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年。
蔡琰终于从过去的回忆中,醒了过神来,突然发觉自己,竟然如此想着一名男子,蔡琰不由得脸色微红。
而袁熙、蔡邕正研习着书写,没有看到她羞人的神态,她略微松了口气,同时也有点,小小的失落。
在三天里,袁熙被蔡邕留在旧宅。
他们一起讨论,并完善新的楷体,并且交流了些,诗文创作的心得,以及一些孤本的交流,面对蔡琰。
袁熙只得把前世一些书本理论,搜肠刮肚般挤出来,经与蔡邕、蔡琰研究后,倒也进一步推敲完整。
蔡邕倒觉得与他,颇有忘年交的意味。
于是,袁绍趁机替儿子请求,拜入其门下,蔡邕想了想后,就半推半就地,收了袁熙为记名弟子。
而在与蔡邕、蔡琰相处这三日里。
蔡邕让袁熙领略到了,才学雅士的风范。
蔡琰那雅致的风韵,也让袁熙不禁暗叹。
“如此佳人,却有那么悲惨的命运,着实可惜了,要不要做点什么?可行。 ”袁熙心中暗暗发誓道。
想着手里掌握了,虽然为数不多,却是自己首支武装的兵马,他又有些豪气干云,来到这汉末乱世一着,不像自己仰慕的,唐太宗那样,与群雄逐鹿天下,指点江山什么的,建立一番盖世功业,那还是什么热血男儿。
曹操、刘备、董卓,都尽管来吧。
看谁的手段更黑,谁的手段更狠。 他想仰天长啸,有些中二地,心中喊道:江山、美人,舍我取谁!
袁熙看着那,温婉的蔡琰,他握了握拳,暗暗立誓道,“昭姬,我一定会改变,你的命运的,一定。 ”
。。。。。
因为,前程未卜,袁绍将家小,差人托付与至交——兖州刘岱,这算是莫逆之交了。
但袁熙坚决要求,随军前往河北。
到达渤海郡治所,浮阳后,袁绍带着郭图,去了趟邺城,拜访韩馥,期间,在袁绍的走动下。
结识了当地,一众士族名士。在郭图同乡,兼旧识荀谌的帮助下,韩馥许诺,供应袁绍军,一切粮饷。
这可是袁家的门生故吏,所以必须给袁绍面子。
面对袁绍在冀州的,肆无忌惮,这让地方长官的韩馥,很是为难,如鲠在喉,袁家在冀州的举动,已经隐隐有,客大欺主的趋势,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就像东晋末年的桓玄一样,虽然官爵不重,但是桓温的门生故吏,遍布荆州,所以桓家才是荆州的土大王。
同样的道理,袁家的门生故吏,遍布河北,所以这也是,袁绍选择了河北,作为基业的一个原因。
只要袁绍登高一呼,将会有一大批人,会为袁绍马首是瞻,这就是袁家的底蕴,也是袁绍强硬的底气。
有了韩馥的支持,回到渤海后。袁绍吩咐众将领,加紧操练兵马,购买和打造兵器铠甲等,军械物资。
期间,袁熙去了津门练兵。
韩馥害怕袁绍坐大,派来几个下属,监视袁绍军举动。袁绍虽有不满,但寄人篱下,倒也当做没看见。
期间,袁熙跟随袁绍,在冀州一带,走访一些名士豪杰,这时候,袁家和袁绍的名气声望,是很大的,诸多豪杰也纷纷归附,袁绍已经隐隐,有冀州老大之势。
。。。。。
其中,令袁熙在意的就有,逢纪和田丰,这两位大才。而田丰更是可比,太宗皇帝李世民之魏征。
田丰冀州巨鹿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
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
这一次,在袁绍卑辞厚币邀请下,出任了别驾。
袁熙知道,他是难得的顶级谋士,对他也是极尽谦卑恭敬,但田丰却总是淡漠地客套,不和袁熙过分交谈,压根不鸟他,让袁熙想不到的是,逢纪对他感官不错。
后来在夺嫡之争中,逢纪出力不可谓不大。
京都洛阳没有了,袁绍的制衡,董卓放飞了自我,为了安抚北边,他任命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
董卓自己领太尉,兼前将军,加赐代表皇帝权力的符节,以及作为仪仗的,斧钺和虎贲卫士,进封为侯。不久又担任为司空,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董卓性情残忍,控制朝政大权,提领司隶后,国库中的珍宝等,全由他掌握,威震天下,欲无止境。
他时常扬言,“我的相貌,是尊贵无上的!”
御史晋见董卓汇报,没有解下佩剑。
董卓立刻就让人,将其打死在殿上。
。。。。。
当时,洛阳城内的皇亲国戚很多,宅第相望,家家都堆满了金银财宝,董卓放纵部下的士兵,冲入他们的内宅,强夺财物,*掳略妇女,不回避皇亲国威。
致使人心惶恐,朝不保夕。董卓的各种暴行,以及他的肆无忌惮,这也已经积怨到,一个危险的边缘。
袁绍派密探进入洛阳,与王允等大臣,暗中联系。当得知董卓的,这些暴行后,袁绍又羞愤又恼火。
而袁熙趁机,建议父亲袁绍。诈称京师三公,发信给各州郡,陈述董卓的恶行,希望各地方,举兵讨伐董卓。
首义者,得声望,扛大旗,揽群豪。与此同时,收益和风险并存,进则问鼎天下,退则身死族灭。
因为有韩馥的监视,之前不能轻举妄动,着实让袁绍他窝火,不过现在的时机,貌似已经趋近成熟了。
所以,袁绍开了一次会议。
袁熙趁机进言,“我袁家四世三公,而父亲声望崇高,应当抢先首倡义兵,传发檄文,这样天下豪杰也将来归附,何愁大事不成,如果晚了,恐遭他人乘之。”
袁绍有些犹豫,随即他看向了,田丰、许攸、郭图等几位谋士,询问道,“我儿之见,诸位以为如何?”
“主公已有,一郡之地,然仍有不足,此时正应该像,二公子所说那样,首倡义兵,讨伐董卓,让汉室回归正统,如此大业可成。”田丰智珠在握般分析道。
许攸想了想后,也进言说道,“主公,董卓暴行,人神共愤,率先发难,可名利双收,不可人后也。”
袁绍沉吟道,“不知韩馥那,会如何反映。”
郭图对此,并不以为意,说道,“到时候,天下群雄响应,大势已成,韩馥也只能,倾尽全力支持。”
闻言,袁绍点了点头,拊手大笑道,“既然,大家都如此说,那就如此吧,起义兵,讨伐董贼!”
十八路诸侯讨董正式开局。
。。。。。
散会后,待到众人离开,袁绍留下了袁熙。
袁绍招了招手,“显奕,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袁熙上前施礼问道,“还请父亲大人明示。”
“你说的有理,为父要发布讨贼檄文。”
说罢,袁看向了袁熙,等待他的回答
袁熙谨慎答道,“陈主簿才思敏捷,定能胜任。”
袁绍摇了摇头,“显奕,这矫诏,由你来写。”
袁熙犹豫了一下,“我?父亲,这恐怕不妥吧。”
“我儿奇才,当由汝执笔天下。”袁绍认真说道。
袁熙也不再矫情,“孩儿,定不负袁家之望。”
。。。。。公子檄文,名动天下。。。。。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