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不在炕上坐着或者在炕上躺着的爷爷,身体不怎么活动,附加症自己寻了上来。爷爷的股骨头本就不好,现在坐着的时间长了,压的爷爷光跟奶奶说疼、说难受。奶奶就得上街上的药房里,给爷爷买止痛药,在偏瘫面前,大腿难受这个毛病,好像就不算什么毛病了。宋召华和两个姐姐也都知道父亲腿不舒服,每天不是在唉声叹气就是在疼的厉害的时候低沉的叫两句,但除了给他买止痛药之外,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爷爷病倒了,爸爸不仅要扛起来自己的家,还要把爷爷奶奶的生活也扛起来了。原来爷爷身体好,能够推着小车去大集上卖点水果,卖点蔬菜,挣的钱确实不多,但是已经足够两个老人吃喝了,况且刘二姐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让宋向文送二百元钱给奶奶,姑姑们大概也会给,宋向文就不清楚了。爷爷干不了活,果园里面爷爷种的水果和蔬菜却不会在乎爷爷的身体,它们依然在春天抽条开花,在夏天积蓄能量,秋天挂满了枝头。果园的空地上种的韭菜,也是一茬接着一茬生,甚至说比之前长得都好。爷爷卖不了,奶奶要在家伺候爷爷,就只能爸爸推着小车上集卖了。没办法,爸爸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儿子,农村养老不能说全部都由儿子负责,但是大部分的照顾起居还是要依靠儿子的,闺女嫁出门去,不能在爹娘跟前围着照顾,只能隔段时间回家来看看,爹娘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吃的怎么样,只有儿子知道,儿子操心最多。
但是爸爸有自己的工作,跟着大姨夫的建筑队下村庄盖房子,那几年,村里很多盖房子的,农村人的生活越过越好了,原来低矮的泥土房子慢慢地被淘汰了,那些小泥土房子建造的时候就房子小窗户小门也小。刘二姐说这是为了在冬天的时候留住热乎气,她们小的时候冬天没有烧草没有柴火更没有煤,烧炕取暖的时候要最大限度地保留住热乎气,就把小屋子近乎封闭起来。但是这样子虽然能够让人在冬天舒服一些,但是夏天小屋子里就不能住人了,刘二姐说原来她们会在院子里铺上凉席,在院子里面睡觉,凉席旁边烧点什么草,熏蚊子的。小房子淘汰了,取而代之的红砖房,宽敞大气,有儿子的家庭要盖,因为儿子要结婚的话,结在小小的土房子里面让人笑话。家里有老人的也盖,因为老人辛劳了一辈子,到了晚年儿女该让他们舒服一些。夫妻年轻的家庭要盖,因为他们的日子还长着,不能一直住在这样的环境。家里条件好一点的也要盖,为了自己住着舒服。宋召华就跟着大姨夫,可忙了,但是现在赶集还要用他,他就跟大姨夫商量了个对策,他只赶宋庄大集,五天一次,别的他就不去了。
于是,那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宋庄大集的时候,爸爸就跟爷爷一样,只不过爸爸是在家里吃的早饭,把爷爷收钱的黑色布包挂在小推车的把手上,放上两筐水果和蔬菜,慢悠悠的向东走到大集,在爷爷原本赶集的地方,地下铺上一层黑布或者是塑料薄膜,把水果和菜从筐里面拿出来一些,摆在薄膜上。就在那边坐着,等到中午或者东西卖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回家。隔壁的小贩问爸爸“恁爹呢?他怎么不来赶集了?”宋召华不好意思说,但是人家问起来,总得说一个过得去的理由,小贩不是本村的人,也不知道宋召华家的情况,只要说的合理就好,宋召华说“腿脚不好了,不想出门了,在家里做点木工。”
从此之后,那个爷爷收钱的黑色的布包就放在了自己家里,原来宋向文还要跑到爷爷家,从门后面的布包里面小心翼翼地拿几块钱,现在就省去了提心吊胆的环节。刘二姐和宋召华不在家的时候,宋向文就找到那个布包,布包就放在宋向文家最西边的屋子里,里面胡乱的放着一块的零钱,零星有十块的五块的,宋向文就拿着花。他不敢多拿,刘二姐管钱可谓是有如神助,脑子里面的账就像计算机一样,一分钱不带错的,什么时候花了多少钱,手里还应该剩多少钱,她都有数。原来宋向文曾经丢过五块钱,刘二姐说“你再不给我找回来那五块钱,我就把你打成五块钱。”宋向文害怕,他就不敢多拿,拿多了被刘二姐发现了,可就遭老罪了。他就敢一块一块的拿,最多的时候,拿了两块。那些五块的十块的,他想都不敢想,那些面值的钱在他眼里不是钱,是祸水,拿了一定是要倒霉的。不过说真的,那段时间宋向文过得挺滋润的,每天都有一块钱的零花钱能够买辣条或者买玩具。
爷爷生了病,爸爸跑前跑后,刘二姐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是并没有改变爷爷奶奶对于母亲刘二姐和爸爸宋召华的态度。最开始两代人的恩怨是从刘二姐和奶奶之间开始的,爸爸和爷爷并没有参与到两个女人的争吵之中,后来,两个人的吵闹变成了两个院子之间的不愉快。爷爷和奶奶是一伙的,因为奶奶把对刘二姐的怨气曾经撒到过姐姐宋婷身上,宋召华对奶奶的做法也甚是不满意,但是他并没有喜怒于形,他选择隐忍,选择沉默。当刘二姐在家里或者在姥姥家,当着宋召华的面说奶奶的不对的时候,宋召华一言不发,低着头闷声喝茶水嗑瓜子,宋召华话本来是不多的,但是跟母亲还是常常说说家长里短,两个人有分歧的地方也会展开辩论,往往伴随着刘二姐的不屑和宋召华的沉默,辩论结束。但是每当刘二姐说到奶奶这个话题的时候,宋召华就哑了火。嘴上不说,但是心里确是不喜,宋召华愿意尽一个当儿子的本分,给生养他的爹娘养老送终,但却不愿意在爹娘身上倾注太多情感。宋向文看得出,爷爷奶奶喜欢姑姑们多一点。宋向文的奶奶曾和人说“我没有儿子,我指望着闺女养老。”
现在到了该被孩子们养活的时候了,儿子做得不比闺女少一点,爷爷奶奶也并没有拒绝儿子的照顾。爷爷生病了之后,有许许多多的并发症,要吃很多种类的药片,打很多的针。爷爷屋子外面靠墙的位置,打针用过的针头和玻璃瓶子能够堆积到齐窗户高,里面还堆积着很多吃过的空药盒。宋向文经常去里面找针头玩,他们这些小男孩从小就爱玩。吃药打针的钱,都是宋召华拿的,奶奶没钱买药了,就会来宋召华家要,宋召华也会过去看看什么药不够了,他就去大药房里面买,一买买好几个礼拜的。
宋向文是并不知道的,他那个时候对于钱的概念只停留在能买东西,但是对赚钱的难易,却毫无概念。他知道只要学校里要收钱了,他就只需要跟妈妈说,妈妈就能从橱子里面变出来。母亲带着他上大集赶集的时候,钱就放在母亲的手套里面,每次都能变出来。一直到了一天晚上,刘二姐又在饭桌上数落宋召华,顺带着数落宋召华的爹娘,宋向文才第一次听说了钱在成年人眼中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是具象的。刘二姐曾经扬言要把宋向文打成五块钱的时候,宋向文在脑子里面想的是如果自己变成五块钱,该被打多少下,但是那天晚上宋向文却没有心思想这些奇怪的问题,他真的是第一次听到刘二姐描述的场面,他脑子是空空的。
刘二姐在餐桌上,吃了两口饭,筷子还没夹两下菜,就好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事情,嘴里面发出了一声“哎”,语调有些高昂,大概是要引起宋召华的注意,也大概是突然想到想要马上说出口。一声过后,刘二姐放下了筷子和馒头,头歪向宋召华,说“我快上你说说今天在恁爹干出点什么事儿吧。”宋召华吃了一口馒头,在嘴里嚼,略带疑问回答道“怎么了,又怎么了?”宋召华习惯了,刘二姐经常说这些话题,该是心被伤透了,该是说不出来的话心里面堵得慌委屈。刘二姐调整了一下坐姿,咽下去嘴里面的饭菜,开口了“今天中午的时候,你不是不在家?恁大姐回来了,骑着她的那个脚蹬三轮,我下班回来的时候就来了,车放在胡同那里。我寻思着,怎么的回来给恁爹恁娘做顿中午饭吃?我就没多想就来家做饭了,然后等我做熟饭,这不是文文在学校里不回来吃,我就寻思随便找个碗我自己吃行了,然后就在饭橱上,我就看着你给他买的药放在那上边没给他送过去。我寻思我快给他送过去吧,别他没有药吃身上这里疼那里痒的,我就拿着塑料袋子就过去了。去的时候恁爹娘跟恁姐姐看样是吃完饭了,恁姐姐反正是带要走了,穿上衣裳了都。我进去了她也没走,我就说这是给爹买的药,我听召华说是快没有了我寻思别耽误了,就送过来了。我也没进屋,我就站了厨房里,他那个屋我也不想进,我就从厨房里头往里看,怎么桌子上有药,还有二十块钱在恁爹手里。恁爹看样不大乐意了,我寻思我来来的,我就想赶紧走吧,别在他眼前了。我带走,恁姐姐也带走了,恁姐姐就跟恁爹说,爹我走了昂。你猜猜怎么着,一听着恁姐姐带走了,恁爹这下子可急了,又是叫又是喊,嘴里面嘟嘟嘟嘟嘟说些话,手里边摇着那二十块钱,就说你拿着你拿着,我寻思怎么了二十块钱还得拿着。恁爹又说了,我不用你给我买药,你拿着这二十块钱,你要是不拿着,我就把药扔了,我把它烧了,我就是死,我也不花闺女一分钱。我这一听,我真是服气了,我还能把个脸拉下来?我就什么话我也没说我就出门了。我真是服气,恁娘在外面守着人说,我不指望着儿子养老,我没有儿子,我指望着闺女养老。恁爹就在炕上就说这辈子不花闺女一分钱。这还是守着我说,你说我心里头膈应不膈应,恁爹那个动静是真大,被办法了,恁娘进去接过来那二十块钱,给恁姐姐,恁姐姐说拿着了拿着了,恁爹这才不说了。宋召华你快说说吧,你在恁爹恁娘眼里头算个什么,我这个当媳妇的,我在人家两口子眼里头算是个什么,安?”
刘二姐说得着急,越说情绪像是越激动,表情从一开始的略带苦笑到后来一脸严肃,声音一声高过一声,宋向文吓得可不敢吃饭了。大概,刘二姐想要让她的声音透过当年分家的时候隔着的那扇门,进入隔壁爷爷奶奶的耳朵里。宋召华就这么听着,听着刘二姐一直没停的说完,听着听着本来还算不错的兴致变得低沉,时不时的用筷子夹点菜,送进嘴里,闷声吃,没吧嗒嘴,不敢吧嗒嘴。这段话,在接下来的日子宋向文又听了好几遍,内容大差不差,但是声情并茂的语气和神色一遍遍的精进。后来在姥姥家出门的时候,宋向文还听到一遍。
刘二姐跟两个小姑子本就不对付,宋召华也不喜欢跟两个姐姐来往。有句话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虽然说爷爷有奶奶照顾着,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宋召华太多费心,宋召华操心的大多数在于爷爷的药和上门给爷爷打针的钱要准备足,一个月好几百块钱,都是宋召华拿的。但是时间长了,谁的心里面也会有不平衡,为什么同样都是孩子,而且对待两个闺女比对两个孩子还好,现在老父亲病了,两个闺女不怎么参与照顾呢?这样的心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萌芽,生长,逐渐在刘二姐和宋召华的心里占据一席之地。不过现在这种心思还因为宋向文的奶奶能够全天候的伺候爷爷而没有冲破牢笼,它就像一个火苗一样,在心里升起,而奶奶,就是中和掉那个火苗避免其过于壮大的水,若有天奶奶不能全天候伺候爷爷的时候,火苗会席卷心里面积蓄已久的情绪干柴,燃起熊熊大火,发作与形色。何时会来,何种方式,无从知晓。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