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开山一说就是大半个钟头,这也是他首次向家人讲述过往的经历。
早些年间,朱开山和同乡一起外出闯荡,因缘际会加入了义和团,后来,因为他的个人武力,外加读过两年私塾,他在义和团内渐渐声名鹊起,当上了堂主。
彼时,国内的矛盾日益激烈,朝廷就像坐在了火药桶上,只待时机一到就会被引爆。
那一年,教团成员和当地民众发生了冲突,起初,这场冲突只是局限在了很小的范围之内,直到官府出兵镇压,这场冲突才全面扩大化。
随着官方的正式入场,越来越多的教团成员被席卷进了这场冲突,而朱开山也在此列。
就这样,朱开山稀里糊涂的被卷入可这场纷争,随后又稀里糊涂的带领兄弟们打败了官军。
至此,席卷北方大地的义和团运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每个时代都有弄潮儿,作为拉开义和团运动大幕的先驱者,朱开山无疑就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也正因为如此,清政府才会将朱开山定为死罪。
即便义和团运动失败了,朱开山仍旧不敢明目张胆的活在阳光下。
因为,他生怕哪一天,官府忽然带人找上门来,把他的家给抄了。
听到朱开山的讲述,李杰顿时唏嘘不已。
这经历,可真够传奇的。
不愧是‘闯关东’的核心人物!
“唉。”
说着说着,朱开山又是一叹。
“传文,这些人其实都是一群可怜人,心眼都不坏,能帮的话你就尽量帮一帮吧。”
凡是运动,都不乏明面上打着旗号,暗地里满足个人私欲的人,历史早就告诉我们,扛着红旗反红旗,是反动派的惯用套路。
最初闹运动的成员,全都严格遵守着教内的团规,但随着运动的扩大化,各路牛鬼蛇神纷纷加入其中,紧接着运动就变味了。
各种打砸抢烧等暴力运动,屡见不鲜。
虽然这些人大多都不是正规团员,但不论是老百姓,还是清政府,亦或者是洋人,都把这份罪孽归根到了义和团的头上。
面对外界的谩骂和指责,那些胸怀正义的团员们,比如朱开山,再比如朱春山等,那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默默承受那些委屈。
正因为了解朱春山,朱开山方才会说出上面那句话,他相信,朱春山带来的人不会是一群暴徒,而是真正的义士。
“嗯,我会的。”
通过朱开山这位亲历者的讲述,李杰对于义和团运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群人里既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等下层老百姓,也有部分官军,豪绅,乃至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由朱开山来开口,再合适不过。
再者说,如果大侄子那边有什么难处,有开山大哥这一道缓冲,也能给双方留出余地。
本来,朱春山心里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因为即便剔除了老弱病才,需要安置的人数仍旧有点多。
结果谁曾想,大侄子那边不仅同意了,而且还传信,来多少人就收多少人。
得知回信的当天夜里,朱春山一整宿都没能合眼,一方面是激动的,这一次来关东打头阵的任务,可谓是圆满完成,那些兄弟们,终于有了落脚之处。
另一方面,他心里又有些愧疚,保安队的待遇那么好,‘传文’一口气收下这么多人,对于大侄子而言,恐怕压力也不小。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