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扯虎皮拉大旗(1 / 1)

香甜柔软外酥里嫩的蜂蜜麻花一出锅,沈圆圆就扇着小巴掌把吹凉的麻花给屋里的几人一人喂了一口。

沈奶奶看见沈清杏吃的香甜笑眯了眼,手下炸麻花的动作更利落了。

等到晚饭的时候,在厨房炸了一下午麻花的几人都有些吃不下去饭。

一个是被油烟熏的,还有就是吃麻花吃的有点腻住。

沈圆圆当晚就回房间在群聊里跟爹娘哥哥分享了自己今天取蜜的事。

沈正禄大帅哥:恭喜妹妹成功取蜜!我家圆丫就是聪慧能干,现在竟然蜜蜂都如此听你的话,不愧是神仙爷爷都偏爱的美少女。

“美少女”这个词还是沈正禄上次听沈圆圆自吹自擂的时候说过记下来的。

他觉得这个词娇俏可爱,用来形容自家妹妹十分贴切。

父亲大人:你可少造点吧,别才取了蜜回来还没等卖就被你自己给吃完了。

母亲大人:昨儿我还听李员外家的夫人说,想吃桂花蜜但是没处去买,你那蜂蜜给我留五十斤,过段日子我赶在秋元节时放到店里卖一波。

圆宝儿:知道了娘,我今儿才用了不到一斤的蜜,还有两百多斤放在地窖里存着呢,放心吧,到时候肯定少不了你卖的。

父亲大人:俺滴娘咧,这么快都要到秋元节了?那我这两天得赶紧回村儿一趟,咱家得地蛋子可以起了。

圆宝儿:娘,你要不要一起回来啊?到时候正好把蜂蜜一起带回去!

沈圆圆主要是想让夏芸娘回来把蜂蜜存到空间里。

这放在地窖里再怎么密封保存也没有放到她家空间里让她放心。

这么好的东西,可别因为储存不当在变质了,那到时候她可真是苦都没地方哭。

母亲大人:行,我明天就去店里安排一下,看看找个时间回去一趟。禄哥儿,你哪日动身出发去参加乡试?到时候让你爹和杨树陪你一起去。

沈正禄大帅哥:咱们县离府城不远,我准备八月初在动身。不用爹陪我一起去了,我和同窗一道即可。

父亲大人:那哪成,你科举考试是咱家的头等大事,你娘和你妹妹去不去的另说,你爹我是一定要陪着你一道过去的。

父亲大人:你爹我可是过来人,到时我还能给你传授一下应考经验不是。

沈正禄本想说考试的规矩和临场应对方案书院里的先生已经跟他们讲过很多次了,模拟考试也做过三回。

可终究没有说出口,只淡淡应了句:好的。

刚刚被母亲问及自己科考事宜的时候,心下划过的那丝淡淡的暖意告诉他自己,他是喜欢这种被家人关心照顾的感觉得。

既然喜欢,何必扭捏推拒,倒不如顺应本心大大方方的接受。

因为惦记着大儿子的科举考试,夏芸娘第二天就去了成衣铺子跟看店的掌柜周娘子说了自己要回趟乡下老家的事。

“夫人您放心去,店里这边有我跟伙计们看着出不了差错。

就是前儿县令夫人来定的那套赏荷的衣裳您看看能不能在走之前画好,这样绣娘也好有充足的时间赶制出来。”

“行,我走之前一定把画稿交给你。”

店里目前的模式就是这样,周娘子负责日常经营铺子,买进布料迎来送往这些。

夏芸娘则是负责成衣衣稿的设计,还有对绣娘成品的检查。

在做一些专项定制款的时候,免不了要与客人聊一些衣裙的着装场合和设计理念,一来二去的倒是让夏芸娘认识了不少河口县有头有脸的贵夫人。

上到县令夫人下到富商家的小姐,这河口县里凡是有些家资的人家现在都喜欢来找夏芸娘做高级定制。

虽说花的银子多,可她们这些人最不怕的就是花银子。

最怕的是,花了银子还没买到合适自身的衣裙,在重要场合和别人撞衫。

现在这个时代,在正经宴会上撞衫,那可就不止是谁丑谁尴尬了,那更是怕犯了哪位贵人的忌讳,到时候自家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凭借着自己数年来迎战各大厂商女装专柜的经验,夏芸娘对这些贵妇人的心理那是一抓一个准。

高奢定制,量身打造,举世无双,只此一件!

光这些噱头拿出来就足够那些有钱的夫人小姐杀红眼了。

更别说夏芸娘的审美一直很在线,融合现代审美元素,在加之完美的色彩搭配,夏芸娘出品的每一套衣裙都十分符合夫人小姐们的心意。

就比如说这次,她计划给县令夫人设计的裙子。

县令夫人皮肤白皙身量高挑,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富态,导致她穿上一些不适合她的衣裙时,显得整个人有些魁梧。

夏芸娘这次就打算给县令夫人设计一款高腰A字板型的百褶长裙,

配合着赏荷猪蹄,在裙摆上绣以锁蓝重莲团花锦玉暗纹。

为彰显县令夫人自身的气度,上杉则是深红绣花交绫衫配乘云绣小直领,端庄大气还修身显瘦。

再来一双金丝线绣攒珠牙靴,县令夫人的control全场的气场立马拉满。

果然,设计稿初定拿给县令夫人看之后,对方十分满意,直言只要绣娘将画稿上的衣裙复刻出来,就给她加倍的赏赐。

而对夏芸娘,县令夫人客气的并没有提赏赐的事,而是诚恳的邀请夏芸娘出席赏荷宴。

言明,会在宴会上将夏芸娘以她闺中挚友的身份介绍给众人。

“多谢夫人的好意,按理说芸娘绝无推拒的理由。

只可惜,家中犬子下月要去府城参加乡试,我这为娘的实在放心不下,欲与犬子一道赶往府城陪考,还望夫人见谅。”

县令夫人也是生养过两子一女的人,自然是明白对一个母亲来说,孩子的事在小也是大事,更何况是科举这种影响一个读书人一辈子的大事。

“这倒是我疏忽了,竟忘记你家还有一个读书的小郎君。

不过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小公子还未及志学之年吧?”

夏芸娘乍一听县令夫人这话还有些发懵,啥叫“未及志学之年”?

不过想也知道,这是在说她家儿子年岁小。

“是,犬子今年刚满14,这次去参加乡试也是想去试试手,先去体验一下乡试的氛围,

也好让这小子日后再去考试心里多些成算。”

县令夫人心下微动,不免有些感慨。

自己若是早些认识这沈夫人就好了,说不得她们家那小儿子也不会被他祖母管教成现如今这般胆小怯懦。

“这倒是个锻炼孩子的好办法,成与不成的,再不济也能锻炼一下孩子们的胆识。

沈夫人在教导子女上,倒是十分有办法,日后得空了多去我府上坐坐,

我还真是想多与你聊聊这子女经呢~”

面对知县夫人的邀请,夏芸娘自然是笑着应好,心里却是没想过要巴结上县令这面大旗。

竖给外人看的大旗,有俞家一家也就够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