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没结过婚(1 / 1)

再看姜辰,说话也吞吞吐吐的,搞得像是表白似的。

苏染正想着是不是自己自恋。

下一秒,姜辰忽然跟变戏法儿似的,从身后拿出一大束红色玫瑰花,递到苏染面前。

“苏染——”

苏染瞬间瞪大了眼睛,一下子站了起来。

“那……那个,姜辰,我想起家里还有事,这些珠宝什么的,就留下了,合同什么的等过两天再签,先走了。”

苏染的步伐有些慌乱,差点撞到路过的客人。

好在最后还是出了餐厅的门。

姜辰看着迅速消失在视线里的苏染,表情僵住,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

他有那么差劲嘛,小染怎么连表白的机会都不给?

第一次喜欢一个姑娘,难道就这么无疾而终了?

姜辰怎么想怎么觉得不甘心,拿出手机,在上面敲敲打打,发出一串文字。

可他不知道的是,苏染早已经离开了现代,回了七零年代。

蹬着自行车回南湾大队的路上,苏染心里倒是十分平静。

刚刚姜辰即将要表白的时候,她心里慌乱,无措,还有点尴尬,不知道以后怎么再面对姜辰。

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可却唯独没有心动。

苏染细细想了想,觉得应该与她的重生有关。

活了两辈子,她年龄加起来,都可以当姜辰的奶奶了。

一直以来,她只把姜辰当做小孩,或者朋友,再进一步的话,算是知己。

毕竟她和姜辰有个共同的爱好——赚钱。

苏染压根没往男女感情那方面想。

提起感情,她脑袋里反而出现江淮舟的身影。

面容清隽,下颌线清晰,鼻梁高挺,眼神深邃,只看一眼便让人沦陷。

最关键的是,他长得还高,一米八几的个子,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

有时候苏染都会感叹,一个人怎么能长这么好看。

可话又说回来了,现在的江淮舟年龄好像和姜辰一样大啊,她怎么就没把江淮舟当孩子呢?

甚至见到对方,偶尔还会有脸红心跳的感觉。

苏染歪着脑袋分析了一会儿,想起上一世自己卧病在床,老江同志,也就是江淮舟悉心照顾的场景。

那个时候,老江同志和她一样,头发花白,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每天总是提着个保温盒,给她带自己亲自熬的粥还有做的小菜。

刚开始苏染只知道对方是好意,毕竟两人年轻时算是认识,对方见她落魄,可能是想多照顾一点。

可时间长了,就发现不对劲了。

那时候的江淮舟,已经是京大的名誉教授,杰出的物理学家,更是家喻户晓的名人,经常出现在各种电视和报纸的学术报道中。

可为了照顾她,江淮舟推掉不少学术会议还有表彰大会。

事业不上心也就算了,连家庭也不顾。

苏染没有子女照顾,有时候做化疗,江淮舟陪她是经常四五天都不着家。

有一次,苏染忍不住了,问了老江同志一句:“每天按时来医院照顾我,家里那位不会吃醋吗?”

本来这是对方的隐私,苏染知道自己不应该问的。

可人家都帮她帮到这份儿上了,要是再不打听清楚,她岂不是成破坏别人家庭的老小三儿了?

江淮舟当时手里什么动作,脸上什么表情,又是怎么回答的。

苏染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

江淮舟正拿着勺子给她盛粥,听见她的问题,眼神暗了暗,手里的动作却没停。

沉默了好半晌,将粥端到她面前,才用温和的声音说道:“我没结过婚。”

在苏染惊诧的目光中,江淮舟又拿起水果刀,默默帮她削了个苹果。

后来两人什么话都没说,整间病房安静得落针可闻。

也是从那时开始,苏染明白江淮舟的心意。

但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没有问出口,也不敢问。

那就是年轻时候,她遵从父母定下的婚约时,江淮舟为什么不表明自己的心意,为什么不挽留一下。

可惜的是,前世的苏染不清楚江淮舟年轻时的经历,后来也没有勇气去问。

从江淮舟后来的只言片语中,苏染隐约猜出原因。

这个时候的江淮舟,大概率遇到某种阻碍或者困难,才使得他没有心思谈对象。

苏染胡思乱想一路,卡着点回到南湾大队。

豆腐坊招工考试二十分钟后就开始,吴向东一看见苏染,便把她带到大队的办公室,让她把题目抄写在从公社小学借来的黑板上。

中午在大队干部的齐心协力下,办公室里放进几张大桌子,变成一间小型考场。

等参加考试的几个社员和知青们齐了以后,吴向东站在最前面,清了清嗓子,严肃地说道:“同志们,这次考试关乎咱们大队豆腐坊的未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作弊,打小抄,交头接耳,都是被禁止的。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认认真真答题,成绩优秀的若是没有被录用,下次豆腐坊招工优先考虑。”

此话一出,众人面上纷纷露出喜色。

豆腐坊还会扩招?

那他们岂不是还有机会?

随着吴向东一声令下,大家都拿起纸币,开始刷刷刷写了起来。

考卷是苏染进到空间里在手机上搜到的。

说难也不难,考验考生们的情商和算数。

这次豆腐坊需要会计,后勤,接待员各一名。

会计和后勤每天跟数字打交道,要是不会算数,那可就要笑掉大牙了。

至于接待员,则更看重情商。

日后豆腐坊搞起来了,肯定会有不少单位来大队买豆腐香干。

接待员是门面,更是连接顾客和作坊的桥梁。

要是没情商,分分钟就把人赶跑了。

坏了作坊的名声事小,搞垮了豆腐坊,事儿就大了。

一个小时后,考生们陆续上交答卷。

苏染就坐在最前面,当场照着答案批卷。

当然,考情商的题目,她是和吴向东商量着给分的。

参加考试的几个社员,还有知青们都没有离开,交完卷子后,一直坐在位置上等结果。

批完卷子后,苏染把知青和社员的成绩分开排名。

知青里考第一名的是于敏,总分98,隋丽芳紧随其后,两人相差一分。

社员的成绩落差就比较大了。

第一名的成绩是90分,第二名直接低到了70分,比知青里垫底的成绩还要低。

可没办法,社员们只肯给知青们一个名额,多一个都不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