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第555章 陇西辛氏的投名状!(1 / 2)

蜀汉 雨落未敢愁 1684 字 5个月前

刘禅看着辛秀吃瘪的模样,心中却没有多少快意。

因为他知道,要对付世家,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

也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完成的。

而是要经过流血的。

稍有不慎,便是王朝倾覆。

明朝皇帝易溶于水,说不定就变成汉朝皇帝易溶于水了。

至于如何解决世家,其实刘禅脑子里面,已经是有些想法了。

最常用的建立科举制度,提拔寒门。

寒门代表的是黎民百姓,世家往往是地主士绅加官宦阶层,和寒门是天然的对立阶层。

所以限制这些人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给人民利益和升迁渠道与世家对抗。

只可惜,现在世家的力量太大,而寒门普通百姓的力量太小。

即便是用了科举制,考上来的,还是世家的人,用科举制其实区别不大。

反而是会激起世家的逆反之心。

如今三国尚未一统,刘禅自然是不会彻底与世家闹翻。

他现在需要世家的支持,来一统天下。

除了科举制这个阳谋之外,其实还有一种方法。

那便是推恩令模式。

这是景帝武帝之时对付封王的,用来对付世家,也不是不可以。

推恩令本质上是改变了长子独大模式,将世家的利益从内部分散,一定程度的利益之争会造成他们内部矛盾强化。

汉朝颁布推恩令后,刘姓皇族到了后面都是一盘散沙,日渐衰微,譬如说刘备作为中山靖王之后,还不是混成了织席贩履?

不过

刘禅对这个世家推恩令能够成功,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推恩令的关键是“恩”,是利益。

推恩令涉及三方势力:诸侯、诸侯嫡长子、诸侯其余诸子。

诸侯最爱的儿子不一定是嫡长子,他也许会想着给爱子留下些土地财富,所以诸侯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可能赞同推恩令,也可能反对。

若没推恩令,嫡长子会完全继承诸侯的土地,因此嫡长子是推恩令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推恩令最大的反对者。

若推恩令施行,非嫡长子会继承一定的土地,哪怕很少,但零和一的区别他们还是能区分的。

所以非嫡长子是推恩令的铁定拥护者。

主父偃用诸侯、嫡长子的利益,拉拢诸侯庶子的支持。

嫡长子仅有一位,庶子却有很多。

因此武帝朝能够成功分化诸侯内部,达到削藩的目的。

但世家与封王是不一样的。

世家的权力来源于地方上的影响力加上朝廷中官职的高低。

世家拥有土地和财富,享有地方上的权力。

便是所谓的郡望。

例如弘农杨氏、琅邪王氏、陈郡谢氏等等,地名既是他们的祖籍地,也是势力范围。

世家会掌权,却不一定占据大权,有的世家人担任地方的官吏,有的则出将入相。

一个普通世家,也许会因为家族中有人骤登高位,从而成为顶级世家,东晋谢氏便是如此。

谢氏经历两代打拼(谢鲲、谢裒兄弟),在谢安掌权前不过是二流世家,直到谢安成为东晋宰相后,才成为“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谢。

不过谢安、谢玄死后,谢氏的权力也相应变弱很多。

东晋权臣桓温所在的庾氏也是如此。

桓温掌权前,他父亲桓彝不过是宣城内史,根本不入品级。

可桓温上台后,桓氏一跃成为左右天下局势的庞然大物。

皇帝用官位拉拢一个世家对付顶级世家,不过是换个世家掌权罢了,王、庾、桓、谢轮流掌权不正是说明此举不行吗?

庾亮是晋明帝的大舅哥,晋成帝、晋康帝的舅舅,是东晋外戚。

庾氏掌权便是东晋皇帝用来对付王氏的一个手段,结果不过是培养出另一个权臣罢了,对重振皇权完全无用。

至于分化世家内部,所谓推恩令效果想必也是不会好的。

桓温的权力堪比西汉霍光,甚至还要大一些,更是差一点取代东晋。

桓温死后,桓氏的权力没有交到长子桓熙手中,而是给了弟弟桓冲以及桓豁。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