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容(低眉细声):我、我叫安陵容,家父、家父是
夏冬春:难道你连自己父亲的官职也说不出口吗?
安陵容:家父松阳县丞安比槐
(低眉顾盼左右)
夏冬春:果然是穷乡僻里出来的小门小户,何苦把脸丢到宫里?
甄嬛欲上前被眉庄制止
秀女甲:你可知你得罪的是包衣左领家的小姐夏冬春?
夏冬春得意状
安陵容:陵容初来宫中,一时惶恐才失手将茶水洒在夏姐姐的身上,并非存心,还望姐姐原谅陵容无心之失。
夏冬春:即便让你面圣也不会被留用的,有什么可惶恐的?能让你进紫禁城,已经是你几辈子的福分了还敢痴心妄想?
安陵容:姐姐若是生气,妹妹赔姐姐一身衣裳就是了。
夏冬春(打量陵容上下):赔?你这身衣裳是新做的吧?针脚那么粗,定是赶出来的,用的还是早两年京城就不时兴的织花缎子
夏冬春(嘲笑):我这身衣裳啊,那可是苏绣!你是要拿你头上那两支素银子赔呀,还是要拿你手上那两只送人都没人要的鎏金镯子赔呀?
众秀女笑
安陵容:今日之事是陵容的错,还请姐姐息怒。
夏冬春:这件事要作罢也可,你即便跪下向我叩头请罪,我便大人大量,算了!
秀女甲欲上前,被秀女乙制止
秀女乙:姐姐,别去得罪了人,皇上怎么会选一个穷乡僻壤出来的女儿做妃嫔?夏氏倒有几分可能入选。
夏冬春:跪呀。
甄嬛:一件衣裳罢了,夏姐姐宽宏大量,不值得生气。
夏冬春:你是谁?
甄嬛:家父是大理寺少卿甄远道。
夏冬春:大理寺少卿,也不是什么高官
甄嬛:凡事不论官位高低,只论个理字。
夏冬春:你自负美貌,以为必然入选,便可以指使我吗?
甄嬛:不敢,我只是为姐姐着想罢了。今日满蒙汉三旗大选,姐姐这样怕会惊动了圣驾,若是龙颜因此震怒,又岂是你我可以担当的?即便圣驾未惊,若传到他人耳中,坏了姐姐贤良的名声,更丢了咱们汉军旗的脸面。如此得不偿失,还望姐姐三思。
夏冬春(无力辩驳):我会记着你的!
甄嬛:姐姐貌美动人,见过姐姐之人才会念念不忘呢。
夏冬春:哼!(转身离去)
甄嬛转向安陵容:没事吧?
安陵容:多谢姐姐出言相助。今日之恩,没齿难忘
甄嬛:举手之劳,莫要挂怀。
安陵容:那位夏姐姐不是什么友善之辈,姐姐为我惹了她,恐怕要招来烦恼。
甄嬛:是她烦恼,我没有。
沈眉庄:皇宫禁内,你也这样胆大包天?
安陵容:这位是?
甄嬛:这位是眉庄姐姐。
安陵容:眉庄姐姐好。
甄嬛摘一朵海棠花插安陵容头上
甄嬛:先敬罗衣后敬人,世风如此,到哪儿都一样,姐姐衣饰略素雅了些,那些人难免会轻视姐姐。
摘下耳环送给安陵容
这对耳环就当今日见面之礼。
安陵容:不不!
甄嬛:希望姐姐心想事成、一朝扬眉。
安陵容:劳姐姐破费,只是妹妹出身微寒,也许会辜负姐姐的美意
沈眉庄:从来英雄不问出身,妹妹美貌,又何必妄自菲薄。
此时满蒙两军旗已经选完,钮祜禄齐珍也如愿被留牌子了。
黄规全:传安陵容、易冰倩、江如琳、戴莹、刘莲子、戚思琴六人觐见!
又一排秀女被皇帝打发了
爱新觉罗·胤禛:都是俗物。
太后乌雅氏:不是每个人都像瑾淑妃一样,未必有十全十美的,皇帝要为皇嗣考虑。
皇帝不耐烦地甩动佛珠。夏冬春等秀女列队殿前
爱新觉罗·胤禛咂嘴,手指夏冬春:就她吧。
太监愣了一下,急念:包衣左领夏威千金夏冬春,年十八!
爱新觉罗·胤禛:这个名字倒有趣,留牌子。
夏冬春大喜,跪下行礼:多谢皇上,多谢皇上!
太监:夏冬春留牌子、赐香囊!
太后长长一声鼻息
沈眉庄、甄嬛等秀女列队殿前
太监:济州协领沈自山之女沈眉庄,年十七!
沈眉庄:臣女沈眉庄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万岁万福、太后祥康金安!
(太后皇帝眼前一亮)
太后乌雅氏:可曾读过什么书?
沈眉庄:臣女愚钝,看过女则与女训,略识得几个字。
爱新觉罗·胤禛:这两本书都是讲究女德的,不错。读过四书吗?/apk/
沈眉庄:臣女不曾读过。
皇帝略失望,叹气
太后乌雅氏:女儿家多以针线女工为主,你能识字就很好了
沈眉庄:多谢太后皇上赞赏。
太后乌雅氏:记下名字留用。
太监:沈眉庄留牌子、赐香囊!
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年十七!
(甄嬛正笑看眉庄,未做反应)
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年十七!
甄嬛:臣女甄嬛,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
爱新觉罗·胤禛:甄嬛一一哪个嬛字?
甄嬛: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
爱新觉罗·胤禛:是蔡伸的词?
甄嬛:是。
爱新觉罗·胤禛:诗书倒是很通,甄远道教女有方,只是不知你是否担得起这个名字,抬起头来。
甄嬛抬头低眉,太后皇帝讶异
皇帝注视甄嬛良久
太后乌雅氏:秀女姓甄,犯了皇帝名讳。
甄嬛:禀太后,当年臣女父亲为官,圣祖康熙看见父亲姓名,说姓甄好,听着像忠贞之士,以此作为勉励。
爱新觉罗·胤禛:先帝的意思朕明白,儿臣倒想起一件事:“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甄氏出美人,甄宓就是汉末的三大美人之一。
太后乌雅氏:走上前来。
甄嬛起身向前几步,有太监在甄嬛面前洒茶水,甄嬛一顿,继续前行
太后侍女竹息在甄嬛面前放猫,甄嬛淡定。
远在承乾宫里躺着的苏瑾琪用神识全程看着这场选秀
眼看甄嬛旁边的孙妙青打算尖叫,立马用神识把她安抚住,免得等会皇上让她再不许选秀,一位双十年华的女孩就此青灯古佛。
太后乌雅氏:还算端庄。
爱新觉罗·胤禛: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香减玉消。紫禁城的风水养人,必不会叫你玉减香消。
太监:甄嬛留牌子,赐香囊!
太监:苏州织造孙株合之妹孙妙青,年十六。
皇帝摆摆手。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