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想法(2 / 2)

贞观败家子 钱富贵er 2497 字 9个月前

这就是服务区的另外一个收益渠道了。

“服务区的客栈,饭馆,再到仓库的临时租赁,这都是挣钱的。”李复说道:“马厩的话,既然是在服务区停歇,马匹就免费喂养了,到时候还能雇佣当地人,去打些草料,卖给服务区,对于当地人来说,又多一个进项。”

“有出有进,您说这事儿,能不能办吧。”李复说道:“前期建造服务区的支出,是一锤子买卖,后续人力物力的维持,靠着进项,不仅仅能维持住,还能创造出利润来。”

“另外,这只是臣弟最初的设想。”李复说道。

“最初的设想?难道,后续还有?”李世民惊讶了。

仅仅手上的这些纸张,就足以让人震惊了。

还有?!

“二哥,您可知道秦直道?”李复笑问道。

服务区都有了,那古代版高速公路,后期不得安排上?!

国力充盈之后要做什么?

搞基建啊!

全国大基建!

而且最好是不征徭役的基建。

这样,百姓们有活儿干,能挣到钱,而基础建设完善之后,反哺朝廷,对朝廷也有好处。

原先十天能送到的消息,七天就能送到。

莫要小看了这三天。

原先一个月能送到的物资,半个月就能送到。

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

秦国在全国范围内修建驰道,但是比驰道更厉害的是,秦直道。

夯土为基,碎石铺路,表面铺设的黄土,都是炒熟过的,道路两边还有路边石。

一条秦直道,用到大清朝。

两千多年后都不带长草的。

李世民微微颔首。

“这个我自然知道,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在全国修建驰道,其后又下令修建直道,一直到现在,不管是秦朝修建的驰道,还是直道,都在一直沿用。”李世民说道:“怎么说起这个了?”

要修路吗?

“若是日后,大唐国力强盛,在全国范围内修路,标准就按照先秦直道来,甚至比直道更为平坦,二哥觉得如何?”李复笑道。

李世民无奈叹息一声。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我若是真下令如此做了,那与隋炀帝有何不同?”李世民说道:“此事,断不可为。”

这下轮到李复惊讶了。

没想到李世民能联想到隋炀帝身上去。

隋炀帝开运河,唐太宗修直道,一个弄不好,那说不定还真......

但李复没有想的那么复杂。

他说的修路的前提是“国力强盛”。

可在李世民的想法里。

隋炀帝开凿运河的时候,隋朝也是“国力强盛”的时候。

所以,他把这两件事,联想到一起去了。

不能这么干啊。

“复弟,你二哥可是要做明君的。”李世民对李复说道:“莫要坑害你二哥啊。”

李世民无奈,他坐在这个位置上,不做明君是不行的。

否则,千古的骂名等着他呢。

“此事现在提起,的确是为时过早,而且,这个规划,也太大了些。”李复认真的说道:“的确是臣弟考虑不周了。”

李复决定这件事暂且不提,反正以后,有机会的。

一步一步来嘛。

李世民考虑的也没错,步子不能迈的太大,不然的确是会跟隋炀帝一个下场。

但是说白了,李世民还是不敢想。

他要是敢想的话,那修路的活儿,都用不着大唐的子民去做。

新罗,百济,高句丽,倭国。

有的是打工仔。

为什么不能将思维发散出去呢?

大胆一些,大胆的想,大胆的去假设。

只是,眼下说什么都白搭,等着吧。

连突厥都还没收拾呢,哪儿有功夫去打理那些地方。

“但是这个服务区,臣弟觉得,大有可为。”李复再次将话题转到了服务区上面。

就算不能整个大唐的范围内去搞,先让临颍县做一个试点,也是可以的。

运营个一年两年的,看看情况,看看反馈如何。

若是可以,那就大力开展。

“先在临颍县建立一个。”李复说道:“若是二哥觉得不行,那临颍县的这个服务区,臣弟自掏腰包来弄,暂且还是不跟朝廷的驿站合在一块,臣弟自负盈亏。”

“但是如此做的话,到时候可能会引发一个后果,那就是,一旦做起来,这个东西,太容易引发人来模仿了,届时,众人纷纷效仿起来,朝廷在想要插手,恐怕就要面临一些问题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