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连陌生人都不如(1 / 1)

说完,他便转身,抬步要走。

赵书宁胸口上下起伏,朝着他的背影大喊,“今日我被传召入了宫,你不想知道我入宫做了什么,最后结果如何吗?”

楚翊安脚步停住,回头,满脸怀疑。

“你入了宫?”

赵书宁傲然挺胸,“没错,皇上亲自下口谕传召的我。”

楚翊安有些不信。

“皇后昏迷,危在旦夕,皇上召我入宫诊治。全太医院都无人治得好的病症,被我治好了。”

楚翊安眼底闪过诧异,一股惊喜后知后觉地泛上心头,看她的眼神也慢慢变了。

赵书宁将他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脸上傲然之色更甚。

“此次是李贵妃向皇上举荐的我,我立下了功劳,她便又为我请功,皇上已经准许我自由出入皇宫,为皇后和李贵妃诊脉。”

“李贵妃愿意给我这个机会,便说明她和六皇子并未放弃侯府。假以时日,我定能再替侯府挣回荣光。”

楚翊安看她的眼神充满了复杂,没想到,她能那么快就重新得到重用。

赵书宁伸手,轻轻地拉住他。

这一回,楚翊安没有甩开。

赵书宁望着他,眸中含着灼亮的光。

“翊安,你相信我,这一次,我定然不会让你失望。我会向世人证明,我半点都不比陆知苒差,你的选择没有错!”

楚翊安垂眸看着她的手,原本冷硬的心,终于一点点慢慢柔软下来。

到底拉不下脸说软话,便只是沉默着收起了浑身的刺。

赵书宁抬手,轻轻摸向他脸侧的伤处。

“疼不疼?”

楚翊安抿了抿唇,“小伤而已,他们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赵书宁既愧疚又恼恨,“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再怎样你也是侯府的公子,他们怎么敢?”

楚翊安眸底泛起冷光,“他们都是陆知苒的裙下臣,为了她,自是奋不顾身。”

卫所的士兵多数出身不高,这次收容所里收容的甚至还有他们的亲眷,陆知苒舍利取义,救万民于水火,他们满心感激,楚翊安这个陈世美,自然被群起攻之。

“我就知道是她,她这是要对你赶尽杀绝啊!”

楚翊安的怒火被挑起。

都说最毒妇人心,果然不假!

再怎样,他们也夫妻一场,可那女人,从一开始就算计侯府,半点不留情面,当真心如蛇蝎!

赵书宁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那抹若有若无的危机感慢慢抚平。

“她现在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得再凶也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再提她,到屋里让我看看你身上的伤。”

赵书宁亲自调配了伤药,给楚翊安卖力地揉了一通,他原本酸痛的地方很快缓解,心头也升起更多柔情。

如书宁这般的女子,方为真正的贤内助。

这晚,赵书宁没回青黛阁,留宿在了世安居。

很快,赵书宁再次得到重用的消息便传开了。

翠芙和丹烟又开始背地里蛐蛐,“怎么每次她的运气都这么好?”

“对啊,老天爷真是太不开眼了!”

陆知苒的反应很平淡。

她知道赵书宁不简单,不会那么轻易被打倒。

但凡有一丝机会,她都会不遗余力牢牢抓住。

若是没有机会,她也会不择手段地创造机会。

她这样的人,除非彻底把她摁死,不然,不说诰命还在身,她还只是被革职而已,总能蹦跶起来。

来日方长,且走着瞧。

赵书宁日日入宫给孙皇后诊脉,孙皇后的病情一天天好转。

只是底子太差,经过这一番折腾,她的身子更加虚弱,只能好生养着。

萧宝珠一直在坤宁宫守着,亲自侍奉汤药,尽心尽力。

李贵妃笑着夸她有孝心,孙皇后脸上神色淡淡的,萧宝珠也没有笑。

李贵妃自讨了个没趣,对赵书宁道:“本宫身子也有些不爽利,你来给本宫瞧瞧。”

赵书宁向孙皇后告退,低眉顺眼地跟着李贵妃走了。

李贵妃患的是妇人病,她这把年纪了,癸水非但没停,每次来时还会淋漓不尽,持续半月之久。

前段时日赵书宁给她调理了一番,这毛病好了大半,但腰腹却时而酸胀。

回到毓秀宫,李贵妃懒懒地半倚在小榻上,让赵书宁给她揉按腰腹,缓解酸痛。

赵书宁立马恭敬上前,动作轻柔地揉按起来。

她的手法不错,很快就按得李贵妃神情舒缓,惬意地合眼小憩。

那对母女可真有意思,连陌生人都不如。

不过这样也好。

萧宝珠跟萧晏辞关系亲厚,若萧宝珠在孙皇后面前得脸,哄得孙皇后支持了萧晏辞,他们可就多了一个强劲对手。

“赵氏,本宫两次提携你,你可不要辜负本宫的一片苦心。”

赵书宁立马恭敬回话,“臣女不敢忘贵妃的提携之恩,定竭尽所能,为贵妃效犬马之劳。”

“漂亮话谁都会说,本宫可不吃这一套。”

赵书宁的手微微一顿,“臣女有一事,正待回禀贵妃。”

李贵妃的眼睛依旧没有睁开,语气懒懒的。

“说。”

赵书宁缓声开口,“据臣女推测,平乐县主与瑾王来往颇深……”

李贵妃嗤笑一声,“这还需要你推测?你就拿这样的话来糊弄本宫?”

赵书宁听出她话里的不悦,连忙起身跪下。

“贵妃息怒,臣女绝不是糊弄您。您或许不知,他们二人的来往远比我们以为的要早得多。臣女派人调查过,当初瑾王是与太仓商行的商队一道回的京城,可见,瑾王早就知道陆知苒就是太仓商行的东家,甚至,太仓商行于西平立下的功劳多半也有瑾王的一份力!”

李贵妃猛地坐直了身子,“此话当真?”

这话只有前半段有实证,后半段是她与楚翊安推测出来的,但赵书宁却言辞笃定,说得跟真的一样。

“如此要紧的事,臣女岂敢信口胡说?您若是有所怀疑,大可派人去查一查,看看瑾王是否是与太仓商行的管事一同回的京。”

李贵妃眼底闪过一抹惊疑不定。

萧晏辞和太仓商行往来甚密,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到的事实。

只是她没想到,他们的往来竟然在那么早以前。

若太仓商行在西平立下的功劳当真有萧晏辞的一份,事情就有些超出掌控了。

这说明,太仓商行实际上就是萧晏辞的钱袋子,他根本不似大家所以为的那般,天生破财。

他牢牢捂着自己立下的功劳,绝不是因为高风亮节,做了好事不留名,而是时机未到,他要把这个筹码用在恰当的时候。

这段时间,他屡立功劳,在皇上面前颇为得脸,便是朝臣对他也大有改观。

若他再添一功,对晏清就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