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再教(下)(1 / 1)

“雷先生!雷先生!”

王伊送走了王三,结果转头回来一看,发现雷宏还在呆着,赶紧喊了两声,发现没动静,又摇晃了一二。

“啊,东主,可有什么事情?”雷宏反应了过来,正在擦额角的虚汗。

“三叔走了,咱们也得走了。正好我有点疑惑,方才三叔说了那堆,究竟几个意思?有点不懂。”

雷宏闻言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刚才那一席话,不仅仅是说给王伊听的,更是说给他听的。

王伊就是一个农人,哪怕之前在山上跟着王三学了几个月,但道理半文不白,他能听懂多少两说,更多还是让他有打底,在之后的日子里,他能通过经历,总结这些语句,得到经验教训。

这才是华夏人为什么一直要读经典的原因。

因为你想要的一切,古人基本都经历过,他们的人生体悟,教育经验,就是你未来某一个时刻的敲门砖。

庄子说过:“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你多大肚量就吃多大碗的饭,没有必要一直追求无尽的知识,不然岂不是要累死了?

王三方才的那通话,也是在告诉王伊,其实你学得还不够。

因为你现在的肚量,已经够大了,一县的守备,未来几万人要在你手下生活,你没点能耐,你能管得住这些人?

更重要的就是,王伊与同辈的王信、王僧比起来,他其实是弱鸡的那个。

王信现在独当一面,之前还给王三当了一段时间警卫总旗,相当于亲兵司令,整个大同军内最大的内务头头。

王僧接下来要东出山西,以一己之力去单挑整个山西境内的兵马。

先不说结果如何,光是王三做出的决定来看,现阶段的王僧,确实有这个能耐和成长的空间了。

山西方面有一队人单独去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信任了,而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反观王伊,他的性格王三是摸透的。

小农思维裹挟,行为举止上还是更喜欢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种人必须要好好引导,否则很难在管理一地上取得作为,有些时候甚至可能出现祸端。

比如,任人唯亲。

比如,眼界有限。

再比如,对于读书人的过分憧憬。

知识面不够,又长时间被社会舆论裹挟,他们天然对于读书人的导引,表达信任。

尤其是举人、进士之流。

雷宏之前能导引王伊,现在也可以。

但王三并不在意雷宏的导引,因为利益是雷宏这类宗族在侧的读书人,必须面对的因果与权衡。

倘若不是为了宗族未来的发展,雷宏绝对不会选择入曹营。

那么,王三就简单的点一句他。

王伊接下来要督管新兵营,那么未来大同军所有的新兵都要从这里操训离开的话,王伊将会有多大的人脉?

雷宏在这里,需不需要接触一下这些人脉。

大同军未来不管能不能成事,哪怕是被大明招安,这些人脉在手,他雷宏能获得多大的可能?

而王伊还没参透反应过来,那么他是不是可以趁机渔利?

只是想到这里,雷宏心绪何其澎湃。

以至于后续一句话都没说。

可是他能想到这一点,王三这个小嘴叭叭的家伙,岂能想不到这一点。

所以他冷汗就下来了。

这才多大的年岁?他哪里来的心思想这么多?

太可怕了吧!

但除了可怕,还有看到了一种可能性。

那就是自信与大气。

王三认为“大同”是天下苍生唯一的出路,所以他认为他一定会赢,哪怕大明再强,但在王三眼中,不过土鸡瓦狗。

要不是为了给所有人一颗定心丸,他只怕连黄龙山都不会打,趁着现在春旱,杀进陕北,掠地掠民,裹挟民众南下关中,事情也就定了。

越是想到这一点,雷宏就越激荡。

倘若是旁人这么嚣张,他只会嘲讽。/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王伊一愣,他怎么听出了雷宏这话里的嫉妒。

雷宏岂能不嫉妒?

他虽然是秀才,但宗族那边的支援始终给的少,毕竟与他同辈的雷姓亲眷不少,大家都读书,族内不可能偏颇太多。

所以他雷宏熬了好几轮,差点就放弃了,直到偶遇了冯从吾,一通交谈,才侥幸能入他的学院里读书,走了冯从吾的路子,勉强得了个秀才。

但冯从吾从来不会教导他官场的事情,不是因为他只是个秀才不够格,而是因为他的家族不够显赫,学了也没用,在冯从吾看来,他雷宏举人顶天了。

想要往上,难。

毕竟他天赋不够,家族不够,能混个秀才,还是他受了冯从吾的提携。

也就是王三说的,没有风口。

而现在呢?

王伊这样一个农人,还有王三这个“宗亲”提携,一张口就是处政方案,就是未来剖析,哪怕片面了点,但这些都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东西。

十分有耐心!

这还不算贵人?!

“三叔待咱好,咱也清楚,不过黄龙县未来任务那么重,咱也不晓得怎个解法,先生教我如何?”

王伊乐呵呵的应着,姿态放得低。

这一幕,雷宏微微挑眉,难怪王三爷信任王伊留驻此地,这种礼贤下士,贵族们肯定得做的庄重,但对于王伊来说,这只是他的求学方法。

可对于雷宏他们这些底层读书人来说,还是挺不错的。

难怪那么多读书人混不下去就跑去当土匪的军师。

谁不迷糊!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