等人家回来了之后,出钱出力之后,让人家一点好处都捞不到吧?”

没有好处而号召来的人,这办法只能用一次。

下次人家就不吃这个饼了。

那至少,给在城里留个功德碑吧。

把名字给人家刻上去也行,也是一种荣耀。

名和利,总要挑一个给人家。

“那殿下,可是想到什么了?”姜确问道。

“暂时没有什么办法,但是,不管是河堤旁边,还是城中,我想着,立两个功德碑。”李复说道:“为了临颍县重建做出贡献的人,不应该被埋没,至少让后来人,得知道,曾经有这么一帮人,为这出工出力了。”

“包括赵都尉带来的军队,名字也要落在那上头,这段时间以来,最累最苦的,就是他们了。”李复摩挲着自己的下巴说道。

眼下把这个消息扩散出去的话,能再次让低落的士气高昂一段时间,甭管多长时间,有用就行。

人们的疲惫,已经到达一个临界点了,需要为他们注入新的活力。

这就是李复一下午所想出来的,暂时管用的办法。

至于再往后,这个buff能持续多长时间,李复就不清楚了。

他能像的招都想了。

连续一个半月,每天的时间都安排的都很满,军士们也是叫苦不迭。

毕竟,全都是高强度的劳动。

“殿下此举,大善。”阎立德眼神里泛着兴奋的光芒。

刻碑留名,流芳千古。

这会使得多少人心动啊。

而且,重建临颍,本身就是壮举,刻碑丝毫不夸张。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