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明,董承离开了皇宫。
熬了一夜的董承,回到家中却无论如何都睡不下。
到了晚上,仍无困意。
任凭小妾云英如何召唤,董承却只在院内来回踱步,假装欣赏月色。
三天三夜,董承始终不能合眼。
杀曹操难,难于登青天。
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外力。
于是,董承给河北的袁绍写了一封信。
大意是,我受天子血诏,请大将军袁绍发兵灭曹。
为了防止惹祸上身,董承便署了刘备的名字。
毕竟,刘备是当朝皇叔,威望更盛。
信送去河北后,再也没有收到回信。
犹如石沉大海。
但董承也没有闲着,秘密联络了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和昭信将军吴子兰等人。
但事实上,袁绍收到这封信以后,十分重视。
特意派人到许都,亲自将书信送到了刘备的府上。
正在家里编草鞋的刘备,看到这封书信以后,诚惶诚恐。
自己明明什么都没有做,为什么袁绍给自己写了封回信?
而且在信中,袁绍言之凿凿。
只要公孙瓒身死,立刻发兵南下灭曹。
刘备感觉后背凉飕飕的。
自己什么都没有做,更没有想过造曹操的反。
怎么突然就成了袁绍的同谋?
刘备反反复复思索自己到许都得每一个细节。
最后,他想起了一个人。
当朝国舅董承。
整个许都,他就有两个熟人。
一个是少府孔融,两人目前没有任何来往。
第二个就是国舅董承,曾深夜邀请自己到其府上促膝长谈。
依照孔融的性格,完全可以当面阴阳曹操,犯不着背后写信给袁绍。
那么,剩下的也就只有董承了。
刘备不得已,便带着回信到了国舅府见董承。
得知刘备登门拜访,董承热情相迎,拱手道:“皇叔既来,当与我共饮之!”/
“好啊!”刘备点头。
两人入后堂落座。
董承亲自给刘备倒酒。
可:刘备却推开了酒碗。
刘备道:“我与国舅素来并无仇怨,何故害我?”
董承脸色大变,目光望了望刘备的腰间。
他发现,刘备今日是佩剑而来。
“皇叔此话何意啊?”董承摇摇头。
“啪!”刘备将书信拍在桌上。
董承拿起书信,打开查看,随后道:“这书信,如何送到你手中的?”
刘备没说话,一双大眼睛瞪着董承。
“哎呦呦!”董承拍拍脑袋:“怪我,怪我,是我写信的时候署皇叔之名!”
“为何署我名?”刘备道。
董承说:
“我受天子血诏,诏天下忠义之士一同诛曹!”
“袁绍乃河北之主,皇叔亦出自河北!”
“以皇叔之名写信给袁绍,更得其信任!”
“事不得已,还请皇叔见谅!”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