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脱离部队(1 / 1)

林书勇有些激动,脸蛋红红的,“有了驴车,娘和张爷爷还有石头哥哥以后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太好了。”

“好孩子”,张伯满眼欣慰,叫来石头和他一起将推车和上面的包裹都抬到了驴车上。

宋婉清看向许万里,开口道:“许大哥,你把你家的背篓也放在车上吧,以后咱们两家共用这一辆驴车,等明一早,让顾嫂子和孩子们一起坐车,咱们几个人走路。”

“宋妹子,那我们就不和你客气了。”

许万里笑的爽朗,单手拎起背篓固定在了驴车上,“我和你嫂子手里还有点银子,等到了前面的州县,看看能不能买一头驴,这样咱们就都不用走路了。”

“好”,宋婉清点头,“到时候我来买粮,咱们一起吃。”

在看见她杀人的时候,许万里没有想着和她撇清关系。

而是冒着被赶出逃难队伍的风险,果断出手帮她杀了剩下的几个人。

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她都该回报这份信任。

更何况,许万里与顾盼儿主动与她拉近关系,她又有什么不接受的原因?

“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

看见许万里欲言又止的样子,宋婉清开口道:“许大哥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许万里面色凝重,坐在了石头上,“我是觉得咱们不该跟着大部队走了。”

他朝着难民们的方向努努嘴,“你瞧他们现在看咱们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眼中钉肉中刺,就连被你救下的那群妇人眼里都满是戒备。

路上咱们若是真出了点什么事,估计没有人会帮咱们,继续走下去除了人多能对流民起到点威慑作用,是没有任何好处了,说不定还会有人想法子对付咱们,倒不如就单独走了。”

宋婉清有些惊讶,没想到许万里的想法竟然与她不谋而合。

她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下来,转头看向张伯,道:“张伯,你可知道往北走,可还有其他路?”

张伯摆摆手,“路多的是,明天你们就跟着我走,我保准让咱们先他们一步到沧运县。”

“那就这么定了,天色不早了,大家都休息吧,我来守夜。”

“一会我换你”,许万里起身,抱着顾盼儿和月牙回到了休息的位置。

折腾了半宿,除了守夜的宋婉清,其他几人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但难民们却有一大半都睡不着了,他们一闭上眼睛,眼前就浮现出几个人牙子身死时的惨状。

险些被卖给人牙子的妇人们抱着女儿留着泪水,哭声不断。

被这些声音吵到,宋婉清后半夜也只是眯了一会,没有睡熟。

天放亮之后,她便和张伯一起收拾好了行李,一行人赶着驴车往大部队的反方向走去。

难民们见到他们识趣的走了,不少人暗自松了一口气。

这样两个心狠手辣的人在队伍里,迟早都是一个祸患。

一行人在张伯的带领下,穿过七弯八拧的小路,来到了另一条官道上。

“这条路以前走镖的经常走,路修的直,能省不少的脚程,就是路面不太平,咱们人少挑好的地方走就是。”

“这条路好,窄,两边的树能遮阳”,许万里大笑一声,牵着驴走在前头。

顾盼儿坐在车上,替几个孩子缝补着衣裳的破洞。

宋婉清与石头并排走在后面,时不时的出声指点他腿部的发力。

有了驴车,一行人的速度又提升了不少,第二日晌午就接近了沧运县。

沧运县门口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不少村民背着背篓,挑着扁担进进出出。

城门口一左一右各站着三名官兵,依次检查进城人的户籍,并且还要交进城费。

一个人一文钱。

宋婉清一行人躲在不远处的树后暗暗观察。

许万里发现了端倪,道:“宋妹子,我看这一家人进城出示一个户籍就行了,咱们可以给进城的人点好处,让他们带咱们进城。”

宋婉清一直没说话,半晌,才表情凝重的摇了摇头,“这城不能进,你们仔细看看城门口拴着的马脚下堆放的东西,可眼熟?”

听到这话,几人的视线都狐疑的看了过去。

张伯最先看出来,道:“那不是刘二路上一直背在身上的背篓吗?”

“不止刘二,下羊村还有其他人的行囊都在这”,石头补充。

为了便于分辨,每个村落都会在自己的行囊系上不同颜色的布条。

顾盼儿瞪大了眼睛,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难不成,那群土匪是沧运县的官兵?”

“这怎么可能”,张伯一脸不信,“官兵怎么会冒充土匪?说不定是县令让官兵去剿匪了,那些行囊堆放在城门口就是等难民认领呢。”

说完,他求证的看向宋婉清,“三丫她娘,你说呢?”

宋婉清正在绞尽脑汁的回想书中的剧情,只隐约记起书中女主没有进城,其他的是一概想不起来了。

不过,书中女主没有做的事,一定有她的道理。

“总之,咱们还是不要进去了。”

“那咱们怎么买粮食?”张伯有些焦急,猪肉还有,但米面是全都没了,“下一个州县有三百里路呢,少数也要走半个月,咱们得粮食挺不到那个时候了。”

宋婉清却早已有了主意,她朝着一个老年人努努嘴,“咱们不进城,不代表就买不到粮食,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来。”

说完,她从驴车上拿走一块野猪肉,朝着老人走去。

那老人背着一背篓粗米,应该是想要进城卖掉。

“老伯,你身上这些粮食能不能卖给我?”

那老人一瞧见她,立刻漏出警惕的神色,朝着旁边的林子里喊了一声。

从中立刻跑出来三个年轻力壮的男子,三人每个人身上都背着装粗米的背篓,其中一人一脸戒备的看着宋婉清,朝着老人道:“爷爷,出什么事情了。”

“你们别误会,我真的只是买米。”

宋婉清见状,连忙赶在老人前面开口,“我和我家人是下羊村的一路逃难过来的,朝廷下令不能进城,实在是没办法了,这才想到问老人家买米的。”

她说完,一脸诚挚的取出银钱,示意自己并非说谎。

老人眼中的戒备放下不少,“你也别怪我们,这附近最近经常有流民出没,看见人就抢。”

“你家人呢?”其中一名年轻男子出声问道。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