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这样的皇帝,是我要报效一生的人!(2 / 2)

然后由内阁首辅唐孝仁亲自带着贾仁义,翰林院院长等文官清流领袖,阅改殿试的试卷。

最后选出十份,交给皇帝预览。

这十份便是这次科考的前十。

而具体名次,则交给陛下亲自定夺。

第一叫做状元!

第二叫做榜眼!

第三叫做探花!

前三统称为头甲,翰林院可以直接授官。

剩下的便称作二甲,二甲可以参与翰林院的贴试,通过也能加入翰林院。

如果没通过,也可以去做御史。

十名往后,便是三甲。

三甲就没那么幸运了,有关系的话或许可以留在京都。

不然就只能外派郡县,做一任知县了。

前三甲也统称为进士,拥有进士的身份,才有变成朝中大员的可能。

但是基本来说,只有头二甲才有可能坐到宰辅的位置上。

地方官员需得留任考核,待返回京都,年纪都已经不小了。

头甲与二甲一上来就是文官清流,比三甲升迁也快得多。

尤其是头甲可以加入翰林院,那可是与陛下亲近的职位。

若是能被陛下看重,那升迁速度更不用说了。

所以翰林院也被当成是储相之所。

就是说那里是储存将来宰辅的地方。

所有贡生都不敢怠慢,专注的写策论。

李天则无聊的打了个哈欠。

真无聊啊!

不过可以给国家选拔奸臣,朕忍了!

好不容易等到考试结束,唐孝仁匆匆带着试卷去审阅了。

贡生们被带去了等候的地方。

刘文卓被同乡围着,追问他所写的内容。

刘文卓也没藏私,笑盈盈的说了几段自己的内容。

众贡生赞叹练练。

刘文卓的贡试第一,名次不会跌到二甲外。

所以他最没有压力,写了篇无功无过的马屁文章。

刘文卓列举了李天治政以来的功绩,把李天和大臣都狠狠夸了一通。

例如众正盈朝啊!

功比尧舜啊!

反正就是一通马屁!

不过这小子的文笔的确华丽,即便是这种文章,也写的非常不错。

不管是用典还是用词,都恰到好处。

他的试卷很快在考官眼里脱颖而出。

虽然唐孝仁不喜欢此类马屁文学。

但这个刘文卓的文章的确写的不错。

他的试卷被划进了前十名之列。

而唐孝仁又翻出一份试卷。

“各位同僚,本官觉得,这篇文章也可以进入前十。”

唐孝仁所拿的,是吕为宾的试卷。

和刘文卓不同,吕为宾走的依然是贡试的路数。

他把李天登基以来的事迹列举了一番。

然后开始批判朝廷的失败!

比如吕为宾觉得,河运之乱是因为淮河豪强遍地,没有地的百姓只能加入漕运。

这才有了所谓的百万漕工。

这些地区的百姓,原就是朝廷不稳定的存在。

但这种不稳定,不是漕工引起的。

而是因为不抑制淮河的土地兼并,没有打压豪强。

吕为宾的整篇策论,全在痛骂陛下昏聩与内阁无能。

唐孝仁拿出这份试卷,别的考官纷纷一怔。

这策论里骂的第二狠的便是你唐孝仁唐大人啊!

既然唐大人你不在意,那就交给陛下定夺吧!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