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我谢谢你啊!(1 / 1)

“……嘘……嘘……”

沈浪稍微酝酿了一下就吹响了那首堪称经典的旋律,《大佛普拉斯》的插曲——《面会菜》。

又称‘纪录片の小曲’,湾湾音乐人林胜祥的作品。

在电影中,《面会菜》还有一个副标题《最后一餐》。

背景故事是,一位底层捡垃圾的人,在被杀人灭口之前,吃的最后一顿饭。

这首曲子就是他吃饭时的背景音乐。

《面会菜》的编曲极为简单,只有钢琴、六弦月琴(一种特殊的月琴,普通月琴是四弦),以及贯穿始终的口哨。

口哨往往又象征着底层之音,很多底层老百姓都会吹一吹口哨,即便他们不懂旋律,不通乐理。

而《长大成人》,描写的也是底层边缘青年。

听到这段简单悠扬的口哨,陆学长的脑海中忽然升起一段画面。

他好像回到了十七八岁的夏天,悠扬抓耳的旋律,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但背后似乎又隐隐飘着几分忧伤。

接着,声音跟画面结合到了一起。

那是属于周青的午后。

阳光明媚的午后,不谙世事的周青,正在为青春期而苦恼,他躺在院子的树荫下,轻轻地吹着口哨。

年少的周青,压根没有察觉到一个时代的消失。

就像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一个时代,突然结束了。

亦如地震总会出现余震,那个时代,同样余韵悠长。/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所以,那帮地产商,有钱滴很。

有一个地产商当投资人,《周末情人》的预算应该比较充裕吧?

陆学长准备打电话问问娄夜,如果没有找到配乐的人,他就把沈浪推荐过去。

还有王晓帅,他那部《冬春的日子》估计也需要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配乐师。

陆学长觉得沈浪正合适。

便宜,活好!

虽然《冬春的日子》剧组比《长大成人》还要穷。

具体穷到什么程度?

说起来更磕碜,全片只有五万块投资,拍片用的是35mm黑白胶卷。

不管怎样,先用上再说,大不了回头多给沈浪拉点活。

‘沈浪应该不会介意吧?’

此刻,如果沈浪知道陆学长的内心活动,他一定会说一句。

我谢谢你啊!

找的都是啥活啊,全是禁片导演。

酒足饭饱,陆学长又将沈浪拉进了燕京电视台的录音棚,来了一出‘鸠占鹊巢’。

借郑均的棚,把那段配乐搞出来。

毕竟,他给沈浪‘拉活’,肯定不能口空白牙吧?

总得先看看货!

就像品茶之前,得先看看照片。

看看成色好不好。

得知陆学长要主动给自己拉活,沈浪干劲十足。

这人不错,能处。

知道发挥主动能动性。

录音的时候,沈浪还想着,陆学长会不会把《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活给他拉来?

虽然他不知道陆学长跟江文熟不熟,但90年代初的电影圈就那么大,应该有机会搭上线吧?

再不行,他抽个空,出点血,把那首《太阳照常升起》给干出来。

有《太阳照常升起》,他就不信,还能钓不来江文?

这一波啊,它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花了三个小时,沈浪在中唱录音师万小圆的配合下,将《面会菜》给录了出来。

万小圆是郑均新专辑的录音师,下午正好过来谈事情,于是,他就被拉了壮丁。

这一版《面会菜》跟原版不太一样,因为六弦月琴属于客制化(专门定制),就现在这条件,想买都买不到。

用民谣吉他也是一样,反正都是六弦。

大差不离。

“哥们,厉害啊。”

听完录制好的成品,万小圆竖起大拇指。

“这曲子,有味!”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