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秦良玉到了(1 / 2)

第105章秦良玉到了

南海子,旧衙门大堂上,朱由校正捧着一本《大学衍义补》读的津津有味。

在他的下方,则坐着一个昏昏欲睡的教书先生。

这位是詹事府少詹事钱象坤。

看的出来,神宗虽然对光宗这个太子不待见,但给太子留的预备班底却是很有水平。

詹事府少詹事钱象坤,左春坊左庶子孙承宗,右春坊右谕德周炳谟、魏广微,右中允李光元,右赞善李标。

这套领导班子,基本都是中立派人士。

可惜的是,光宗个沙雕,和朝臣走的太近,稀里糊涂的提拔了一堆东林回来。

而等到天启上位,这群人里,也就孙承宗是个熟人,其他的根本不熟,没提的起来。

如今的朱由校,属于是隔着锅台上炕,就没想着用这些没什么执政经验的人。/

而这经筵之事,虽然朱由校点了几人,但都派出去了,但经筵却是不能停,于是就让詹士府的人来讲了。

明朝的皇家储君教育之争问题,在嘉靖时期,到了巅峰。

为此,嘉靖搭进去了好几个儿子。

乃至于阴暗的讲,国本之争,未必不是万历用福王做靶,对自己这个皇长子的保护。

嘉靖十一年,嘉靖长子朱载基出生,从名字就能看出嘉靖对长子的期望。

然而,不到三月,长子夭折。

嘉靖十五年到嘉靖十六年,是嘉靖的生育高峰,连续生下五个儿子,但到嘉靖二十八年,只活下来三个。

此时,嘉靖将几个儿子都放在身边养着,亲自教导。

老二庄敬太子朱载壡,皇三子明穆宗朱载垕,皇四子景王朱载圳。

在这期间,儿子的连续夭折,让不识人间险恶的嘉靖怀疑人生,于是去问一个叫陶仲文的道士,得到的答案是:二龙不相见。

起初,对这个问题嘉靖还抱以怀疑,但嘉靖二十八年,朱载壑受册太子,然仅仅三日,二子朱载壑暴毙。

对于如此邪门的事情,嘉靖最终选择了妥协,采纳了道士的建议,将储君的教育问题交给了外廷。

自此,二龙不相见。

如今,朱由校虽然已经登基为帝,但到底是没有受到过正式教育,虽然私下里没少受到孙承宗的教育,但在外廷的眼里,就是个文盲。

或者说,没有受到传统儒家经典洗脑。

不过,朱由校明显对詹士府的送上来的教材不感兴趣,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朱熹批注的四书五经,哪是他这个皇帝该看的?

你咋不给老子讲朱元璋亲自批注的《道德经》呢。

他要看的书都是他自己定下的。

大明律、三经新义、大学衍义补,三本书。

对于放在自己眼前的三摞书,钱象坤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大明律这玩意儿,讲不来。

三经新义,王安石带头为变法编写的,没看过。

大学衍义补,这个是大明朝正德年间丘濬写成的,但这位爷段位太高,写出的书,别说是他了,当时能看懂的就没几个。

这也就造成了钱象坤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他讲不出来。

没办法,只能皇帝搁上面自己看自己的,他在下面打着瞌睡。

能咋办,总不能硬着头皮乱讲啊。

现在皇帝在群臣中已经留下了一个博览群书的形象,这要是乱讲,让皇帝给指出来,怕不是也得落得个和邹元标一样,被致仕了。

外面那些个大臣问的时候,就说给皇帝讲过了呗。

那些人难不成还敢让皇帝写听课笔记不成。

手中拿着个小笔,时不时在书上圈注一下。

明朝的能人真的不少,丘濬写的《大学衍义补》,全书一百六十卷﹐分《正朝廷》、《正百官》、《固邦本》、《制国用》、《明礼乐》、《秩祭祀》、《崇教化》、《备规制》、《慎刑宪》、《严武备》、《驭夷狄》、《成功化》十二章。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