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唯一知道的点,便是大明不该是这样。
他恭敬的作揖道:“父皇,儿臣知道父皇不喜士人,但治理天下缺不得士人,父皇如此对待士人,岂不让天下读书人寒心?”
“以此姿态又能选拔出多少人才?”
“若是选拔的官员,皆是一群蝇营狗苟,只为明哲保身的人,那我大明岂不是要败坏其中?”
“望父皇恕罪。”
“父皇之所为,儿臣不敢苟同。”
“父皇得国乃古今最正,理应以宽阔的胸襟,对待天下,岂能这般小家子气?父皇让儿臣博览群书,可书中的上古圣王、百姓称道的帝王,有哪一人是父皇这般行事的。”/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等到后世皇帝缺钱了,直接用纸印就行,咱可比元朝那些皇帝聪明,元朝还想着朝廷能收,但那一堆废纸,朝廷收上来有什么用?咱只准发,不准收。”
“咱大明就永远不会缺钱。”
“咱大明农业巩固,又无外患,还没有财政问题。”
“天下注定出不了什么岔子。”
“只要子孙不折腾,咱大明江山便能长存。”
“老大,咱知道你有志气,想着日后好好治理天下,给百姓以安定安宁,让天下臣民都能归心,咱支持你这么做。”
“但咱也有咱的想法。”
“咱打下这江山多不容易,死了多少弟兄,咱不能任由那些混账不安分的后世子孙,将咱大明给败光了,咱必须提前立好规矩。”
“咱已不求后世子孙多青出于蓝。”
“咱只希望他们能守好,咱留给他们的大好基业,让咱大明能长长久久的存在下去。”
“而这些士人就是动荡的根源。”
“他们知道的、了解的东西太多,也很容易不安分。”
“任其继续肆意妄为,早晚有一天,后世子孙会被蛊惑怂恿,犯错犯蠢,所以咱必须把士大夫的傲气给打下去。”
“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天下的主人。”
朱元璋话语铿锵,带着强烈的不容置疑。
这是大明的千秋万世之大计。
绝不容任何人影响。
朱标也不行。
只不过这次是借夏之白的事,将他原本想做的事,提前给做了,为的就是让天下人,都能看到士人的虚伪。
将士人踹下高台。
当士人身上那层所谓的优越感被抹去后,他们也就跟底层的农夫、商贾这些没有任何区别了。
也再难对抗皇权了。
“父皇----”朱标声音有些哽咽。
“够了,咱愿意把这些事说给你,是因为咱担心你到时太伤心,不是让你来劝咱的。”朱元璋满眼冷漠,带着几分不耐烦,道:“这大明是咱的天下,咱说了算!”
朱标脸色一白。
他怔怔的望着面色狰狞的朱元璋,嘴角微微启合着,却是不敢再开口了,他知道,父皇是真的动怒了。
再说。
只会引得父皇更怒。
而且他了解父皇的脾气,一旦认定一件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就算是母后,也不行,只是母后会在父皇平静时,给父皇澄清利弊,让父皇再去思考。
只是如今母后已不在。
天下已没能让父皇再三思的人了。
他并不够。
他之前便想着利用夏之白的‘试卷’,去劝一劝父皇,好让父皇做一些调整,只是就结果来看,失败了。
还让父皇加深了本来的看法。
认为士人是动乱之源。
必须打压。
这次张榜的事,便是父皇的有意‘报复’,也是对士大夫阶层的强力打压跟羞辱。
朱标轻叹一声,神色充满忧虑。
父皇太强势强横了。
但他又还有什么理由去劝呢?
夏之白逃走,黄子澄等人明显还会继续出仕,这无一不证明了父皇判断的正确性,或许唯一的转机,便是夏之白回来。
但回来又有什么用?
夏之白真能拿出那些神物中的一个?
只是白白送死罢了。
想到大明的现状,以及后续的模样,朱标只觉胸口隐隐作痛,整个人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他闭上眼,脸上露出一抹痛苦之色。
随后强忍着不适,朝朱元璋作揖,离开了奉天殿。
朱元璋摇摇头。
觉得朱标还是太仁慈了。
这个大明,是咱老朱家的,谁都动不得。
更不能让任何人,生出胁迫天子,逼其就范的念头,朱标能心软,但他不能,他必须铁石心肠到底。
拔掉一切可能的隐患。
有些事,他之前并没有给朱标说透,如今被夏之白这么一捅,他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
他是从贫农一路杀上来的。
他很肯定,朱家的子孙后代,没人能赶得上自己,他也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人,作为老朱家最大的靠山依靠,他必须尽可能的为老朱家谋划,至少大明基业能败坏的慢点。
他不觉得自己卑鄙。
成大事者,就是要不拘小节。
大明的这些百姓,受元贼压迫太久,过去很多人都朝不保夕。
吃了上顿没下顿。
是他朱元璋,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也是他朱元璋,让万民得以摆脱元贼压迫,过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太平生活。
他为天下做了够多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