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临安陷落(1 / 1)

赵匡胤不忍直视,虽说王朝末期免不了有各种问题,譬如皇帝昏庸,奸臣当道之类,但看别的王朝哪有看自己家更有代入感?

别人家再烂也是别人家的事,只有自己家才是真的。

尤其做皇位的已经不是太宗一系,而是他赵匡胤的直系后代,他再想说赵光义血脉不好,也没理由。

赵光义暗暗松了口气:“兄长和我的后代也没多大区别嘛!”

他的心稍稍安定,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少挨几顿打。

神宗苦着脸,自家子孙,还能怎么办?

已经见过徽钦二帝这样的绝世大昏君,宋理宗这才哪到哪啊。

要是他们还记得蒙古人在虎视眈眈,那就更好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昏庸……刘彻感觉自己中了一箭,他疑神疑鬼地说:“天幕是不是意有所指啊?”

霍去病劝道:“陛下你可想太多了,晚年昏庸的明君多的是,也不单指你!”

刘彻:“……”

小王八蛋,越来越会说话了!

李世民一个激灵,暗道自己绝不能做晚年昏庸的明君!

他一世英明,可不能因为晚年败坏了!

李隆基自信地说:“真正的明君,比如我,就绝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昏庸!”

唉,也不知道自己在后世的名声怎么样,想必也是堪比太宗皇帝的一代圣主吧?

再大胆点,说不定比太宗皇帝更厉害呢?

【赵禥也就是宋度宗,本人智力低于正常水平,他登基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往昏君方向发展,大权由贾似道把持,在朝中大肆安插党羽,排斥异己,对度宗封锁有关前线的消息。蒙古人都包围樊城和襄阳三年,度宗才知道有这回事。等到度宗问贾似道怎么回事,贾似道仍旧声称这是谣言,并且杀掉了说出此事的宫女,南宋未来一片昏暗。】/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咸淳七年,忽必烈称帝,国号为元。咸淳九年,蒙古军攻破樊城,襄阳守将弹尽粮绝,出城投降。次年,宋度宗驾崩,结束了他这荒唐而又可笑的一声,他的嫡长子恭帝即位,此时的元军已经发起总攻,南宋朝廷宣告瘫痪,贾似道带着朝野上下的期望出兵丁家洲,宋军大败,元军逼近临安城,宋恭帝被俘。】

赵匡胤心口一痛:“又一个皇帝被俘了!”

算上徽钦二帝,他们赵家已经有三个被敌人俘虏的皇帝了!

哪家王朝能像他们赵家一样天赋异禀?!

不过他对恭帝倒是没有对徽钦二帝的厌恶,毕竟他爹造作这些年,居然恰好在这个时候驾崩,留下儿子继承已经烂成一滩泥的南宋朝廷。

他似乎也没办法怪罪恭帝,只能怪罪他那没本事的爹和奸臣贾似道了。

神宗两眼无神:“大宋这就亡了吧?亡了好啊,亡了也就没有烦心事了。”

赵家带给这天下的麻烦已经够多了,快点结束吧,这样所有人都会解脱了……等等,大概还是解脱不了。

天幕讲明朝的时候,已经说过元朝是个什么样的朝代了,天下人所要承受的苦难还很多呢。

哲宗轻声道:“章相公,你说如何才能救回大宋呢?”

章惇无言以对。

如果说他年少乃至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为了自己能读圣贤书而自豪,为自己能够站在朝堂上指点风云而欣喜,那么当他亲眼看过大宋的历史,心里的那点骄傲便已荡然无存。

在现实的重击下,他那点读书人的傲骨一无是处。

不能治国齐家平天下,那么他读圣贤书又有什么用?!站在朝堂上沽名钓誉吗?!

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赵家皇帝还敢任用贾似道出征?他可是凭借谎言才有了现在的地位,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对他所谓的功绩起疑?”

刘彻嗤笑:“我倒想知道,赵家皇帝还能往哪里逃?”

三个皇帝都被外敌俘虏,那这王朝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吗?

朱棣说道:“恭帝被俘,可南宋的历史还没有结束呢。”

南宋真正从历史上谢幕的时候,远比靖康之耻要体面,起码他们没有选择向蒙古人摇尾乞怜,但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结局会很惨烈。

不屈服,那就唯有以身殉国一条道路。

【都城临安陷落,皇帝被俘,靖康旧事似乎又一次上演,而这一次的赵宋皇室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局势如此,南宋的灭亡已经是时间问题。不过事实证明,一个王朝的皇帝或许昏庸无能,胆小如鼠,朝堂上也有欺世盗名、毫无廉耻之辈,但还是会有许多人仍然拥有作为人最基本的尊严和气节,为这个其实没有带给大多数人安稳的王朝流尽最后一滴血。】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