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主打一个已读乱回(1 / 1)

常奉府。

扶苏翻阅着纸质的《尚书》,看着上面工整无比的字迹,还有赵凌的批注。

他终于明白淳于越和一众博士为何会集体站在赵凌那方了。

纸质典籍的意义过于重大,如果赵凌真的可以批量生产,并且让天下人读书习字,以儒家学说教化那儒家典籍将传扬天下。

那儒家门生必定将赵凌尊为千古圣君,哪有理由反他来支持扶苏的道理?

只要赵凌完成他承诺的事情,哪怕大秦覆灭,对儒家而言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真是为往圣继绝学啊。

孔甲近些日子本来就在离咸阳比较近的河东郡施粥救济灾民,否则等伏生和叔孙通找到他,怕就已经是半月以后。

孔甲都已下定决心找机会反秦了,伏生和叔孙通找到他,当两人将纸质的《论语》和《尚书》给他看了之后,他连夜驱车奔赴咸阳,一刻不肯停歇,一天一夜,跑死了两匹好马,终于抵达咸阳。

始皇帝驾崩,二公子赵凌继位,淳于越将赵凌跟他说的那些话与孔甲一讲,孔甲连连喝彩。

“我早已让人筹粮,一路赈济灾民,这才在河东郡遇到伏生与叔孙通。”

孔甲看了一眼旁边的扶苏,也不避讳,冷哼了一声:“我原以为始皇帝还要并不会管灾民的死活,毕竟还有那么多的宫殿要修,那么多仗要打,不曾想二公子竟然继承始皇遗诏开仓放粮。”

孔甲可不信什么始皇遗诏,明眼人都看得出,赵凌是将自己的功绩让给嬴政,故而他说话也是阴阳怪气,在嘲讽始皇帝的暴行。

会信始皇遗诏的恐怕也只有那些白丁愚民罢了。

孔甲未曾见过赵凌,却对赵凌充满了好感,可以说是神之向往,否则也不会连夜奔赴咸阳。

扶苏面对孔甲的冷嘲热讽也仅仅是微微皱眉,却无力反驳。

孔甲年过半百,是为长者,他又是儒家领袖,是为师者,偏偏他也没有直接骂嬴政,让扶苏反驳都不知道从何反驳。

孔甲这边还在阴阳嬴政,赵凌已经到了常奉府。

“先生,陛下到常奉府了。”

孔甲听闻赵凌亲至,霎时慌了神。

“罪过!罪过!”孔甲起身连忙整理衣容,唏嘘不已,“孔甲身为臣子,到了咸阳还没有即可去见皇帝,却让皇帝来见臣子,实属不敬啊!”

淳于越他们在旁却是喜笑颜开:“想必是陛下知道师兄到了咸阳,故而前来看望。”

孔甲满脸笑容,又是感叹:“陛下礼贤下士,难得明君,诸位快随我迎接陛下。”

常奉府的博士们齐齐整理易容,出去迎接赵凌。

扶苏也慢慢起身,跟了出去。

只不过他显得随意得多。

赵凌刚进常奉府,孔甲就率领一众博士儒生迎接。

孔甲见赵凌英气逼人,气质非凡,心中暗暗称赞,躬身道:“儒家孔鲋拜见陛下。”

赵凌打量了孔甲一番,孔甲已是满头花白,但依旧神采奕奕,好像遇到了什么天大的喜事一般,弯下的腰也藏不住翘起的嘴角。

孔甲是孔子的八世孙,本名鲋甲,字子鱼,一般人都称其孔鲋。

史书记载,孔鲋博通经史,文采绝妙,善于论古今演变。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孔鲋选择隐居不仕,令其弟子叔孙通出仕秦朝。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孔鲋将家中收藏的《论语》《尚书》《孝经》等书籍藏于老宅墙壁中,后隐居嵩山,收弟子百余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孔鲋带领弟子加入反秦队伍,被陈胜任命为博士、太师。

他多次为陈胜出谋划策,但陈胜未能听从其建议,最终导致起义失败。

孔鲋在与章邯的战斗中战死。

赵凌继位之后,他便不用再藏儒家那些典籍了。

“先生不必多礼,且与朕进屋相谈。”赵凌来都来了,自然打算将孔鲋收入帐下。

这位儒家当世的领袖,他还是需要拉拢的。

赵凌见着扶苏,也是关切地问道:“扶苏,这几日在这里还习惯吗?”

扶苏亦行礼道:“扶苏拜见陛下。”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

儒家门生的繁文缛节就是多。

“行了,自家兄弟,不必如此多的繁文缛节,朕赐你见君不拜。”赵凌还是很欣赏扶苏的,这位大秦的长公子德才兼备,如果让他来推动大秦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做得很好。

扶苏眉头微皱,见君不拜?

“陛下,礼不可废。”

扶苏依旧很是执拗,他这几日也明白了,或许大秦在赵凌的统治之下会比他要好得多。

他是去过三川郡的,如果整个大秦都是三川郡那般光景,岂不美哉?

赵凌也懒得说了,“随便你吧。”

赵凌坐下之后,孔鲋忍不住进言道:“陛下,孔鲋以为,陛下不该将自己的功绩让给始皇帝,事实如何便该如何。”

“陛下新君登基,正是需要政绩的时候,如此才能令大臣信服,才能统领百官。”

赵凌目光一冷,哼道:“先生是想说,朕篡改先帝遗诏?朕不该继位?是篡国的贼子?”

孔鲋刚洋溢在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只剩无尽的惶恐,连忙跪拜在地:“陛下,孔鲋并无此意!”

赵凌当然知道孔鲋不是这个意思,孔鲋只是不愿不愿效忠嬴政,不想让嬴政也获得仁德之君,千古一帝的美名。

可他竟然试图将赵凌做的窗户纸捅破……

嬴政是赵凌的老子,他不维护嬴政谁维护?

赵凌就来个已读乱回,吓得一众博士脸色煞白。

淳于越也紧跟着跪倒:“陛下,孔先生绝无此意啊!”

赵凌声音森冷:“朕遵始皇遗诏,孔鲋先生却要朕独占功绩,是想让朕背上不忠不孝之名吗?”

“孔鲋不敢!”孔鲋已经失神,他没想到赵凌不仅不听他的建议,还给他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

如果真因他这一席话惹怒赵凌,赵凌改变主意,不在传扬儒学,那他可就成了儒家的罪人,死后也无颜面见先祖。

赵凌眼中寒光闪烁,问道:“始皇帝功盖千古,若朕按先生所说的做了,朕岂不成了欺世盗名之辈?”

孔鲋垂头不敢乱说,赵凌继续问道:“朕以为先帝乃千古一帝,孔先生可有异议?”

孔鲋只能说道:“始皇帝确乃千古一帝。”

赵凌这才满意地笑了,父皇,你看到了吗?这个曾经不愿效忠您的孔子后人,如今也得称您为千古一帝。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