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 章 起义,上殿(1 / 1)

墘正148年,既击退妖魔之众,原属帝之文城守将严不还,乃合楼家军与志同会,同盟而起事焉。其剑指京师,欲诛暴君,以除民之害也。

檄文既出,四方响应。志同会为主,其中齐兆书等率众长驱,所过之处,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军之所过,有能者皆感其义,投身其中而效力焉。

军临京城之下,暴君震恐,急遣大将李威率精锐出城御之。

威素悍勇,然其军久处安逸,兵无战心。

起义军方激励士卒,奋勇向前,楼家军之勇,志同会之锐,一时俱发,鏖战竟日,大破官兵之军,威亦被擒。

既破城外之军,遂围京城,城中人闻志同会等之德义,多有内应者,未几,城破。

寅时熹微天,惯例宦官挥鸣鞭,三响声彻宣政殿。

银羽铮铮骤破空,兵甲围城,滕婢泣啜掩面逃,彼刻箭入血肉身,死伤概不论。

言官惶惶乱阵脚,颤把笏板抛,武将讥讽啸,提枪负剑阵前挑,安奈援军尽未至,跪地性命消。

帝惊,匆布诏,贼子乱朝,行宫暂西避。

然,顷瞬殿门破......

齐兆书束冠覆乌帽,腰佩玉带,着深绯圆领绣鹤袍,未废臣子礼,正衣冠敛衽下拜,叩天叩地叩君主,全与大雍的最后一场情分。

起身回眸愚忠尽,惟见“佞臣”,众臣惊愕,无人敢与他对视。

齐兆书身后的队伍浩浩荡荡,孟川柏等文属袍衣翻飞,簇拥着他,楼绾岑众将穿甲佩剑,护卫着他,身上还沾染着血迹,鱼贯而入的是红巾军的精锐,将殿上显贵全然包围。

穆翊钧紧紧盯着齐兆书,坐在龙椅上,不自觉攥紧扶手。

明月高悬之时,远望都觉惶恐,内心的不堪似乎都无所遁形。

所以有机可乘之时,自惭形秽者便都想踩上一脚,似乎这样就可以掩埋自己发烂发臭的内里,发了疯似的想通过这样的举动告诉旁人:瞧瞧,他原来也不过如此,不比我好到哪里去。

无耻之徒在阴暗的角落觊觎光亮,扭曲的怨恨着光从不眷顾自己,殊不知,只要离开阴暗的地方,处处是光。

齐兆书一朝落难,沾染尘泥,但明月注定高悬于苍穹之上,这些坎坷,只会成为他走向高位的阶梯。

晏晏君子瘦腕翻覆,大雍带来的霜雪只徒添他身骨昭昭。

穆翊钧从未正视人性,直到此时人性的光辉刺痛了他的眼......

齐兆书回首,看着故作镇定的穆翊钧,嘴角微勾:“臣,齐兆书,叩见天子——陛下,安否?"

他说着,指勾案几上的金樽,带着随意,步步向前,身体前倾靠近高台,气势逼人。

“乱臣贼子!”穆翊钧回过神来,字字泣血——他怎么好意思问他安好的?!

“那又如何?”齐兆书笑吟吟的,倒是显得恼怒的穆翊钧看起来格外滑稽。

当即有暮年老臣撞柱表忠,觉得上天不慈,要亡大雍,斥声阵阵,高喝什么“三尺神明降天谴!”,在众人冷眼下,血染勤政殿,亡目圆瞪未阖,场上噤声,落针可见......

能留到如今的,能是什么贤臣?横竖都是死,为大雍尽忠的名声却会好听不少罢了。

齐兆书并不在意,看向桌上堆叠的奏疏,在穆翊钧又惊又怒的目光下,任意的翻阅,大致看完后,嗤笑一声,带着明晃晃的嘲讽。

“寥寥几笔皆是权术,赤胆忠心只字不提,你这浑浊的朝容不下皓皓忠义,又何必再高坐台上?——这不忠不义的大雍朝,亡了方是天命所归!”

他字字铿锵有力,周边的红巾军精锐皆是心中火热,目光炙热的追随着殿中耀眼的人,当即兵刃挥动,发出金属的嗡鸣,齐声高喝。

“大雍倾覆,人心所向,天命所归!”

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如同波波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般场景,只震得心怀各异的朝臣无不胆寒。

穆翊钧惊的从位置上猛地直起身子,却怒而未敢语,但见齐兆书手中酒樽掉落,酒水沾湿了上面的奏折,眼睁睁看着他慢条斯理,笔沾朱砂,字迹晕染,格外醒目。

批醒字曰:尽诛——

写完,齐兆书没有停留,而是把里面的事情交予他人,转身要走。

“齐兆书!你凭什么?!”不论是从前光荣,还是期间落难,即便是现在,也不肯正眼瞧他,凭什么?!他凭什么遇见什么事情,都还能维持着高高在上的样子?!

齐兆书随意的态度,使得穆翊钧有些应激。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却是最冷的人性。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齐兆书的起点是穆翊钧穷尽一生也无法够到的终点,是他一辈子空想成为,却成为不了的人,便是身份带来的优越也无法抵消。

所以穆翊钧羡慕他,嫉妒他,几乎是恨他,甚至觉得沦落至此全都因他。

他陷入这些情绪,已经全然抛弃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齐兆书什么也没说,脚步一停,只是扭头投来一个怜悯的眼神,便离去了。

对方眼里倒映的自己是那么的可悲可怜,叫嚣着,却像是虚张声势,遮掩自己的没底......

穆翊钧顿时失去了声音,一脸恍惚,好像被抽去了所有力气,溃不成军,瘫倒在座椅上,无人敢扶。

殿门大开着,齐兆书往那里走去,只见日华升碧霄,曜光透云翳,自罅隙倾照。

走出大殿,登城,下方是京城红墙灼灼,霜絮厚蔽琉璃瓦,冰凌莹亮垂滴,岁聿云暮凌风起,萧萧吹寒意,素华飞飘未息,空掩这朝的荒淫颓靡......

来过人间一回,又佯作疏狂且图一醉。

最远不过天南海北,破碎与完美都殊途同归。

那些讽刺与诋毁,其实都不必理会,这无数的恩怨是非,都阻挡不了他的勃然向上。

与穆翊钧的恩怨,对齐兆书来说已经无足轻重,是非评判既然有了结果,他也不想再纠结过去。

他已经有更想追逐的东西了。

——————

墘正 148 年,刚刚击退妖魔的进攻,原本隶属皇帝的文城守将严不还,联合楼家军和志同会,结成同盟发动了起义。他们把矛头指向京城,想要诛杀暴君,为百姓除掉祸害。

檄文发布之后,各地纷纷响应。以志同会为主力,其中齐兆书等人率领部队长驱直入,所经过的地方,百姓用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盛着饭、用壶盛着浆来欢迎他们,军队所到之处,有才能的人都被他们的义举所感动,投身到起义军中为他们效力。

起义军来到京城城下,暴君大为震惊恐惧,急忙派遣大将李威率领精锐部队出城抵御。

李威向来勇猛,但是他的军队长久处于安逸的状态,士兵没有作战的心思。

起义军正在激励士兵奋勇向前的时候,楼家军的勇猛和志同会的锐气同时爆发出来,激战了一整天,把官兵的军队打得大败,李威也被擒获。

攻破城外的军队之后,接着就包围了京城,京城里的人听说了志同会等人的仁德和义举,有很多人在城中做内应,不久,京城就被攻破了。

在天刚蒙蒙亮的寅时,按照惯例由宦官挥动鸣鞭,三声响亮的鞭声在宣政殿回荡。

(此时)银色的羽箭突然密密麻麻地破空而来,士兵和铠甲包围了京城,宫女们哭泣着、抽噎着掩面逃窜,那一刻箭射进人的身体,死伤的人都顾不上了。

言官们惊慌失措乱了阵脚,颤抖着把笏[hù]板都扔掉了,武将们发出讥讽的呼啸,提着枪背着剑到阵前挑战,无奈援军一个都没有来,(最后)只能跪着丢掉了性命。

皇帝惊慌失措,匆忙发布诏书,说有贼子扰乱朝廷,(自己)暂时往西逃到行宫躲避。

然而,转眼间宫殿的大门就被攻破了。

(上面明月比拟用了一些读者宝宝的话,不过有些改动。)

(齐兆书这里的不纠结过去,是指不陷入不美好的回忆,不是说就放过穆翊钧了。)

云翳[yì]意思是云;阴影

罅[xià]隙,缝隙

鏖战[áo zhàn]激烈地战斗;竭力苦战。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