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青山零元购(1 / 1)

涞源县县衙,吴方显然没想到元盛会来,听到门房通传,他立马迎了出来。

“元盛弟,什么风将你给吹来了?”

门房看到吴方热情地姿态,对元盛的身份十分好奇,那可是县丞大人,怎么对那位衣着普通的棉袍少年如此客气?

果然不能以貌取人,每个上门的客人,他都要认真通传,说不定哪个衣着普通的就是大人物。

随后,吴方小声说:“寒门修仙传新一册的内容,实在引人入胜。”

元盛对吴方施揖礼,“吴兄,我今天来有正事,要面见县令大人。”

“正事?”吴方将元盛引进二堂,吴方想不明白元盛能有什么正事。

元盛点了点头,“对。”

县衙分为前衙和内宅。

前衙包括大堂和二堂。

大堂主要是县令大人审理案件、举行庆典的场所。

二堂是县令大人的辅助办公场所。

内宅位于二堂之后,是县令大人办公起居及家人居住之处。

此外还有六房,即吏、户、礼、兵、刑、工,也叫六科,不直属于县衙,由中央朝廷统一管理。

以及班房,是衙役碰头的地方。

元盛一进二堂,率先施揖礼,“见过县令大人。”

吴方说:“大人,今天元盛来是为了正事。”

文东昊点了点头,“元盛,有事直说便好。”

元盛为了正事而来,自然公事公办。

根据文东昊的观察,元盛是个懂分寸知进退的人,并不担心他提什么过分的要求。

元盛从布袋子里拿出元氏犁说:“县令大人,这是我们改进的元氏犁,犁地效果更优,您找人试一试。”

文东昊并非是不通农事的官员,他直接接过元氏犁,将元盛和吴方引进二堂后的内宅,“我亲自试试。”

文东昊找了块要种花的地,直接穿着官服犁起地来。

文东昊熟练地推动元氏犁,很快就把一小块花田,犁好了。

元盛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场面,撩起官服衣襟,熟练犁地的官员。

文东昊将元氏犁递给吴方说:“你要不要去试试?”

吴方也推着元氏犁犁起地来,他越犁眼睛越亮。

随后,文东昊问,“吴方,这元氏犁你用起来是什么感觉?”

吴方说:“下面这个自由转动的犁盘实在太妙了,有了它不管是调头还是转弯都更加灵活。而且整个犁由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更小更轻便,也更省力。”

文东昊补充道:“不错,你观察很细致,跟我感触一样。除了更好用,更省力外,由于元氏犁更小更轻便,造价会更低。”

文东昊和吴方显然已经意识到这元氏犁的价值,两人内心激动,对视一眼。

文东昊看元盛的目光更加欣赏。

文东昊第一次读寒门修仙传时,觉得这位话本作者十分有想象力,可以跳出传统小说框架,创造一个全新的,光怪陆离的世界。

随后,他见到了寒门修仙传的作者,是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这完全超乎他的想象,毕竟书中对人心的把握,他猜测作者阅历丰厚,熟知人心,让他一度以为作者是个老者。

他听到少年作出好诗《修仙词》时,更确定了少年的才华。

如今,少年又拿着可以改变大乾万民生活的元氏犁来了,文东昊心底有深深的震撼!

果然如他所料,这名叫元盛的少年,是可以改变乾坤的人!

文东昊更加坚定了与元盛交好的心思,只要在规则之内,他会全力帮助元盛!

吴方问道:“元盛弟,这元氏犁是你造的?”吴方叫元盛弟时,比平日更亲热两分。

元盛点了点头,“对,这是图纸,我几个兄长也参与了制造,所以将其命名元氏犁。”

吴方心中激动,“那……元盛弟,元氏犁造好后,可有将方法外传?”

如果外传,这份功劳也许就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了。

“没有,我觉得这元氏犁有些价值,便让家人保密,将元氏犁的图纸和成品拿来给县令大人。”

吴方脸上的笑容放大,“元盛弟,这元氏犁造福万民,功在千秋!你做得实在太好了!”

文东昊也非常激动,本来他政绩为优,距离升迁也只有一哆嗦,如今有了这元氏犁,升迁已成必然,说不定还能连升两级!

但文东昊面上不显,他重重拍了拍元盛肩膀,“元盛弟,正如吴方所说,这元氏犁造福万民,我要立即上报朝廷。你一心为圣上,一心为朝廷,我自然要为你请赏,你有什么想要的,尽管说。”

元盛看向吴方。

文东昊和吴方对视一眼,吴方直接将胳膊搭在了元盛的肩膀上,一边和元盛往旁边走,一边闲聊。

元盛问:“吴方兄,你说我要什么赏赐合适呢?”在公务上,吴方是文东好的左膀右臂,吴方自然知道文东昊的想法。

文东昊现在不是寒门修仙传的门徒,而是当朝七品官员,元盛没大没小的问文东昊,不合适。

吴方分析道:“元盛弟,我观你是有大志向的人,县令大人如果为你请封,也只能求个芝麻大的工部小官。不如求些物质赏赐合适。”

元盛点了点头,“比如呢?”

吴方捋了捋胡须,“银子自然没有田产好,只要是咱们涞源县无主的土地,你都可以要。县令为你请赏万两白银,我觉得不多,良田的话我估计一千五百亩,没什么问题。”

元盛在心里换算了一下,相当于一亩六两出头,良田是优质资产,文东昊为他上书朝廷,请求一千五百亩良田已经很够意思。

当然,肯定是一个即将升迁的,县令大人的人情更值钱,但元盛不能拒绝。

他拒绝的话,文东昊可能怀疑他有挟恩图报的打算。

大青山在账面上值两万多两,主要是因为面积够大,但增值空间和投资产出较低,所以一直没有卖出去。

元盛说:“吴兄,你知道我来自青山镇山后村,背靠大青山,我想问问,县令大人能不能为我请赏大青山?”

吴方显然没想到元盛会请求赏赐大青山。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