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天子三问,每问必有应(1 / 2)

刘焱的反问语气稍重,好似龙颜一怒。

他是想着,无论如何要挑选出来,一个敢死的使者,把霍去病和三万骑兵换回来。

从而一改颓势。

这声呵斥效果极好,一时之间,喧嚣声小了。

各个臣子回到自己在朝堂上的位置,重新排列整齐。

当然,没有一个人低下头。

众人依旧在抬头观望。

现在的情况,可不太好破局,不是一道圣旨,或者一个强人就可以解决的。

秦高忠站在百官前面,同样不为所动。

刘焱发言后,他那老谋深算的眸子中,却是闪过了一道精光。

有戏了!

别人会不懂刘焱这个昏君,他会不懂吗?

作为刘焱曾经的老师,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刘焱骨子里的胆小如鼠。

现在看似在呵斥投降。

其实,是刘焱已经心动了,在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

自己只要再说道说道。

刘焱就会出城投降。

秦高忠再次举起了手上的笏板,身形瘦弱而佝偻,瞧着笔直如松。

“陛下,老臣知你不想投降,折了汉国的威严。”

“可是,社稷为重,君为轻。”

“望陛下为了黎民百姓投降,为百姓取得一线生机,才会被人铭记。”

“以卵击石,只会让陛下徒增笑料。”

秦高忠的声音落入众人的耳朵,立刻吸引了不少余光。

汉国乃是三公九卿制度。

分别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掌控汉国的行政、军事和监察。

品秩万石。

九卿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大农令、少府。

品秩中二千石。

还有太仆丞、少府丞、长史、司隶校尉、司马、中郎将、郎将等等职位。

秦高忠作为丞相,是百官之首,三公之一,拥有自身派系和跟随者,妥妥的风向标。

朝堂能当官的,哪一个胸中没有玲珑心?

所以,秦高忠这么一番话出来,其他人离开醒悟过来。

刘焱需要台阶下。

需要更高的台阶,才肯投降。

说不定三次劝说,才勉强能让昏庸的汉王刘焱亲自出城投降。

太尉李章一步走出了队伍,站在了正中。

“陛下,将士们无一想要作战,无一可战者,敌众我寡,徒劳送了性命。”

“若要作战,恐怕需要陛下御驾亲征。”

李章的话,就是想要堵死刘焱的退路。

众所周知。

汉王刘焱曾经出去皇宫,曾被一个流氓吓得屁滚尿流。

宫廷里还传出,汉王最怕见血,曾眼见天葵,晕了过去。

你让汉王刘焱御驾亲征,估计都会吓得半死。

“哼!”

刘焱听见这话,一挥衣袖,冷哼一声。

这是在给自己上压力?

刘焱还是知道,太尉到底是一个什么职责。

“李太尉,你负责将士考核,如今告诉朕,无可战之兵,将士无兵甲、无粮草,无抚恤,不是你的失职?””

“如今战时,暂且放你一马,退下!”

刘焱呵斥李章。

此时,他再次想起了系统奖励,不由感到庆幸。

现在要啥没啥,才知晓奖励的重要性。

单单一匹能上战场的马,就万金难求,养马需要的资源,更是能养活十名步兵。

所以,一万骑兵可是比十万步兵,更加耗费资源。

重骑兵一身三重甲,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之后,两万骑兵分别从两个侧门骚扰。

在对方阵势发生变化后,再重骑兵冲锋。

如此下来,别说三十万大军了,五十万大军,亦可比斗一番。

这就是刘焱的自信。

李章被斥责后,有些挂不住面,看了一眼秦高忠,想要秦高忠为自己说话。

这时,秦高忠微不可察地看了一御史大夫郑卫国。

他坚信自己的判断。

刘焱就是单纯的嘴硬,说一句御驾亲征很难吗?

秦高忠一直以来的为官之道,自己吃肉,给别人汤喝。

御史大夫是自己人。

那总要给点机会!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