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大人前来的消息,卑职哪里还能睡得着。”
“早就期盼着大人能够再次到访昌平国。”
郑源热情道。
“昌平国有郑家守着,我甚满意。”“据说昌平国为金象国南端的大胜军械所提供了大量的精铁,我代朝廷感谢郑家的付出。”
“郑家当为我大胜迁徙族人的表率。”
许元胜说道。
“郑家是大胜人,这一点从未改变。”
“大胜打下了昌平国,我郑家不过是代天戍守,前线有难,郑家全族以及所有大胜迁徙族人,责无旁贷。”
郑源当即表态道。
“好。”许元胜上前握着郑源这位老人的手,拍了拍。
郑源满脸激动和兴奋。
郑家族人们也都是脸露兴奋之色。
郑家能攀上许大人这艘大船,近乎是不亚于从龙之功,他们太知道许大人在大胜境内代表的权利有多大了。在车站前。
许元胜和郑源单独聊了大概半个时辰。
了解了昌平国的现状。
提点了几句,下达了几项命令。
让郑家放心推进。
“郑大人那就先这样。”
“我还要抓紧时间赶赴金象国南端。”
“昌平国方面你放手施为。”
“大胜朝廷是你们最强的后盾。”
“大胜百万将士们,是你们的底气。”
许元胜正色道。
“卑职恭送大人。”
“昌平国方面将会再次动员,挖掘更多的精铁送达金象国南端。”
“为大胜贺。”“预祝大胜凯旋。”
郑源恭敬道。
后方的郑家族人们再次行礼。
他们齐齐目送着许元胜进入车厢里。
火车再次启动,朝着南方驶去。
等到了天亮之后。
许元胜只是略微假寐了一会。
“大人,快到昌平国南端了,那边有一段山路,无法铺设铁轨。”
“我们会在昌平国南端港口,乘坐战船,绕路直接进入金象国南端我大胜的掌控区。”
侯坤低声道。
“好。”许元胜点了点头,起来之后洗了一把脸,吃了一些早饭。
等火车停下后。已经到了昌平国南端的一个港口处,靠近大海了。
沿海港口外停靠着一艘艘的战船。
这个时候从战船上走下来一人,正是海无涯。
“许总兵。”海无涯高兴道。
“海总兵。”许元胜拱了拱手。
“知道你要来。”
“我每日巡逻都经过昌平国南端海域,总算是把你盼来了。”
海无涯高兴道。
“听闻海总兵日日出海,绘制海图。”
“这边情况怎么样?”
许元胜笑着道。
“南洋海域覆盖面积宽阔,往南还有不少小国,虽不如南洋三国政权完善,但也已经有了各自的文化和体制。”
“我已经派兵一一知会过了。”
“只要这些小国老实听话,不暗中策应敌人,南洋海域这个口袋,定然给它扎紧了。”
“敌人妄想越过这片海域进入本土,此战定然让他们有来无回。”
海无涯说起正事,脸上顿时透出肃穆之色。
“南洋土地上。”
“金象国还有一战之力,不能小觑了。”
“避免腹背受敌。”
“为敌人所乘。”
许元胜说道。
“许总兵调来的八岐国军队十分好用,我已经派他们扫荡了几次,并开始构筑城防,部署了重炮。”
“另外金象国的港口已经尽皆归属于我大胜掌控。”
“他们出不了海。”
“想帮助敌人,也难。”
海无涯解释道。
过了没多久。
大量的物资已经搬运到了战船上。
“大人,军备已经上船。”
“我们随时可以启程。”
侯坤低声道。
“许总兵,请。”海无涯道。
许元胜点了点头,就和海无涯一起上了战船,洋洋洒洒的几十艘新型战船直接开拔,前往了金象国南端港口处。
两者相距不算太远。
只用了一个多时辰,就赶到了。港口处密密麻麻的大胜军民,多数是兵,少数民众是负责来建造港口和船坞,后期在军械所里负责生产军备的。
等许元胜乘坐的战船靠岸。
“见过许大人。”在场的将领们和臣民们齐声行礼。
“辛苦大家了。”许元胜挥了挥手,大步走上岸。
“见过大人。”陈昂快步的走过来。
“做的不错。”
“这个新年,你带领大家初步完善了金象国南端的港口,船坞和军械所建立。”
“你们的功劳,我都记下了。”
许元胜拍了拍陈昂的肩膀。
“都是为了家乡。”陈昂憨厚一笑,不管是为了朝廷,还是说为了万民,都有所空泛,多数人的努力和不怕牺牲,多数还是为了故乡。
许元胜点了点头。
很快黄雷等带着匠人,也和陈昂等人汇合,并第一时间聊了起来。
许元胜一一和在场的将领们聊了几句之后,就立即前往了金象国南端归属于大胜的一座城池内。
这个时候,才和海无涯等将领们谈及了正事。
“现在精铁暂时不缺。”
“只不过产能上还有所欠缺,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到。”
“几乎每日都在备战。”
“大家心弦时刻都紧绷着。”
“我也曾派人往西远距离的巡逻,始终没有见到敌人的影子。”“就是不知道等敌人来了,我们的产能上能下线多少艘战船。”
海无涯说道。
说白了就是,大家有些无心生产,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因为战船最快建设,也要至少七八日。
若是敌人来的够快,至多下线几十艘战船,近乎聊胜于无。
毕竟现在已经有了千艘战船,已经够用了。
此刻大家都看向许元胜,等待他下一步指示。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