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关外,风吹得比心都凉。
但是此时此刻,王承柱的内心却是无比激动和火热的!这种感觉并非来源于喝酒之后的兴奋,而是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大量的榴弹炮出现在眼前!
这些强大而致命的武器让他心跳加速、热血沸腾!每一门榴弹炮都散发出令人敬畏的气息。
炮身上的洋码子,看着都让人舒服。
重型榴弹炮这种威力巨大、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一直以来都是直属部队才能拥有的装备,各个纵队手中最多也只能配备一个榴弹炮营而已。
而这些榴弹炮营中的主力部队,则牢牢地掌控在王承柱的手中,成为了他手中的一张王牌。
丁伟却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和智慧的将领,他敏锐地意识到了重型榴弹炮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并决心将其纳入自己的指挥体系之中。
凭借着这股强大的火力支持,丁伟能够更好地实施自己的战术计划,给敌人造成更大的打击和压力。
一直没有规范化,缺少合理的组织管理。
该成立炮兵部,统筹部队的所有炮兵人员。
形成集团火力,统一训练跟考核。
因为大量的德式火炮跟美式火炮,需要炮手重新熟悉,着重训练火炮的放列展开,以及迅速转移。
先把布置炮兵阵地,展开火炮队列练明白了,再去考虑精准的问题。
冒着大雪,炮手们在哈城附近操练起来。
早中晚的伙食供应拉满,中午有炖肉,早晚有罐头。
大米饭管饱。
舍得一身剐,敢把肥肉拉下马。
短暂的停火阶段到来,受鹰酱的调停,双方暂时停止了作战。
让部队有了休养生息的喘息功夫,该剿匪剿匪,该练兵的练兵。
按照最熟悉的路线,以农村包围城市。
以前怎么打鬼子,现在就怎么跟果酱对峙。
打退敌军后,张大彪第三纵队本身的伤亡微小不计,这种实力的差距,显然能感受出精锐部队跟普通部队完全是两个概念。
火力是一方面,士兵的作战素质是另一方面。
三虎是全方面人才,既有军事上的建树,在政工方面也很出色。
平衡各方势力的时候,也能拿得出思路。
像南方游击队出来的大黄,一向是不服这个,看不上那个。
可到了这边,果断的把第三师的指挥权交出来。
将目前的兵力拆分,划分四大块。
将满洲拆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小一些的势力范围,
东部涵盖冀辽方向,6.8万人;
西部是辽热一线,6万人;
南部是辽东,11万人;
北部是北满一线,6.4万人。
直接把兵力塞给他,既是信任,也是求助。
信任他丁伟能够当好家,稳住大后方,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求助则是想借着丁伟的手段,好好的训练整编这6.4万部队。
需要装备、训练、休整,整编出善战的部队。
不同于其他军区,满洲眼下30万人的部队,来自于多个地方。
隶属于不同人指挥,各自的脾气秉性难训。
根本没有所谓的精干兵力,必须拧出一股绳,才有可能跟敌军的主力碰一碰。
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加紧训练出一支强兵。
丁伟没拒绝,只提了一个要求,把孔捷的团再调过来。
老孔这家伙把家底全扔在了地方,只带了老班底跑到满洲来。
该说他憨厚听话,还是该说他傻呢。
以孔捷的能力,当一个纵队司令绰绰有余,毕竟来满洲之前就已经是纵队司令了。
这位老战友的性格,适合带更多的部队,治兵能力强,打仗稳重。
以前八路是小团作战,游击作战,鬼点子多占尽便宜。
正儿八经的师、军级作战,军纪要严明,执行力要强,歪点子鬼点子全都得收起来。
孔捷的性格,恰好在执行力、军纪上拉满了。
绝对适合作为大兵团的攻坚人选,配合良好的指挥,执行战术。
作战经验也丰富,也曾经是晋西北铁三角呢。
当时师长把孔捷调走,拉过去开辟新的战场,丁伟还心疼了好一阵,如今兜兜转转,又他娘的回来了。
摆在丁伟面前一个问题,第二纵队还编不编了。
当时第二纵队一直空缺着,后来是赵刚支队、第二支队想着合编为纵队。
同志们发展的都比较快,赵刚编成纵队,孔勇支队也编成纵队。
纵队人数不一,有的像张大彪纵队,一口气拉到了6万多人。
有的像孔勇、赵刚纵队,只有一万出头。
眼下拉过来6.4万人,丁伟得考虑好好调教一下。
第一纵队、第三纵队保证3万兵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基础上,两人怎么扩张是他们的事情。
保守一点,每个纵队4个师,保证在四五万人就够了。
第二纵队还让孔捷接管,将编入的6.4万人编成5个师,15个团,其中3.6万人编入孔捷麾下。
算上他带过来的嫡系部队,凑成4万余人。
第四王超纵队兵力部队,压在哈城驻防,改为哈城纵队。
第五王涛编为三个师,其麾下部队已然足够,这小子暴兵是一把好手,从地方拉了不少人。
兵力在4万出头。
剩下的三个师,其中一个师编入赵刚的纵队下,兵力达到2.5万余人。
一个师编入孔勇纵队麾下,满编兵力2.6万人。
手上三个纵队分别是3个师的编制,其中孔捷的纵队有4个师的骨架了。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缺人手的自己想办法补足人手。
缺武器装备的,想办法补足武器装备。
保证纵队满编满械,再想办法弄几门火炮,一切都齐全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