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光电化学实验室内。
由于时差的原因,那边还在下午,即将准备下班的时刻。
谢尔曼教授正在实验室内,指导学生们实验。
“转子的速度要调到350,才能让引物充分反应。”
“你这冰水浴反应是不行的,温度不够,要用油浴的,还有在瓶口处抹上凡士林密封,反应开始后再与氧气接触后,接下来的实验就不用做了。”
“唉呀,跟你说过了多少遍了,这个光电反应要通气管平衡气压的,你是想把我们整个实验室的人都给炸了吗?”
.......
能够进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学生都不是普通人
但是谢尔曼教授一向要求比较严格,一点点瑕疵都能够引起他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
这么多年在操作上能让他满意的学生不多,邹老师算是其中之一。
但是因为邹老师天赋不高,在课题研究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因此并没有能够在谢尔曼教授的课题组继续学习下去。
而是回国后在老家临江市找了一所二本院校当起了大学老师,水起了日子。
国外的博士也并不像国内的博士一样宽进严出。
如果能力不够的话,导师甚至会提前让你毕业。
因为导师在聘用博士的话,是要像正常企业那样发工资的,而且价钱一般还不低。
但是这样一来对于学生来说就很不友好了。
因为本来应该在课题项目中得到的锻炼,却并没有得到。
那些经验,技术,能力啊,才是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赖以生存的根本。
这些东西的价值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可以说邹老师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走的不那么尽如人意。
谢尔曼教授眼见搭建的实验正在平稳运行,学生们也没再犯什么低级的错误了,径直返回了隔壁的办公室里。
作为催化剂领域方面的大牛,尤其是光电催化领域方面独树一帜。
谢尔曼教授开始了像往常一样在各大期刊的官网,搜索起关于光电催化领域方面的最新论文。
看到没有和他最近研究的Co3O4空心纳米颗粒催化CO2相关的论文,谢尔曼教授重重地舒了口气。
科研领域方面的研究就像是军备竞赛一样,分秒必争,你争我赶。
因为胜利的果实就会属于第1名。
第2名不仅没有博得名声,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1876年2月14日,贝尔为他发明的电话机申请了专利,而同样的发明了电话的格雷由于申请专利的时间比贝尔稍微晚了2个小时左右,最终无缘电话机的专利。
历史课本上也只会记录贝尔这个胜利者的名字,至于格雷很遗憾,只有在名人的奇闻轶事中才偶尔提及他的名字。
因此对于化学科研工作者来说,关注最新的科研动向几乎成为了本能的习惯。
而在如今环保主义盛行,碳中和,碳达标等各类行政指标的催生下。
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CO2)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以解决能源和环境危机,无疑是十分诱人的前景。
谢尔曼教授敏锐地察觉到含氧位Co3O4空心纳米颗粒在催化CO2方面的巨大潜力。
正当谢尔曼教授畅想着着趁着此机会,再次先发制人,超越一个身位领跑同行时,邮箱里叮的传来一声。
谢尔曼教授打开邮箱一看是邹老师发来的。
谢尔曼教授对于邹老师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毕竟作为用的比较顺手的工具人之一。
就是脑子有点跟不上他们课题组的节奏,常常在组会发表观点时,磕磕绊绊,束手束脚的。
但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觉这小子似乎有点开窍了。
尤其是前几天他主动找自己交流了一下关于在C14Cl10前驱体上的缩合相中精确合成C10和C14,感觉他的思路异常的清晰明了,和以前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谢尔曼教授都有些疑惑,难道说回到自己国家研究科研有什么特殊的加成不成,总不能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吧。
正当谢尔曼教授胡思乱想打开邹老师那封邮件的时候。
映入眼帘的却是几个醒目的大字。
【含氧空位的Co3O4空心纳米颗粒(Vo-HCo3O4/OMNC)光还原催化低浓度CO2】
谢尔曼教授点击鼠标的手指悬停在空中足足有一分多钟。
这这这...
我实验正准备开始做呢,这就有人把论文都写好了???
这让谢尔曼教授那么些年都没有过什么波澜的内心,掀起了狂风暴雨。
他还准备在同行面前,狠狠的炫耀一下呢。
这还没开始,就结束啦?
不行,我得好好看看这里面有什么错误没,要是能找到它的错误,自己再加以改进,绝对能扭转劣势。
谢尔曼教授拿出了从业三十多年从未有过的狠厉的眼光,几乎是带着放大镜去寻找论文中的漏洞。
他越看越是心惊,论文的作者似乎早已意识到他攻击的手段一般,以一种诡异潜伏的姿势完美的规避了他的攻击。
看完论文后,谢尔曼教授手心上浸出的汗珠几乎快将鼠标垫湿透了。
谢尔曼教授坐在电脑前,胸口一阵的起伏,久久不能平静。/apk/
随后他又是不信邪似的,再看了一遍,将上面电化学的图表数据,反反复复,一一核查对比。
然后他就又坐了下来。
缓步走到隔壁的实验室,对着正在忙话的学生们说道:“不用搞了,你们下班回去吧。”
其中一个学生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啊,教授,难道是我们做的话不够好吗?”
“就是啊,谢尔曼教授,这些器材设备可是好不容易搭建好呢,怎么说不搞,就不搞了啊。”
......
看着学生们一个个殷切想要从他口中得到答案的眼神,谢尔曼教授感觉喉咙里像卡了口浓痰似的,怎么也说不出口。
最后他还是艰难地蠕动下干裂的嘴唇道:“因为已经有人提前把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研究出来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