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为什么不拿个金棕榈,是不喜欢吗?(1 / 1)

冯晓刚的影迷首先发起了进攻!“李夏凭什么啊?凭什么能击败冯晓刚?这不是黑幕还会是什么?”

“凭什么?就凭他两部电影加起来9亿多的票房!请问冯晓刚所有的电影票房加起来有9亿吗?”李夏的影迷也有理有据的进行着反驳!

“那是李夏运气好,赶上了好时代!再说以前一块钱的购买力和现在一块钱的购买力能一样吗?”

“运气好?那让冯晓刚也运气好一次不行吗?那咱们就看看他下一部电影票房能有多少呗?”

“呃,咱们先抛开电影票房不谈!就说电影的立意吧,《手机》不碾压李夏的《让子弹飞》?”

经典的抛开XX先不谈!

此人这话一出,论坛上很多看热闹的路人也看不下去,加入了讨论。

“喂,上面那哥们,你要说别的也就算了!你说《让子弹飞》的立意不如《手机》,哥们就看不下去了!我现在怀疑你都没看过《让子弹飞》。”

“对,真是笑话!《让子弹飞》的立意不如《手机》,你问问冯晓刚他敢这么说吗?”

“谁说我没看过?我当然看过啦。”冯晓刚的影迷十分嘴硬,虽然他确实没看过《让子弹飞》,但是不妨碍他批评评论!

“看过?那就是你没看懂!《手机》有啥立意?不就是中年男人出轨第二春吗?能比得上《让子弹飞》?《让子弹飞》在我心中就是神作之一!”

“+1!不管再过多少年,《让子弹飞》都是神作!”

眼看事态发展越来越不受自己控制,自己已经有被围攻的趋势,冯晓刚的影迷赶紧转移话题。

“就算《让子弹飞》的立意不错,但是出道仅仅一年多,第二部电影就获得百花最佳故事影片,这合理吗?”

《让子弹飞》这部电影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观点,但这部高质量的电影也有很多人说看不懂,今天我们来深度的解析一下电影中我认为印象最深,最有伏笔,步步为营的精彩剧情。

印象最深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黄四郎的管家胡万算计老六,当时老六吃了一碗凉粉,却被污蔑说吃了两碗只付了一碗的钱。

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出,下套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唱一和,让老六百口莫辩,可恨的是一群观众在旁边围观指责。在当时的场景下,被激怒的老六早就失去了判别是非的能力,所以他才会把自己的肚子给剖开以证清白。

其实当剖开之后老六知道自己上当了,他嘴里还嘟囔着:“你们看啊,真的只有一碗凉粉”。可惜围观的人都走了,连看一眼的人都没有。甚至还有人觉得为了一碗凉粉至于这样吗?当所有人走后,老六还端着碗哭喊,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呢?

说心里话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血淋淋的画面让人感觉不适应。当时觉得导演真是莫名其妙,为了一份凉粉就做出丢掉自己性命的蠢事,这也太能扯了吧,可能当初自己心里的想法和电影里围观群众的想法差不多吧。/apk/

后来社会阅历丰富了,回头再看这部电影,发现“老六”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还是很多的,写到“老六”心里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胡万回到黄家后,黄四郎问胡万,凉粉还是不是凉粉?其实黄四郎的意思就是胡万不该逼的那么急,应该缓一下,让老六肚子里的凉粉消化完,这就死无对证了。可胡万不是黄四郎,胡万也没有黄四郎的计谋和奸诈。这段戏可以说是整部电影高潮的开始,然后就开始了精彩的鸿门宴。

在这期间黄四郎在暗示知道县长就是张麻子,然后又说张麻子抢了他很多货还说县长如果真想赚钱的话可以去剿匪。这个时候汤师爷很纠结,因为黄四郎的信息暗示他张麻子其实很有钱,而这个时候张麻子又不能反驳,因为反驳了不就说明自己是麻匪了吗,黄四郎认为自己的反间计很成功,可师爷原本就是一个墙头草,黄四郎和张麻子之间他都想讨好。

剿匪(假张麻子)归来后,双方正式宣战,张麻子只能进攻,他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三天后黄四郎请的骑兵就到了,假县长身份被揭穿,张麻子就完了。第一天,张麻子把黄四郎的银子分给了百姓,与其说分给了百姓倒不如说是物归原主,因为这些银子都是黄四郎搜刮和剥削得来的。

张麻子把银子分给百姓,一是物归原主,二是收买民心,三是……可黄四郎没有那么好对付,黄家人在鹅城横行霸道了五代人,没有点手段不可能立足上百年。在黄四郎眼里,这些银子都是自己的,他认为穷苦的百姓不配拥有这白花花的银子。

白天满大街的银子无人敢拿,百姓们怕,怕黄四郎的报复,只有到了晚上没有黄四郎的监视百姓们才敢动手,果然第二天的早晨街道上空无一物。

大家不要认为百姓拿了银子会和张麻子在同一个战壕,如果让他们公然和黄四郎对抗,他们是万万不会答应的,换句话就是说张麻子的银子白给了,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