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侵夺民田?(2 / 2)

看到这里,李杰不由想起了太宗实录里记载的一件事。

淳化年间,谢涛权知华阳县,彼时,历经战争的洗礼,华阳县的百姓大多流离失所,田地庐舍尽毁。

当地豪强趁机大量兼并土地,看到这种景象,谢涛上言。

‘夺民世产,以资富人,复将召其怨词,岂朝廷之意也!’

看到这段记载时,李杰对谢涛的印象还不错,但,后来谢涛先是借太平惠民局一事,引出榷茶。

其后,谢涛又借机打了刘筠一枪。

纵观此人行径,丁谓在位时,逢迎丁谓,待到王钦若归京,又在丁谓和王钦若之间反复横跳。

不得不说,李杰很失望。

毕竟,史书中的谢涛,可是不畏权势的直臣。

但现在嘛,得在‘权势’二字上面打上双引号。

薛定谔的权势!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例子,可不少。

不过,李杰也没有全然相信郑戬的奏报,谁知道郑戬汇报的是不是事实?是不是另有深意?/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且,此事不得声张!”

听到这话,雷允恭心中一苦,如果没有限定条件,他甚至敢向官家表示,半个月即可。

但多了不得声张的前提,一个月,确实紧了一点。

不过,再难,也得办。

“臣遵旨!”

“去办吧。”

随后,李杰挥了挥手,示意雷允恭可以退下了。

“臣,告退!”

夜渐渐深了。

“官家,亥时末了。”

一旁新调来的小内侍,时刻盯着摆在内殿的漏刻,一看时间到了,连忙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听到这话,李杰抬头看了一眼漏刻。

原来,不知不觉已经晚上十一点了。

殿内灯火通明,以致于让他察觉不到天色的变化。

‘这漏刻,确实差点意思。’

李杰忽然觉得,有必要提前让机械座钟问世。

一来嘛,可以有一个报时的工具,二来,也可以用座钟,割一批富韭菜。

大宋的士绅,家底还是很厚的。

收割一批韭菜,补贴补贴国用,合情合理,而且这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想到这里,李杰暗自将这事记在了心里。

……

……

……

谢宅。

此时,谢涛还不知道被抄后路的事,他现在正奋笔疾书,准备参范仲淹一本。

巧了吗不是,参谢涛的郑戬,和范仲淹恰好是连襟。

虽然谢涛不知道郑戬偷家的事,但他参范仲淹,却是早有预谋的。

范仲淹奏议太学广开门路,不知得罪了多少人,谢涛也是其中的一员。

在谢涛看来,他参范仲淹,不仅可以刷一刷政绩,还能收获许多人的友谊。

至于风险?

他是御史,想喷谁就喷谁,有什么好怕的?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