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到农家换蜂蜜(1 / 1)

回到山洞,父女俩晚上吃的就是在镇子里买的大列巴和火腿肠。

杨老汉嘴里吃着烤面包片和烤热的火腿肠说道:“你还别说把这两样东西放在火上烤烤再吃,还蛮香的!”

杨绣枝心想,如果再撒上一些烧烤调料那才叫好吃呢!现在真是想想都嘴馋。

于是赶忙岔开话题问道:“爹,您在这边应该认识一两个朋友吧?”

“唉!”杨老汉叹了一口气回道:“有,怎么可能没有,只是这么多年没见了也不知道他现在过的怎么样?本来这次过来是打算去他家看看的,现在带来的烟叶换了东西,我看还是算了吧!”

杨绣枝忙接话道:“爹,没有烟叶,我这里还有茶叶和烧刀子。”

杨老汉还是摇摇头回道:“你不是还要用东西换蜂蜜吗?送了礼,你拿什么东西来换?咱们来一趟不容易,都已经十几年没见了,我看还是算了。”

看杨绣枝还想劝自己,杨老汉又说道:“我听你铁山叔说,苏联这几年外表看着好像光鲜无比,那是指的莫斯科那样的大城市,其实这几年这边农民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

杨绣枝有些诧异,书上不是说这个时期是苏联的鼎盛时期吗?

集体农庄里的农民都是农业工人,他们参加集体劳动,农庄按人头分配生活物资。

书上说这段时间苏联的经济都快赶超老美了,人民的生活更是节节高。

杨老汉解释道:“还不是那个赫鲁晓夫推行什么玉米政策,还搞大规模开荒,农民的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

这个赫鲁晓夫的玉米运动,杨绣枝是知道的!

就是在没有科学论证和实验的前提下,赫鲁晓夫在苏联盲目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甚至在苏联气候严寒的北部地区也要求大量种植玉米,结果导致玉米不是被冻死,要不就是因为光照不足不结玉米穗。

结果导致苏联虽然拥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地,最后还是需要靠大量进口粮食维持国家的粮食供应。

想想就知道农民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何况现在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农民参加集体农庄的劳动,所有的生活物资都是实行统一分配,看似是很美好!/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早就听说过俄罗斯的冬天普通老百姓是吃不起蔬菜的,据说冬天蔬菜比肉都贵得多,但是酒是必须得喝的。

当然众所周知,俄罗斯人不分男女都喜欢喝酒是出了名的,大概是因为太冷的缘故吧!

为了不耽误一家人吃饭,父女俩决定速战速决,用两斤烧刀子和一斤茶叶跟这家人换了一桶他们家自己产的蜂蜜。

一家人把父女俩送出了院子,看父女俩走出老远这才回屋。

这热情劲儿,也难怪老一辈人说起苏联老大哥来总是满怀感念,甚至几代人都没有忘记过他们对咱的好!所以无时无刻都想着回报。

这处出来的感情和革命友情,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

杨绣枝怀里抱着蜂蜜桶,父女俩拐脚又去了一趟镇子里,打算再买些吃的东西。

在镇子里买了两个大列巴和几根火腿肠就把手里剩下的卢布全都花完了。

父女俩第三天算是彻底消停下来了,因为他们手里既没有东西跟人换,也没有卢布可以买。

于是父女两个人是哪里都没去,就窝在山洞里烤火、听收音机,养精蓄锐等着晚上跟大部队汇合后回国,结束这次到苏联的跨国之旅。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