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不行就靠运气(1 / 1)

村里如马大瓜这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

毕竟这蜂蜜价贵,若是真的能家养成功那确实会是份不菲的收入。

沈清远和沈圆圆都理解大家这种观望的心态,所以也并没有在一开始就要求大家加入进来跟他们一起行动。

按照沈清远的计划,他准备先把土豆种下去之后,直接让他地里的长工去帮忙进山找蜂巢。

马大瓜几个得了沈清远的准信心里都有谱了不少,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跟着老沈家大干一场。

杨林那边的鱼苗也商量好了,等这边水稻插秧完三四天之后,就会把鱼苗给送过来。

土豆这东西,沈清柏也不是第一次种了,今年格外有经验的他带着二十名长工很快的完成了土豆块的种植和浇水。

虽说是第一次管理长工,之前一点经验都没有的沈清柏这次的表现十分出乎沈清远的意料。

不仅进退有度,经常在地里以身作则给大家示范怎样种土豆。

更能很好的把握跟长工间的距离,不会让大家觉得雇主很好说话,就糊弄了事。

沈清柏:我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跟大家聊天,并没有故作高冷的意思...

沈圆圆的向日葵需要等温度在高一些才能播种,所以趁着这个空档,沈清远就让大伙儿帮着他进山寻蜂巢。

“蜂巢长什么样大家应该也都知道,我就不多废话了。

只嘱咐一句,发现蜂巢了千万别自己动手,回村来告诉我,听我指挥大家一起行动。

丑话说在前头,

如果有因擅自行动受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的,我们沈家可概不负责!

若是集体行动中,有人被蜜蜂误伤,那咱家会提供治疗的药品和一定的经济补偿。”

沈圆圆也怕有人会在寻找蜂巢的过程中受伤,所以早早的就找邹大夫开了一些对蜜蜂蛰伤后适合外敷内服的药。

还在系统商城里面兑换了一些消毒止疼的药膏出来。

只是他们家自从上次给哥哥换了一份系统群聊名额之后,商城积分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只舍得换两管药膏出来。

毕竟商城里面凡是有点用的东西要价都还挺贵的。

就比如说这次的药膏,两管药膏就花了她300积分,以至于她们家账户余额只剩下个位数了。

人多力量大,特别是搜山这种行动,人海战术更是好用的不得了。

有了二十名长工和几家合作意向明显的村民的参与,小三十号人一起在山里搜存,不过半日的功夫就发现了一个蜂巢。

这要是让沈清远他们父女俩自己去找,恐怕在山里转悠个十天半个月的也找不到一个。

有第一个蜂巢被成功找到,很快就有了第二个。

不过三日功夫,猪头山以及附近的两座大山就被他们翻了个遍,一共找到了五个蜂巢。

第一批的二十个蜂箱,沈圆圆是交给沈大壮和沈力夫他们给做的。

每个蜂箱里面还搭配有六个松木制成的木框。

木框按照沈圆圆的要求每扇木框上面都按照一定间距绑上一段细小的竹条。

除此之外,沈圆圆还让沈大壮他们制作了几只巨大的木桶。

这些木桶是用来做诱蜂桶的。

诱蜂桶被喷洒过熟盐水后放到烈日下暴晒晾干,之后就可以准备往诱蜂桶里面涂蜂蜡和蜂蜜。

知道沈圆圆那边诱蜂桶和蜂箱都准备好了,沈清远就一大早带着全副武装的杨林和沈清阳上山割蜂巢。

因为是第一次操作,所以沈清远很是紧张,特意让沈圆圆从仓库里找了三套成人连体雨衣出来,让杨林和沈清阳穿到外衫里面。

沈清远点燃湿稻草,让浓烟将蜂巢里的蜜蜂熏走,然后才动手割蜂巢。

因为一共找到了五个蜂巢,所以他们每个蜂巢只需要割了一半下来。

毕竟还需要这半个蜂巢在这段日子里维持这些小蜜蜂正常的生活和生产。

将蜂巢里面的蜂蜜先取出来,然后是熬煮出蜂蜡。

最后一步就是把蜂蜡涂在诱蜂桶里,然后把这些诱蜂桶放到蜜蜂经常出没的地方静待小蜜蜂的到来。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剩下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

等待小蜜蜂的到来,和向日葵花田的花开。

当然,在等待的日子里,沈圆圆她们也没闲着。

沈清远在跟大哥二哥一起把家里的田地耕种完之后,就返回了河口县继续张罗奶茶铺子。

沈圆圆则是留在靠山屯研究她的果树种植。

“大伯,你不是说今天帮我把山上那两棵山楂树给挪回来么,你安排了谁去啊?

需不需要我让四妞跟着一起去一趟?”

沈清松一边弯腰往布鞋外面套草鞋一边回答沈圆圆:

“不用让四妞去,不就那两颗山楂树么,下晌你二伯和杨林就给你拖回来。”

“好咧,那我可在家等着了。”

沈圆圆想把猪头山上的两棵山楂树给移栽到自家后园子。

已经跟村里正徐铁蛋打过招呼了,这山上的野生果树一般是不许村民们随意挖回家的。

不过沈圆圆给村里公中的账上付了二两银子,得到了今夏可以在山上随便选十棵果树的允诺。

除了这两颗山楂树,她还相中了一颗野梨子树和两颗山樱桃。

先把山上这些野果树挪回自家地盘养活,然后看一下空间里的水果种子能不能种出来。

葡萄种子和草莓种子可以直接育苗种下去。

这俩大概率都是能活的。

葡萄本身就不娇气,而草莓呢,恰巧沈圆圆在现代的时候种过。

那时候是她看人家视频博主用湿纸巾给草莓种子育苗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自己也抠了一些草莓种子试着玩。

结果还真被她弄出小苗苗了。

只可惜,种到花盆里之后,不知道是水浇多了,还是花盆里的土肥力不够,总之是小苗苗很快就枯死了,并没有变成草莓盆栽。

这次她吸取经验教训了,她只负责育苗,等小苗苗一出来,她就把它们转交给专业选手---

她们家跟农作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乔桂花女士!

当然沈圆圆还是会提供相关的理论性技术支持。

她记得,草莓是喜湿润高温的,还有土质要疏松保水性强。

另外就是要把早起的花苞掐掉,这样后面再结出来的草莓才能又大又甜。

当然,这些都是她从视频和网络上了解到的,实际动手操作的经验是没有的,所以更多是要仰仗乔桂花女士对植物的生长状态的把控。

还有一部分,就需要靠运气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